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波斯中古诗人欧玛尔·海亚姆的四行诗集《鲁拜集》,经英国诗人菲茨杰拉德的创造性翻译,成了英国文学的瑰宝,其汉译本也异彩纷呈,其中物理学家黄克孙的译本备受称赞.菲译和黄译都是以不忠实于原作著称的,黄氏称之为“衍译”.本文以互文性理论为基础,以《鲁拜集》的菲译和黄译为例,指出衍译的实质是在互文性基础上翻译和创作的结合,是译诗...  相似文献   

2.
萨基是英国小说家赫克托·休·芒罗的笔名。此名取自11世纪波斯诗人欧玛尔·海亚姆所著诗集《鲁拜集》。他的短篇小说多以20世纪初英国上层社会和中产阶级无聊人的生活为题材,讽刺他们的浅薄、庸俗、势利和装腔作势。这群人中大多数游手好闲、穷极无聊,用宴乐、清谈、吹牛、养病、争风吃醋、无事生非来填补生活的空虚。在某些故事里作者也鞭挞了那些只想不劳而获的落魄者。在形式上是传统的,但结构严密、笔调辛辣、对话机智、多警策之言,故事结局往往令人发噱或出人意外。  相似文献   

3.
顾远 《海外英语》2012,(19):135-137
该文基于对黄杲炘先生的两个《柔巴依集》翻译译本,从而简要梳理了其基于柔巴依翻译的翻译方法的发展脉络,并进而对英诗翻译中的形式内容与意境做出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该文基于对黄杲炘先生的两个《柔巴依集》翻译译本,从而简要梳理了其基于柔巴依翻译的翻译方法的发展脉络,并进而对英诗翻译中的形式内容与意境做出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鲁拜集》是十一、二世纪波斯诗人欧玛尔.海亚姆的代表作,因十八世纪英国学者菲兹杰拉德的英译而蜚声世界,五四时期又经胡适、郭沫若等人的译介而传入中国,广受欢迎。90多年来,《鲁拜集》的汉译层出不穷,它所引发的关于诗歌翻译的讨论经久不衰,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翻译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独特现象。文章以胡适、郭沫若两人对《鲁拜集》的最初翻译为切入点,讨论他们的翻译获得成功的时代因素,指出只有符合时代需求、契合时代精神的翻译作品才有生命力,才能够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和共鸣。  相似文献   

6.
李白与欧玛尔·海亚姆,一般很少会有人把他俩放在一起加以比较的。因为,对于我国读者桌说,海亚姆太陌生了。但他在欧洲,却广为人知,就象李白之于中国读者。他们俩人,在世界文学史上,都居于重要地位,都是他们各自生活时代的浪漫主义伟大诗人。欧玛尔·海亚姆(1048-1122),是波斯著名的哲理诗人、天文学家。他的故乡是波斯东北部霍纳散的内撤布尔。霍纳散是今日伊朗东北邮的一大城市,我国古书称之为呼罗姗或可拉商,是诗人辈出之地,波斯文学史中就有呼罗姗派诗人。我们将要介绍的这位诗人海亚姆,正是继承并发展了前人这种诗体的风格。到了十一世纪,内撤布尔已成为巨有相当规模的繁华城市,它位于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上,是中、西交通的要冲。东西方满载获物的骆驼商队源源不断地流入内撤布尔,给它带来了繁荣与文明,商业的兴旺促进了当地手工业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能不能同时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上都异常活跃,文理能否兼优?波斯人欧玛尔·海亚姆身体力行地证明了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海亚姆生前是波斯最著名的数学家、医学家、天文学家,死后更是世界闻名的诗人。  相似文献   

8.
克里木·霍加1928年出生于新疆哈密县阿尔通洛克村一个贫农的家庭。1988年因肺癌病逝于乌鲁木齐。他有生之年曾任《桥》杂志主编、《诗刊》杂志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新疆分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创作委员会委员等职。克里木·霍加早在50年代就开始了诗歌创作,出版的诗集有《第十个春天》、《春之歌》、《克里木·霍加特选》等,这些诗集有的已有汉文译本,有的诗集中的某些诗被单篇译成汉文,散载于一些汉文诗集中。他的诗不仅语言优美,而且以擅长于通过寻常事、物的描绘阐发出一定的哲理而著称于世。他的每一首…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96):11-14
本文以古波斯诗歌经典《柔巴依集》的译介(主要是英国和中国)为依托,进一步阐释诗歌翻译的种子理论。这一古波斯诗歌的经典由它的"英国知音"菲茨杰拉德译介,走出几百年的沉寂,首先成为英诗名篇、英诗丰碑跻身于英国的文学经典之列,继而蜚声世界,传播到其他国家,获得堪比《圣经》的世界性的声誉;柔巴依与中国现代白话诗歌的发展、唐朝绝句和少数民族传统诗歌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把这一个古波斯的文学传奇故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0.
在《诗经》文学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朱熹博采众长,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明确提出"废《序》言《诗》",主张"以《诗》说《诗》",求《诗经》的"本文本意",为后人从文学地理视域解读《诗经》文本打开了巨大的空间.他抛弃小序和《诗谱》比附政教、以美刺言《诗》的做法,在《诗集传》中用"地域界定+风俗考察"的方法解读《国风》,将地理视角贯穿于对具体诗篇、诗句和词语的理解中,并在《诗集传序》中提出文学与地理之间"物-人心-诗"的关系链条,直接影响了宋末的王应麟.  相似文献   

