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广东开放大学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开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需要对潜在学习者的基本特征以及学习者倾向的学习目标、内容、服务模式等进行细化分析,以保证教育改革的有效性.针对对广东开放大学潜在学习者基本特征的调查分析以及现有服务模式的评价,从课程与教学模式、学习支持服务、评价和管理三个方面进行改进,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满足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需要,长期以来国内外研究者就学习支持服务这一主题开展了大量的研讨,但至今尚无标准可依。随着我国远程开放教育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暴露出一些局限性。本文结合上海开放大学的实践与探索,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了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教师资源支持服务、教学资源支持服务、教学过程支持服务、教育设施支持服务及教育管理支持服务五个维度(五维体系)来设计学习支持服务体系。通过对五维体系在远程开放教育中运作过程的研究,建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理念,阐述了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在创新教学模式、整合教育资源、契合学习者个性化需求等方面的运作成效。  相似文献   

3.
陆东梅  孙辉 《成人教育》2015,35(3):36-39
我国电视大学较早地应用了混合学习模式,但混合学习模式在实践中并未能真正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混合学习的优势并未真正体现.分析其原因,除了学习者自身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对学习者的学习支持服务不到位.目前,我国电视大学正处于向开放大学转型时期,混合学习将仍然是开放大学最适用的教学模式,而开放大学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在满足混合学习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所以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建设显得特别重要.文章基于混合学习视角,对目前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未来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进行了探讨,并从资源、平台、人员、学习过程支持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效率,是提高开放大学开放教育质量的途径之一。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对兵团广播电视大学348名开放教育学习者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开放教育学习者自主学习效率的学习者个体因素包括自主学习意识淡漠、学习的内在动力不足、自主学习策略缺乏及自主学习能力不高;学校因素指开放大学系统为学习者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即在学习过程支持服务、课程教学资源支持服务、技术设施支持服务、行政管理支持等四个方面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开放大学和地方开放大学的成立,开放大学建设路径逐渐清晰化,基于内蒙古开放大学建设视角下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在服务理念、服务内涵和服务范围上面临着更多的要求和挑战.如何顺应开放大学发展目标,实现非学历继续教育和学历继续教育并举,为搭建终身教育体系而服务,进一步明确学习支持服务在开放大学建设中的地位,剖析学习支持服务的构成要素,深入研究学习支持服务的运行机制,从理念层面树立服务意识,从制度层面上制定学习支持服务工作条例,从操作层面上规范、引导学习支持服务参与者的具体行为,从而保证现代远程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思维的开放、平等、便捷、用户至上、体验为王的特征与开放大学的开放、灵活、优质、便捷的办学理念有着天然的契合关系,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是开放大学的核心职能.开放大学建设的互联网思维特征给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在互联网思维的引领下,建设人性化、规范化、一站式和选择性的学习支持服务形态,与之相应构建学习支持服务的关键要素为开放式的学习平台、共生式的学习资源、交互式的导学支持和无缝式的管理服务,以此提高学习支持服务的满意度,快速而有效地响应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7.
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开放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分析广西电大学习支持服务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规范化服务、有效服务为目标,从教学管理体系建设、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学习支持管理体系建设、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学习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等六个方面构建广西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面向学习者,是开放大学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的必然要求。基层电大要成功实现向开放大学的转型,就必须转变办学和管理模式,遵循学习型城市建设思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面向学习者的开放式学习环境,为当地的求学者提供资源丰富、服务统一、成本低廉的学习支持服务,为本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9.
开放大学为适应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的需要,开展远程教育与开放教育,实现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在信息时代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离不开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应用.云南开放大学将当代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结合云南特殊的人文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将课程资源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紧密结合,以自主开发、合作共建、引进三种方式建设了一套以五种形式为主体的立体化课程资源体系,提升了云南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日本放送大学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多渠道的社会经济支持、良好的人文关怀服务和信息技术支持等手段,持续为日本国民提供安全稳定、自由开放的教育机会.作为一所承担日本国民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重任的开放大学,坚持利用电视、收音机、网络等远程多媒体为学习者提供接受大学教育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解决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日本放送大学从学习者需求出发,深化课程改革,组建教师队伍中的专家团队,为学习者提供高效的信息技术服务,这对我国远程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应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支持服务,建立资源共享理念,不断完善国家立法和规范办学管理流程,才能建立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开放大学的建设与社区教育发展互相依托,彼此促进。社区教育是开放大学的办学内容之一,社区教育的发展也要依托开放大学。从电大转型而来的开放大学,自身具备融入社会、发展社区教育的独特优势。建设开放大学与社区教育的共同体,要着力于构建共同的组织架构,携手共建学习资源,搭建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借助项目开展各种形式的社区教育培训,以科研推动开放大学和社区教育的融合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加广泛地使社会成员认同开放大学的办学模式,提升开放大学的文化影响力尤为重要。在文化交流与积极推广、文化品牌与优质服务、文化传承与树立自信等三方面提升开放大学的文化影响力。在开放大学的建设中,积极推广和促进文化交流,以优质服务创造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开放大学的文化影响力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3.
目前,开放大学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其模式既有相通之处又各具特色,开放大学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趋同与共享的趋势。通过对世界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及地区开放大学进行系统梳理,比照研究,概括出开放大学的共性特征,包括模式的开放性、手段的远程性、服务的过程性、教材的实用性、合作的广泛性、质量的监控性、机制的灵活性、评价的社会性,总结出值得借鉴的方面,如目标定位、价值取向、战略选择、建设规范等。  相似文献   

14.
2012年,缘于日本学习型社会的建立需要放送大学确立未来新的发展方向,日本放送大学校长冈部洋一提出《日本放送大学2012行动计划》。该计划包括教学对象及其需要的确认,课程、教材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学分互认、学习服务支持系统的完善等内容。该计划推动了日本放送大学的改革,对我国开放大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广播电视大学到开放大学的转变,不是学校名称简单的翻牌,而应是办学体制机制、教学管理服务模式、办学质量、办学水平的飞跃与转型。当前,电大学籍管理在队伍、管理系统、支持服务等方面还不适应开放大学建设。为了在学习管理方面做好电大向开放大学的飞跃与转型,应当进一步加强学籍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云技术的应用,革新学籍管理系统,全面提升学籍管理与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江苏开放大学已经明确了学生的服务与管理实行"学务导师制",这是学校服务与管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所谓"双导师制"即负责专业教学的课程导师与负责学生服务与管理的"学务导师"。"双导师"负责制是江苏开放大学与江苏电大的不同,也因此区别于其他各级各类的"网校"。学务导师是开放学生服务与日常管理的具体责任人。学务导师负责学员的学籍、选课、甚至毕业的一系列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中央电大主持的“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教改项目的根本目的是搭建社会化终身学习平台,推进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在实践中率先建成了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了“数字化学习港”体系、拓展了数字化示范学习中心的建设与服务。  相似文献   

18.
雷彩珠 《成人教育》2019,39(10):24-30
中日韩三国开放大学发展历史各异,但均已成为各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石。三国开放大学在办学理念、组织架构、人才培养、教育信息化等方面各具特色,符合各自的办学定位。整体看,中国开放大学比较注重服务基层和推进教育公平,日韩开放大学比较注重办学质量、学术水平等的提升。对于中国开放大学发展而言,还要正确认知合法地位、办学质量、学习服务支持体系以及国际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挑战,明确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河南开放大学建设的历史机遇。中原经济区建设,能够推进河南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引导河南开放大学的准确定位,推进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服务、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