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五、新闻批评的方针和原则1.新闻批评的方针新闻批评是一种锐利的思想武器。在揭露问题、针砭时弊方面,有着特殊的战斗性能。它像一把双刃剑,如果用得好,可以惩治腐恶,起到积极的和建设性的作用,如果用得不好,则可能伤害同志,起到消极的和破坏性的作用。因此,开展新闻批评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一定要慎之又慎。新闻媒介要认真考虑批评的影响和效果,为此,必须确定新闻批评的正确方针,掌握新闻批评的正确  相似文献   

2.
新的开拓──读席文举的《新闻批评心理学》梁振明在新闻作品的多种式样中,新闻批评有其特殊的吸引力、感染力、震撼力。正当的新闻批评对社会生活来说,是去病疗毒的良药,是振聋发聩的警钟。正因为新闻批评有其特殊的社会功效,所以一篇好的新闻批评一出来,往往会引起...  相似文献   

3.
新闻批评是报纸实施舆论监督的重要途径。然而,批评难,难批评。几乎是新闻界的共同感受。所以,优化新闻批评效果,减少批评的阻力,防止可能产生的“负效应”是每个有责任心的新闻工作者经常认真思考的问题。把握批评时机,增强批评冲击力如何瞄准新闻批评  相似文献   

4.
开展积极有效的新闻批评,支持人民群众通过新闻批评,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既有原则问题、方法问题.也有个态度的问题。尊重事实.尊重批评的当事,尊重广大受众.就是新闻批评的三大态度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新闻批评的客观效果,影响到媒体的形象和广大受众对新闻批评的信任程度。  相似文献   

5.
论新闻批评     
新闻批评,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开展批评的统称。有人说,当今新闻批评太难搞了。这是实话。可是,细想想,新闻工作中的哪一项好搞呢!关键是要按规矩办。有些人总想突破规矩,于是受到限制或指责,就觉得不好搞。新闻批评与新闻工作的其他部分一样,是有规矩的;而且由于它的特殊性,它的规矩理所当然要更严格一些。 那么,什么是新闻批评的规矩呢?党对新闻批评的规定和新闻批评自身的规律性,就是。  相似文献   

6.
新闻批评报道常常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涉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涉及道德和法律,涉及各种不同性质和形式的矛盾。要搞好新闻批评,必须多方面地学习,应当处理好批评与表扬、质量与数量、时效与时机的关系,把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艺术性统一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好新闻批评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闻报道一般要经历从选题到采访再到写作这一生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选题居于首发位置.新闻选题是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就新闻批评而言,只有过好了选题关.新闻批评才能得以健康有序的进行。新闻批评的选题既具有一般新闻报道的选题规律,同时批评报道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新闻批评在选题上有特殊的要求。总的来说,新闻批评的选题应把握“两不”、“三点”、“一小”“两不”是:一不“四面出击”。四面出击指的是新闻单位开展新闻批评时批评对象和范围过宽、过泛,滥用新闻批评。“四面出击”是文革遇风,早就应该遭到摒弃。我国目前正沿着…  相似文献   

8.
加强舆论监督和报纸批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在搞好正面报道的同时,注意运用好新闻批评的武器,是我们党报记者义不容辞的责任。5年前,河南日报、许昌日报分别刊登的关于对许昌市邮电局服务质量问题的连续批评报道,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批评报道要找好结合点要想写出好的、有分量的、受到各个方面欢迎、对工作有推动作用而又不带来副作用的批评报道,一般说来应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要批评的问题是社会突出存在的、带有倾向性的,又是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另一方面这个问题应该是党和…  相似文献   

9.
陶铸同志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们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之一。在中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他英勇奋斗了四十年。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他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新闻思想.他的新闻思想是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有关新闻批评的思想.在其新闻思想中悟好生辉.对我们今天的新闻实践不无启迪。陶铸对开展新闻批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十分深刻。他认为.之所以要开展新闻批评.是因为:其一,进行新闻批评是全面反映客观真实情况的需要,是新闻真实性的客观要求。他曾说过:””报纸缺少了建设性的批评.也使人…  相似文献   

10.
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这些年来各家新闻单位都加大了新闻监督的力度,产生了比较好的社会效果。但随之而来的是新闻纠纷的增多,有的状告你侵权,有的拿上级领导压你,有的甚至打击报复、人身攻击,等等。舆论监督的外部环境不够宽松,舆论监督也就比较困难。为了使舆论监督既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又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搞好舆论监督的策划及批评稿的把关,就显得十分必要。策划要“天衣无缝”,把关要“滴水不漏”批评的事件或对象要集中。如果批评面太宽,在一篇报道里批评多家,就会削弱批评的力度和效果,也难免会推诿扯皮,不利…  相似文献   

11.
马艺  王珩 《记者摇篮》2012,(3):24-25
新闻批评是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确把握好新闻批评的"度"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观点把握、事实选择、报道时间、报道技巧四方面论述了新闻批评的适度性。  相似文献   

