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每当高考之后发表成绩或录取结束,一些媒体会披露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及其家长急于知道录取结果的急切心请,或利用没进高考录取控制分数线和高校提档线的考生急于上大学、上好大学的心理设局行骗的消息。  相似文献   

2.
每年高考录取过后,都有一些考生医高考分数不够录取分数线或因填报志愿失误而不能被录取,这些考生因种种原因又不想复读,因此他们面临失去进入大学继续学习的机会。这时考生和家长都非常着急,有些考生想通过其他高等教育形式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其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就是他们首先关注和选择的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3.
《云南教育》2009,(14):17-20
一年一度的高校录取工作即将开始,形形色色的招生诈骗活动也逐渐显山露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急于上大学的心理,以能提供各种上大学的机会为借口骗取钱财。为此,有关专家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一定要通过官方网站查寻录取信息;查寻招生高校的招生资格;收到录取通知书时注意辨别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4.
填志愿要搞好两个定位.一是给考生定位,依据平时成绩找出考生在全区考生群体中的位置,这叫基本定位或基本评估.二是给大学定位,依据本地区高招办提供的全地区三年高考录取统计资料,从这份资料中可以找出某所大学在所在录取批次中的位置.这些年,一些考生往往把握不  相似文献   

5.
高考考试——填报志愿——等待录取。一个完整的流程才意味着高考的彻底结束。因此,考试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考生从此可以安枕无忧。当志愿填报完毕、提交的那一刹那,考生的任务才算告一段落。如果说高考的分数是上理想大学的前提,那志愿的选择和填报则是理想大学成功录取的关键。高考成绩很好,但志愿填报得不合理,没被理想大学录取的考生每年的人数都不少,这是考生的一大遗憾,甚至是一辈子的痛。作者根据自己指导学生填报志愿的经历和体会,结合学生被高校录取的实际情况,谈谈填报志愿的一些看法,供2010届考生参考,希望能在大家填报志愿时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6.
填报好高考志愿,争取最佳录取机会,提高志愿“命中率”,升入理想的大学,是众多考生和家长共同的愿望.据统计,重点大学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占被录取考生的95%以上,一般院校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占被录取考生的80%左右,而且多数高校的招生章程规定,第一志愿考生如果满足招生计划,就不招收非第一志愿考生了.  相似文献   

7.
高考成绩达到或超过录取分数线后,能否被高等学校录取,能否考上满意的大学和专业。考生填报的志愿起决定作用,因此,每个考生都必须十分重视填报志愿.  相似文献   

8.
《青海教育》2008,(6):63-63
据预测,2008年全国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将增加。“艺考热”之所以持续处于沸点状态,让众多高考族趋之若鹜,关键在于其高考录取分数线较低,“艺考”如今已被不少学习成绩不理想的考生视作了考大学或考好大学的捷径。  相似文献   

9.
2006年8月20日,随着最后一批院校的网上录取结束,历时2个月的2006年网上高考招生录取工作顺利完成。至此,全国共有2000多所大学通过网络进行招生,有952万高考考生及其家长和教师享受到了CERNET最快捷、安全的网络服务,500万考生喜圆大学梦。  相似文献   

10.
志愿填报时,有的考生及家长以为,只要分数超过某所大学调档线,就能被所填大学和专业顺利录取。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每年,都有一些考生的档案投到某所大学后,要么不能被自己最喜欢的专业录取,要么进档后被退档,导致正常录取时落选。到底我们该怎么利用自己的分数呢?志愿中,除了我们的高考分数外,还有哪些分数要求?笔者希望从2009年几个省份录取场搜集的案例帮您揭开分数后的奥妙。  相似文献   

11.
志愿填报时,有的考生及家长以为,只要分数超过某所大学调档线,就能被所填大学和专业顺利录取。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每年,都有一些考生的档案投到某所大学后,要么不能被自己最喜欢的专业录取,要么进档后被退档,导致正常录取时落选。到底我们该怎么利用自己的分数呢?志愿中,除了我们的高考分数外,还有哪些分数要求?笔者希望从2009年几个省份录取场搜集的案例帮您揭开分数后的“奥妙”。  相似文献   

12.
考出优异的成绩并录取到心仪的大学——这是每个参加或 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的共同愿望。尽管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 从历年高考录取的结果来看,相同分数的考生其录取结果大相 径庭的大有人在,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许多高考中的姣姣者并没 能考上自己心中满意的大学。这一现象表明:分数的高低固然对 录取结果非常重要,但决定考生高考录取结果的因素,决不仅仅 只有高考成绩,分数之外的因素也不容忽视。 本文作者从事高校招生工作20余年,2003至2005年担任湖 北省招办高校招生录取现场咨询接待组组长,负责现场咨询接待 和网上答疑工作。以下是作者在2005年湖北省招办高校招生咨 询现场所见到的几个案例,希望能对2006年的考生有所借鉴或 启迪。  相似文献   

13.
你问我答     
《中国高校招生》2006,(6):20-21
高考志愿中每一批次可以填报几所大学,第一志愿与其他志愿有什么区别?对录取有影响吗? 虽然高考志愿表上每批次考生可以填报几所大学,但它们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其中第一志愿在整个志愿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为每年录取中,很多学校第一志愿报考就录取满额。但也不是说第二及其他志愿就不重要,因为,也有一些高校一志愿不满额。  相似文献   

14.
每当高考录取工作开始之际,就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部分学生及家长不完全了解教育政策法规和教育基本制度、又急于上大学的心理,借高考考试、招生,高等院校之名行骗。不花钱招生名额会被别人挤掉、花锃保送、花钱点招、花钱买定向、花钱读重点、先“上车”后“买票”……招生骗局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大力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实施招考"阳光工程",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体信息工具,实施高考网上实时填报志愿录取模式。本文对这种录取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实时网报模式利用互联网、大型数据库、大型存储服务器等现代大数据处理工具,使高考录取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全程公开、透明、阳光,使考生在完成志愿填报后就可以自己判断能否被所报大学录取,大大降低了考生的落榜率,保证高考录取的公平、公正、公开。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高考结束后直至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前这段时间,是考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甚至超过高考前。  相似文献   

17.
《河南教育》2005,(8):17-17
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日前出台了《2008年后大学录取制度改善试行方案》,至此,韩国高考录取制度改革的大幕徐徐拉开。这次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改变以往各高校招生中以考生高考成绩为主要衡量标准的录取方式,转为兼顾包括考生平时成绩和日常表现在内的综合指标,从而发现和培养更具创造性和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一年一度的普通高考招生录取工作目前正在合肥紧张有序地进行。全省56.3万考生中的半数考生,已经或即将叩开全国数百所大学的大门。  相似文献   

19.
网上录取具有高效、快捷、公正、透明等特点,网上录取的流程和考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每名参加高考的考生都将通过这种录取手段实现自己的大学梦。网上录取不仅看上去很美,更能为考生带来更多的现实便利。  相似文献   

20.
2004年8月26日,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出台了《2008年后大学录取制度改善试行方案》,至此,韩国高考录取制度改革的大幕徐徐拉开。这次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改变以往各高校高招中以考生高考成绩为主要衡量标准的录取方式,转为兼顾包括考生平时成绩和日常表现在内的综合指标,从而发现和培养更具创造性和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