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大豆作物的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然会提高粮食作物的价格。大豆亦是如此,随着大豆价格的不断上涨,农民大范围种植大豆作物。同时为了提高大豆作物的产量与质量,人们开始实施机械化种植,本文就绿色大豆种植全程机械化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水稻在我国农作物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广、单产量高以及总产量比较高的粮食农作物。水稻成产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占据着主要位置。加速水稻技术化建设能够提升经济发展水平,能够提升劳动生产效率。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水稻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劳动强度也逐渐加强。为了提升生产成本,增加产量经济收益,理应投入技术水平,这样才能增加水稻的产物,才能提升水稻生产综合能力,从而更好的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重要战略。当前,我国水稻生产总值还比较低,随着技术水平加入,水稻生产机械化逐渐提升。但是由于我国机械化发展水平低,在短时间内还是无法实现全面机械化,当前还是机械化种植为产。本文主要究当前水稻进行机械化作用,机械化程度对于提升农作物产量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大豆是我们国家一直比较受欢迎的食物,具有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易于消化等优点,市场的需求量很大。但是由于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大豆单位产量很低,致使我国大豆的产量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供需矛盾,对大豆种植技术进行提高、对大豆单位产量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从大豆种子的甄选、播种技术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对大豆的种植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大豆种植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现阶段,大豆在全国都有种植,而黑龙江省大豆的种植面积非常大,可谓是大豆的主产区之一。大豆具有广泛的食用、药用以及营养价值,深受广大人们的欢迎,极大地促进了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我省大豆的种植品质和产量,本文就大豆种植的价值、影响因素、种植技术等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我省广大豆农提供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各种农作物价格也逐步上升。尤其是大豆价格更是出现了较大的提升,这就促使我国农民种植大豆积极性有所提高。基于这种社会现状,我国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与此同时一些大豆虫害现象也变得越来越备受重视,大豆病虫害严重影响和降低了大豆的产量与质量。本文就如何对大豆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防治进行了阐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不同种植方式对坡地大豆产量产生的影响,本文采用了三种种植方式,三个处理,即在研究的过程中保证行距的不变,将株距分别设定为10cm、20cm、30cm,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株距为20cm的大豆产量明显要高于株距为10cm的大豆产量,而株距为20cm的大豆产量与株距为30cm的大豆产量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异。由此可见,为了提高坡地大豆的产量,我们可以采用行距为40cm、株距为20cm的双株种植方式进行种植,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就不同种植方式对坡地大豆产量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豆是我国农产品作物中产量高的作物,在对大豆进行种植时要注意合理运用科学手段,积极引进国外增长技术,提高作物产量和经济收益;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是由美国研究专家研发得出的,是目前国内外在大豆种植技术上最为典型且代表时代意义的种植技术。我国的大豆产业总量发展较缓慢,归根结底也是由于种植技术不够优秀,结合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特点和方法展开分析,研究得出在我国使用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种植大豆的优选方式。  相似文献   

8.
双季作物大豆也是大豆的一种,而且可以占据大豆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大豆是农作物的一种,而且大豆的生长环境与产量有直接的关系,土壤、水分都影响大豆的生长,特别是土壤中含有水分的时候,产量会有明显的不同。这种轮做的方式在农业种植上很普遍,尽管从总产量上看,轮作方式产出的作物总量要比单一种植的产量要小,但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上看,取得的经济效益更大。本篇文章主要是讲述了在不同的土壤含水情况下,双季大豆的生长与发育。  相似文献   

9.
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证粮食的产量便是国民工作基础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促进粮食增产,农村的粮食种植方法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与提高。例如,水稻的种植方式,就从过去整齐划一的插秧式,转变成了错落无致的抛秧式,更有甚者,采用了机械化的播种方式。而后两者是在改变作物个体的不同生长环境的情况下,达到增产增质的效果。不管是哪种种植方式,都是以提高粮食产量为目的。而对于大豆种植行距的不同,同样对它的产量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大豆是我国极为重要的一种粮食作物,其在我国农业经济体系中占有了极为重要作用,因此,大豆产量提高对于农民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主要针对大豆种植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以期为大豆种植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选种优质大豆良种是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一个品种推广以后,由于多年种植,往往造成混杂。特别是有一些地区缺乏留种的习惯往往盲目大调大运,对调入的品种未进行试种,这样种子纯度往往难以保证。会严重影响预期产量和质量,为了提高大豆品种纯度,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大豆在我省各地都有种植,平原地区分布较广泛。20世纪80年代以前,分布较集中的产区有五大连池市、北安、黑河、佳木斯、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市。20世纪80年代后,历史上的大豆主产区仍保持较大比例。近几年在原来种植大豆较集中的地区逐步形成了几个面积较大、产量较高、有影响的大豆产区,由于种植的区域化,大大提高了产区内大豆的商品流通,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大豆良种和商品大豆供应市场。本文重在分析我省大豆栽培效益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大豆是农作物经济产品之一,是农民种植致富的好项目,为提高大豆优质产量,提出病害防治措施,使其实现大豆的高产优质,增加农民朋友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大豆需求量迅速增长,国内生产已难以满足需要,为此,需促进大豆种植技术的提高,减少大豆重迎茬,只有掌握了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内因与外因,才能提高大豆产量,满足国内市场对大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种植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提高玉米产量,对实现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实际上是一项涉及学科广泛的综合性先进生产技术。广泛推广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能够缓解农民耕种压力,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农民经济收益,是农民实现高产量高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东北春播大豆作为中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大豆品种之一,黑龙江省大豆产区更是全国屈指可数的高产量区。如何利用好自身优势,利用先进机械设备,科学的栽种技术,借助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克服现有的各种挑战,加强合作社经营,扶持加工企业,促进生产-销售-加工的良性循环,增加农户的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了获得高产,施一定量的农家肥或化肥补充土壤养分不足改良土壤性状,对提高大豆产量改善品质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于许多农民没有掌握大豆的生育特点、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一些高产大豆新品种的育成。错误地认为大豆自身有固氮作用,不需再施肥,因而种植大豆管理粗放,广种薄收,导致产量很低。这就给我提出了一个迫在眉捷的问题,即如何科学施肥才能夺取大豆丰收。  相似文献   

18.
东北地区的玉米和大豆在全国都赫赫有名,无论从种植面积、产量等各项指标上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实行大豆振兴计划以来,无论是大豆种植面积还是优质品种开发,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然而,我们所引以为豪的“金豆子”却没有发挥出完全的市场优势,另一方面,却给本地区的农民朋友带来很多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如今,进入了科技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的新时代,很多的领域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状态,各行各业都在不断的发展,现在中国人口基数很大,关乎着十几亿中国人民生命健康的就是农业,而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尤其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的就是大豆的种植情况以及带来的经济效益。大豆在我国主要种植区域集中在北方一带,北方的环境土地气温更适合大豆的生存和成长。在我国,由于大豆的产量众多,所以,它的种植技术好与坏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程度的影响,所以,针对大豆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我们应该更加认真仔细地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0.
乌盟是马铃薯种植大盟 ,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1 999年 ,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 42 0万亩 ,占全区种植面积65以上 ,产量 30亿 kg。已成为全盟种植业主导产业和富民立盟的拳头产品。目前发展趋于规模化种植 ,集约化经营 ,商品化流通。但马铃薯生产仍沿用传统人畜力耕作方式 ,劳动强度大 ,生产率低下。马铃薯种植机械化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传统种植的窄行距 ,导致苗期拖拉机不能进地 ,中耕除草无法进行 ,机械收获不能对行作业。宽垄种植完全取消了对机械化的限制因素。所以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