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生三象     
尼采以骆驼、狮子和婴儿比喻人生的精神阶段。骆驼、狮子好懂。骆驼,言其吃苦负重。人们总能看见“沙漠之舟”在干旱荒苦的沙漠戈壁艰难跋涉的形象。尼采以为人生先得吃苦,这很像中国古代儒家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国民间亦有劝孩子小时要学会  相似文献   

2.
人生三象     
尼采以骆驼、狮子和婴儿比喻人生的精神阶段。骆驼、狮子好懂。骆驼,言其吃苦负重。人们总能看见“沙漠之舟”在干旱荒苦的沙漠戈壁艰难跋涉的形象。尼采以为人生先得吃苦,这很像中国古代儒家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国  相似文献   

3.
人生三象     
尼采以骆驼、狮子和婴儿比喻人生的精神阶段。骆驼、狮子好懂。骆驼,贵在其吃苦负重。人们总能看见"沙漠之舟"在干旱荒苦的沙漠戈壁艰难跋涉的形象。尼采认为人生先得吃苦,这很像中国古代儒家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国民间亦有劝孩子小时候要学会吃苦的俗谚:"小时不晒背,老时必受罪。"少时吃苦,经历一些坎  相似文献   

4.
人生三像     
尼采还要人们由猛狮再回到 婴儿。 尼采以骆驼、狮子和婴儿比喻 人生的精神阶段。 骆驼、狮子好懂。 骆驼言其吃苦负重。人们总能 看见“沙漠之舟”,在干旱荒苦的沙 漠戈壁,艰难跋涉的形象。尼采以为 人生先要吃得苦。这很像中国古代 儒家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国民  相似文献   

5.
人生三象     
尼采以骆驼、狮子和婴儿比喻人生的精神阶段. 骆驼、狮子好懂. 骆驼,言其吃苦负重.人们总能看见"沙漠之舟"在干旱荒苦的沙漠戈壁艰难跋涉的形象.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不少国内外学人倾向于将尼采与孔子儒学思想进行对照研究,探寻尼采与中国儒学精神在美学一政治哲学思想上的会通。运用比较文化的手段,将《论语·泰伯》中一则语录“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与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关于“精神的三种变形”的“精神如何变成骆驼,骆驼如何变成狮子,其后狮子如何变成孩童”予以细读与诠释,阐发二者在人生旨归和艺术哲学向度上的共向性。  相似文献   

7.
苦的感悟     
在人类所品尝过的诸多滋味中,“苦”大概是最复杂、内涵最丰富,因而最具哲学意味的一种味道了。人的味觉器官对苦的排斥性恐怕是先天的,譬如给一个婴儿吃苦药,往往会遇到最顽强最原始的抵抗。而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中,凡是沾上苦字的词儿,大都是灰暗而低沉的:经受艰辛对‘吃苦”;生活困难叫“穷苦”;无依无靠叫“孤苦”;身体或心灵极不好受叫“痛苦”……佛家语中有“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儒家语中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苦是人生之逆旅,苦是漫漫之长夜,人们对苦的东西往往避之惟恐不及。然而,苦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阐述的从骆驼到狮子再到孩子的精神三变蕴含着尼采的超人思想。骆驼的精神对应末人的精神,孩子的精神对应超人的精神,狮子的精神对应高人的精神。超人是尼采热切的期盼,但不是必然,需要每个人自己去努力。永恒轮回是尼采对人类的期盼也是尼采对人类的诅咒。能在瞬间中把握自己的生存,自己决断生存的意义,超人就会轮回。反之,不知道瞬间的含义,将生存作为最高价值的献礼,末人就会轮回。  相似文献   

9.
回到原点     
有时候,走得太远,常常忘记为什么出发。尼采的“精神三变”认为,精神应该先变成骆驼,再变成狮子,最后变成婴儿。骆驼意味着接受知识和训练,储存充足的能源,只是接受,承受着传统的包袱;狮子不必像骆驼一样接受人的指令,而是自己决定,唯我独尊,但是勇敢、勇猛的背后却要担当,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婴儿意味着“完美的开始”,是未来和希望的象征,是超越之后的释然和高度,是一种原点的回归。回眸我们的教育,经历各种变革和质疑之后,是否达到了婴儿的精神境界?是否应该回到原点?  相似文献   

10.
据2005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国内不少城市同时刮起了一股在青少年中打造“未来精英”之风;与此同时,宁夏的一个“吃苦夏令营”却因报名人数太少而不得不取消。对此,很多人认为这种“精英”之风不可助长,理由是孩子的吃苦精神最重要,应该让他们多去参加“吃苦”夏令营。可是笔者却有不同的看法。过去我们往往把“苦”看得很狭隘,以为山寨乡间才有苦,于是发动声势浩大的运动,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砥砺意志,锤炼灵魂。后来国人才觉悟到,人生处处有苦难,平凡的岗位上也有难念的经,何必靠“上山下乡”来折腾自己。基于这样的认识,所以…  相似文献   

