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西厢记》演出过程中,其舞台空间设计在不同的《西厢记》版本里有不同安排。关于莺莺所住的"西厢"及张生所跳的那堵"东墙"的位置,一直是研究的《西厢记》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西厢记》的故事流变及不同版本探讨其舞台布景问题,以期提供其在演出时舞台空间设计的相对依据。  相似文献   

2.
“西厢”故事是中国戏曲舞台上永远的经典,尤其是王实甫改编的《西厢记》使得“西厢”故事达到巅峰。《西厢记》的巨大成功根植于深厚的艺术传统之中,经过了长期的滋育和蜕变。从《莺莺传》到《董西厢》,才构成了杂剧《西厢记》的深厚艺术传统。本文拟抓住《莺莺传》到《西厢记》这条脉络,分别从世界、作者、读者、文本四要素入手,去探究和分析“西厢”故事流变的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董西厢》是金董解元撰写的一部杂剧。故事原本《唐人小说》中元稹的《念真记》。写的是张生与崔莺莺的恋爱故事。作者是以当时的近乎口语的语言进行创作的,因而《董西厢》是我们研究当时语言状况的一部重要作品。本文欲就其被动句式进行考察,总结其被动句式,并较之以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式,试图透视汉语发展的某一个方面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一在唐人小说中,《莺莺传》这个恋爱故事是以张生的负心而结束的。元杂剧《西厢记》却改变了男主人公的性格和故事的结局,发出了“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呼声。在当时的社会,这当然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理想,但正是这种乐观的信念和不屈服于黑暗、想通过艺术作品创造出更为美好的现实的精神,产生了这部杰出的喜剧。元稹的小说写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张生“始乱终  相似文献   

5.
《补西厢弈棋》与《围棋闯局》为同一剧作,它在承接原作、文辞运用等方面都颇具特色,是一部较为成功的《西厢记》补作。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古代以爱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西厢记》与《红楼梦》都歌颂了男女间纯真专一的爱情,批判了门第观念。但由于作品产生的背景及时代不同,所表现的程度又不尽相同,《红楼梦》较之《西厢记》,其爱情主题更深刻,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董解元西厢记》中的第三人称代词出现频率高低悬殊.其中“他”出现频率最高,成为《董西厢》中第三人称的主要形式,主要做主语、宾语和定语.“他”主要用于单数.除了指人外,“他”还可以指人以外别的事物,还可以表虚指.但此时的“他”还没有形式上的性别的区别.“伊”和“伊家”在《董解元西厢记》中用例较少.“伊”作为第三人称代词,要比“他”早.在《董解元西厢记》中,第三人称代词仍然没有单复数的区别,要判断其表示单数还是复数,需要根据上下文才能决定.但是也出现了个别的第三人称代词后面加“(每)们”来表示复数的用法,但是在《董解元西厢记》中用例却极少.  相似文献   

8.
《西厢记》与《红楼梦》同为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是几百年来脍灸人口的爱情名篇。由于王实甫与曹雪芹所处的时代不同,个人素质各异,所以他们对爱情这个主题的描写也不尽相同。《西厢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从心理角度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而《红楼梦》则在此基础上前进了一大步,它把爱情描写同对封建社会的批判结合起来,写出了具有非常丰富而深刻的时代和社会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西厢记》语词的研究,远可上溯到明代。但明人的注释往往未尽惬当,失考之处尚不在少。今人王季思先生校注《西厢记》,方法缜密,断义严谨,创获尤多。祝肇年、蔡运长编著的《<西厢记>通俗注释》(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以下简称《通俗注释》)注意借鉴、吸取古今注家的研究成果,并时有新见,大多数释文也很见功力。与王季思、吴晓铃诸家注本相比较,该书有两大特色值得称道:一是在释词、阐义方面不事征引考辨,而力求浅  相似文献   

10.
《西厢记》突破了《莺莺传》在思想内容方面的严重缺陷、在宋金许多作品、特别是在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工创作,更加深刻地表现了作品的反封建主题,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我国古代爱情戏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11.
《西厢记》与《春香传》作为两部描写东方古典爱情故事的典范之作,在艺术表现及主题思想上有同有异,既表现出了作为文学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主题方面所具有的相同之处,又因其所产生的社会背景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曲史上的一株奇葩,常演不衰。它在结构设置、戏剧冲突、人物心理刻画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是王实甫成功的艺术再创造。  相似文献   