12.
讲究新闻艺术技巧是保证新闻报道收到良好效果的关键环节,特别是批评报道,讲究艺术技巧更为重要。如何使新闻批评恰到好处,发挥新闻批评的效果与威力,本文试就新闻批评艺术技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新闻批评,要讲究批评的方式方法。如果新闻批评方式正确、方法得当,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新闻批评中如何讲究方式方法呢?笔者认为,要对新闻批评稿件进行“软性化处理”,使新闻批评恰如其分,既提出了问题所在,又不过火,最后达到批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开展报纸批评,是报纸舆论监督的主要内容。报纸批评的目的在于扶正祛邪,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在报纸批评的整个过程中,不论是调查、选材、写稿,还是编辑组版、审稿的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到见报以后的宣传效果。一篇好的批评稿件,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而且应该产生良好的宣传效果。 要在准确性上多下工夫 新闻要真实,批评稿件更应该准确无误。如果批评稿件在事实上发生失误或不准确,不仅无好的宣传效果可讲,还会引起混乱。因此,参与报纸批评稿件编采工作的编辑、记者,在工作中要确实做到一丝不苟,高度负责。 要使报纸批评做到准确无误,最基本的一条是要做好调查落实工作,编辑、记者有时甚至要亲自参与某一项工作,反过头来再写批评稿件。报纸批评在整体上要讲真实、准确。在细节上也要字斟句酌,做到合情合理。有这样两个例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一,我看到一家报纸批评一个县的几名领导,违反政策,在  相似文献   

15.
中宣部于1989年3月6日在关于转发《中宣部新闻研修班研讨纪要》的通知中指出:“揭露性的报道不要为揭露而揭露,而要着眼于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新闻舆论监督不是为批评而批评,其目的在于帮助被批评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促进解决问题,改进工作,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舆论监督要坚持促进解决问题的原则,注重社会效果。为使舆论监督取得好的社会效果,就要根据实际情  相似文献   

16.
1991年,元月中旬。西北陇原,滴水成冰。甘肃日报群工部,继中共甘肃省委1990年授于全省新闻先进集体称号之后,又荣获全国先进新闻集体桂冠。意想不到的是,佳音从北京传来,诉状也由法院送达,两位记者和甘肃日报社第一次被拖入“新闻官司”之中,群工部喜忧参半。一篇获奖的好稿成了被诉的根由下面这篇批评报道,由读者来信和记者调查附记组成,发表于1990年11月27日甘肃日报读者来信专版头题位置。此稿因其批评的尖锐性和事件的独特性而获甘肃日报好稿奖,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然而,恰恰是这篇获奖的好稿,却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新闻官司”的“祸根”——  相似文献   

17.
开展新闻批评是关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和理论原则在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中的具体运用,也是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记者在进行舆论监督,开展新闻批评时,有几个问题不容忽视. 一.明确新闻批评目的,纠正错误观念 运用新闻批评必须明确批评的立场和目的.  相似文献   

18.
新闻批评难,早已是新闻界的共识。 难在哪里?从新闻工作者本身讲,主要难在不善于开展新闻批评,不大讲新闻批评、尤其是批评写作的艺术。 批评报道的写作,是新闻批评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主体工程之一。批评的原则,选题的意图,采访的成果,都要通过写作这个中心环节来体现和发展。一次具体批评的成功还是失败,主要取决于写作的正确还是错误、艺术还是笨拙。新闻批评的纠纷,大多出在批评报道写作这个环节上。 批评报道的写作,除了遵循新闻写作的一般要求和规律之外,还有它特殊的要求和特殊的规律,主要是:既要正视矛盾,敢于触及熟点、难点问题,尖锐地提出问题,又要减少以至消除摩擦,有利于矛盾的顺利解决,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这个要求看似平常,实则难度颇大。这就是批评报道写作所要解决的难题。为此,本刊从这期开始,发表姚文华同志撰写的一组文章,希望能对解决这个难题有所启示。这组文章的题目是:主题定要积极,造材留有余地,用材必须核实,行文贵在全面,苦药不妨包糖衣。  相似文献   

19.
按照新闻报道惯例,往往是对反面新闻进行舆论批评监督,对被报道对象进行曝光。可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舆论批评监督的大环境所限,加之各种原因,也经常出现记者冒着风险采访,到了发稿时,稿子却不明不白地被枪毙的现象。于是这条批评报道不了了之。然而,笔者做了一次大胆尝试,反面新闻舆论批评监督曝不了光时,进行正面报道,其效果远远超过了批评报道。  相似文献   

20.
开展批评,进行舆论监督,是新闻的重要职能,也是提高新闻可读性的不可缺少的手段。鞭挞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为群众说话,读者自然是爱看的,但是,批评的内容,首先要做到事实确凿。事实确凿,批评就有力量,事实错了,不仅达不到批评的目的,甚至会起相反的效果。批评本来就是一件有阻力的事情,特别是批评足以影响一家工厂存亡的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