11.
课改挺进攻坚阶段后,日益吁求“骆驼、狮子、婴儿”心态。所谓骆驼心态,意味着一种经年累月涉于干旱荒漠之旅,且能吃苦负重的执著心态。课改吁求骆驼心态,因为成功之路并非一马平川,多是沙漠戈壁。有了骆驼心态,就有了强健的心志,坚忍的品格。纵使遭遇飞沙走石、烈日炙烤,依然能不松生命的发条,不减加速的档次,不改前进的航向,心无旁鹜,阔步前行。  相似文献   

12.
说“苦”     
人们常说人生五味:苦、辣、酸、甜、咸。“苦”字当头,统领了生活中的各种感触。苦有苦的独特之处,没有苦做参照,就衬托不出其他多种多样的滋味了。至于“苦尽甘来”等则一步步从味觉领域提升到人生境界了。我自小与苦做伴,吃了不少的苦头,现在也就不怕吃苦,甚至颇爱吃“苦”。今天就和大家谈谈我熟悉的几种“苦”。  相似文献   

13.
谈挫折教育的几个原则市教育局教研部德育研究室闵乐夫自觉自愿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我要吃苦”和“要我吃苦”应结合起来,体现德育过程中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挫折是一种劣性刺激,给人的感觉是苦的,包括饥寒之苦、有一定难度的劳作之苦、经受一定程度心理考验之...  相似文献   

14.
小说《只争朝夕》一书描写了主人公威尔赫姆大半生的经历,也是他的精神蜕变历程。本文运用尼采的精神观精神三变理论,解读威尔赫姆的精神如何由骆驼阶段转换到狮子阶段,再由狮子阶段转换到婴儿阶段的精神蜕变,冲破精神束缚,最后达到精神自由的目的,在精神困境中得到精神蜕变。  相似文献   

15.
“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这是党的二十大对全体青年的殷切期望与伟大号召,也是青年一代的成才方向与成长道路。要确保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必须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并贯彻落实“新时代好青年”的本质内涵与根本要求。“有理想”是立身之本,要筑牢青年信仰、信念、信心、信赖的精神家园;“敢担当”是成才之要,要涵养青年志气、骨气、底气、勇气的胆识魄力;“能吃苦”是成长之基,要锻造青年能吃生活苦、学习苦、成长苦、竞争苦的意志品质;“肯奋斗”是成就之源,要引领青年走好人民至上、贡献社会、苦干实干、创新创造的奋进之路。  相似文献   

16.
时下社会上兴起了一股要孩子“吃苦”的热潮。于是,“吃苦夏令营”“吃苦冬令营”也时髦起来。然而为什么要吃苦,这苦该怎么吃,人们是否仔细想过呢?  相似文献   

17.
体验军训     
学校为了提高我们的素质,让六年级的学生参加军训.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军训,心里既好奇又有一丝恐惧.我听说军训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教官很凶,就像狮子一样.如果"狮子"吼一声,我们的腿都要被吓软了!军训也是一件吃苦的事,在"可恶"的阳光下站着不许动,动一下,就会被咱们的"狮子"教官咬一口,一天要站几个小时.  相似文献   

18.
两道菜     
<正>中国的菜系繁多,有"四大、八大"之称,也有"二十大"之说。总之,各地的美食令人目不暇接,尝之不尽。不过,人生有两道菜,窃以为必须吃之。第一道菜是吃苦。人的一生免不了经历很多苦境,无论你的家境多么优越,有些苦是必须尝的。比如读书,要想学有  相似文献   

19.
尼采的超人学说是在拒斥基督教道德的基础上,力图打破旧的道德价值体系,从而建立一种新的价值秩序的尝试。尼采超人概念的设定乃是出于对人的生命的高度关切,超人的最重要特征是创造性,通过创造活动来塑造生命,为生命赋予新的形态。超人的达成要经历三个阶段的蜕变,即从骆驼到狮子,再到孩童。  相似文献   

20.
尼采的超人学说是在拒斥基督教道德的基础上,力图打破旧的道德价值体系,从而建立一种新的价值秩序的尝试。尼采超人概念的设定乃是出于对人的生命的高度关切,超人的最重要特征是创造性,通过创造活动来塑造生命,为生命赋予新的形态。超人的达成要经历三个阶段的蜕变,即从骆驼到狮子,再到孩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