13.
《董解元西厢记》中的第二人称代词出现频率高低悬殊。其中“你”出现频率最高。主要做主语、宾语和定语。“尔”和“汝”在《董解元西厢记》中用例较少。“汝”的用法和“你”在语法上并无差异。可以表单数,也可以表复数。“您”单用时,可以表示第二人称复数。“恁”用作第二人称代词。是“你”的方言变体。“贤”是表示尊敬意的第二人称代词。作品中出现次数较少的“伊”大多用作第二人称代词。在《董解元西厢记》中,第二人称代词继承了上古汉语人称代词单复数同形的特点。但也出现了个别的代词后加“们”表示童数的用法但用例极少。  相似文献   

14.
将《杨家府演义》、《东游记》二书加以比较,并从天门阵故事的7个方面予以考辨,可知《东游记》一书所述天门阵故事乃是节略抄袭《杨家府演义》而成,《杨家府演义》的成书年代早于《东游记》。  相似文献   

15.
蒙汉文学关系的研究,第一手资料的跨语言比较和考证是关键。对古代蒙古文小说《娜仁格日勒的故事》与明代戏曲《葵花记》进行逐字逐句的跨语言比较,证明《娜仁格日勒的故事》就是明代戏曲《葵花记》完整的蒙古文译本。蒙古人主要翻译了《葵花记》的对白部分,省略了词曲,并在结尾部分增加了佛教本生故事内容,从而把戏曲《葵花记》转换成了小说。  相似文献   

16.
元杂剧语言,尤其是前期杂剧语言,充分运用北方语言的诸多特点,结合戏剧道白、演唱的特殊要求,逐步形成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语言风格和雅俗共赏、典范成熟的语言艺术。它广泛而巧妙地吸收了民间文学语言的优点,又杂以北方的口语方言,表现出质朴自然、通俗流畅而又意蕴深邃、清静明丽的特色。一、工笔细描 刻画人物元杂剧语言在刻画人物时,有个性化的特点。《西厢记》中,张生饱读诗书、满腹经伦,又年轻,对爱情执着追求。其语言率直坦诚而含有稚嫩之气,又多有夸张成分,富有幽默情趣。第一本第二折里有张生的一段〔醉春风〕:往常时见傅粉的委实…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故事新编》中"油滑"现象的分类探讨《故事新编》的体裁定性问题。对《故事新编》中存在的两种"油滑"进行了阐释,分析两者各自的成因及优劣;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故事新编》中八个单篇的体裁并给出个人的体裁判定。  相似文献   

18.
《西厢记》中的女性形象,虽出身高贵,但其社会地位、思想性格、人物语言各方面带有平民化色彩。其产生的原因: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儒家思想受到冲击;创作主体社会地位、思想状况的改变;市民阶层的状大,平民化的道德观和审美情趣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好古的《张生煮海》和尚仲贤的《柳毅传书》被称作元代神话剧的双璧,是因为它们之间有着许多的相同点:都采用神怪的诡奇情节来突破元代众多爱情剧的俗套;都表现了对封建制度的不满和婚姻自由的赞美;两个神话剧中的男主人公都热情纯洁、忠实于爱情;两个神话剧都充满着神奇瑰丽的浪漫主义色彩;两个神话剧的语言都很有功力,曲辞和宾白清新明快,生动优美;两个神话剧都写了龙对人的屈服。  相似文献   

20.
通览中国古代爱情戏剧,会产生一种想法,那就是这些戏剧随时间的推移,其思想内容逐渐丰富,逐渐复杂。元代出现的著名爱情戏剧《西厢记》,它抨击了封建家长制的爱情婚姻;歌颂了崔鸳鸯、张生追求婚姻自由的斗争。主要是反对封建家长专制,涉及其他内容很少。到了明代的《牡丹亭》,它通过杜丽娘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批判了程朱理学;歌颂青年男女追求真正的爱情和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同时加上了杜宝这个抗金官僚爱国的材料。这就使戏剧的内容在家事的基础上又涉及到国事。以后到了清代的《桃花扇》则“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主要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