11.
揭馍斯的诗文创作在元代文坛上可谓是独树一帜的。尽管元及后世对其评价不一,但他诗文创作中“神骨秀削,寄托自深”、“严整精核”、“语简而洁”,呈现着自己独到的风格。其中他创作中的道家倾向,在其作品中占有较大的分量,且是有元一代众多文人内心世界的观照。  相似文献   

12.
守望乡土学的鲁迅提出乡土学这一概念后积极创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从关注家乡走向批判“国民性”时所发出的最强音、他在将悲悯与忧患意识上升为凝重冷峻之悲剧意识时所呈现出的庄严与悲壮的美学效果,对于同期和后世同类作家来说,是一座难以企及的化高峰,显示了鲁迅乡土学在思想上和美学上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老舍和少数民族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贫民的出身对老舍日后的生活、文学创作的倾向和整个人生观都有决定的作用。他早、中期的作品中,许多主人公是“隐蔽的”旗人,被文学史研究者称之为“隐式满族文学”。新中国成立后,老舍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正红旗下》是他首次全面反映满族人在清末时的全景式生活的作品,堪称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上的一个有划时代意义的硕果。他在作协分管少数民族文学工作期间所做的两次重要报告成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其基本精神和组织措施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4.
清中叶著名笔记作家、诗人和戏曲家李斗,通过行旅以布衣身份结交了六十多位诗文作家、书画艺术家、说唱艺人和影响文坛的显宦、富商。李斗的行旅不仅激发了其文学创作的热情,使其跻身文坛,而且对其笔记、诗词和戏曲等不同文体的文学创作、演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李斗的笔记《扬州画舫录》广泛记载了其游历扬州的见闻,兼具史学和文学的双重价值;其诗集《永报堂诗集》和词集《艾堂乐府》以行旅纪实为经,以写景、赠答、咏史为纬,真实记录了其行旅与交游的经历与感受,具有典型的游记文学性质;其戏曲作品《岁星记》、《奇酸记》传奇亦是其行旅与文学交游的产物,在清代戏曲文化史和昆曲演出史上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小说创作一开始,就与以“娱乐,消闲”为主要目的和追求的通俗小说,大众文化区别开来。他指明,自己所写的是严肃的“为人生”的小说,这正是鲁迅所开创的“五四”新小说的最本质的特征。鲁迅所提倡并身体力行的“为人生的文学”,是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的,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真文学;是注关下层人民,着重揭示病态社会的人的精神病记的文学,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而它他最终指向的是绝望的反抗。作为一个无限丰富却又充满本体性的困惑的灵魂,鲁迅是在真实与说谎的矛盾的张力中来进行写作的。正是时时面对这样的写作的困境,就决定了鲁迅小说写作上的一系列的特点:本体性的隐喻性,“复调性”和音乐性。鲁迅在自评小说时,提出了一个审美标准:“从容”还是“逼促”。这是鲁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观。  相似文献   

16.
佛家为传法布道、教化度脱,以“智巧”、“方便”参借、运用了大量的意象、故事作喻,同时又创造、发明了许多成语、辞汇,使经籍中的文学性因素大为增强。这些因子有不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渐转化为文学创作语言的源泉。辽金文学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由佛经禅典移植而来的话语。这一现象突出地反映了佛禅对当时中国北方文学的影响。系统考察、研究辽金文学作品中的佛禅话语的使用和表现,可从特定的侧面揭示本时期佛禅浸润文学之状况及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早期文学的民间文学形态、<诗经>采自民间的实际情况和<诗经>中的民间文学成分,使刘勰无法回避,在不自觉中给了民间文学以一定的地位,并予以创作上的总结.但是儒家正统思想又使他对民间文学认识不够,评价不高.  相似文献   

18.
刘克庄是我国南宋后期的重要文学家,虽然他的诗作远远多于词作,但人们更多地注意的是他的词作,尤其是关心人民疾苦和国家安危这一类词。历来认为他是南宋继辛弃疾之后的又一位爱国词人,词作主调是爱国的,激情高昂,风格豪壮。事实上,受其生活经历和思想影响,他的前期词作壮怀激扬,志深意长,而后期词作则低吟消沉,遁迹避世。  相似文献   

19.
佛家为传法布道、教化度脱,以“智巧”、“方便”参借、运用了大量的意象、故事作喻,同时又创造、发明了许多成语、辞汇,使经籍中的文学性因素大为增强。这些因子有不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渐转化为文学创作语言的源泉。辽金文学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由佛经禅典移植而来的话语。这一现象突出地反映了佛禅对当时中国北方文学的影响。系统考察、研究辽金文学作品中的佛禅话语的使用和表现,可从特定的侧面揭示本时期佛禅浸润文学之状况及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之仪是北宋后期苏门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其文学创作虽然难免带有苏门印记,但他在文学功用、作品风格、创作方法等方面,却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本文将以李之仪谈论文学创作的诗文为中心,对其文学思想进行详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