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高职扩招是国家做出的重大教育决策,要从更宏观的历史背景和空间地域广度来认识,要从服务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要从国家“稳就业”的高度来认识,要从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来认识。本文分别从国家战略、高职教育发展、长三角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以及高职院校自身的改革发展等视角,探讨了如何从新的高度认识高职扩招对国家发展的意义,扩招背景下高职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长三角教育一体化背景下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教育公平的制度诉求源自教育行政现代化改革的影响以及市场机制对教育公平的侵蚀。文章依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构建分析框架,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两个维度分析教育公平的制度困境,从教育问责机制、教育政策决策机制、弱势补偿机制、意识形态突破等层面提出有利于教育公平实现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3.
90年代的台湾省中小学教育改革是以促进“教学正常化”为旗帜的。这场改革的背景与改革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困境与大陆中小学教育改革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近年来,我国广大地区普通教育领域推行的“素质教育”改革,可以说与台湾教育界的“教学正常化”是殊途同归的。我们都在追寻教育发展的规律,探索走出教育困境、提高教育品质之路。因此,了解并借鉴台湾省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对大陆的教育改革是会有所启发、有所促进的。 台湾教育改革的背景 以“教学正常化”作为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题,这是在台湾省实现九年国民义务教育二十二年后被强  相似文献   

4.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其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列高校学生的稳定,学校的稳定,社会的稳定。当前,我们在做好毕业生就业计划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同时,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不容忽视。 一、加强毕业生就业方针、政策的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了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方向,即: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实行学校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落实毕业生就业方案,并逐步推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5.
从农村教育的供给制度与城乡关系变迁的双重视角去审视改革开放40年农村教育的变迁历程,可以将这40年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人民公社制度瓦解后在办学方向与办学体制上的农村教育探索期;农民离土不离乡背景下以"三教统筹"为特征的农村教育改革期;农村人口外流背景下由教育供给不足引发的农村教育困境期;税费改革后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的农村教育调整期;积极的农村教育政策与农村教育走向不明朗并存的农村教育守望期。  相似文献   

6.
我国教育决策总体来说是一种"政府推进型",体现出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征,致使教育决策的过程和结果都存在着诸多问题.教育政策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种外在制度,其合法性和合理性来源于对作为内在制度的教育规律和决策规律的尊重和遵循.为了提高这种内生性品格,我国教育决策应该完善教育政策的决策体制、确立合理的教育决策价值取向、建立教育政策问题的预警机制和政策议程、优化教育政策议案的裁定规则、注重政策预期分析和政策实验.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系列丛书”,以“探索决策理论、分析政策热点、积累历史资料”为宗旨,从政策研究的角度对当前中国教育中决策者和民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与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内容涉及课程改革、高校扩招、创新教育、体制改革、教育公平、跨境教育、农村教育等,本丛书不仅彰显了教育政策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而且对我国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执行的有效性发挥了重要影响,对教育研究和教育决策两个层面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1996年江苏省做出高校率先扩招、“每年增招1万”的决策,比全国提前三年启动高教大众化进程.文章对率先扩招政策的形成、引发的系列改革和实施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江苏率先扩招是高教改革与发展中省级政府在基层组织与中央政府间的“中层突破”,期望通过凸显这一成功案例,引发深度反思,获得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9.
教育政策出自宏观影响微观。在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大背景下,地方教育决策关系重大,不仅事关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也关乎国家教育政策落实大局,是地方教育管理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抓住三个基本点执行上级教育政策的首要程序是一个地方教育政策的"再制定"行为。只有清楚地认识和把握教育政策的基本内涵,才能在决策中准确定位、理性拍板。党和国家教育政策为地方教育决策确立了目标,明确了方向,指引了路径。与此同时,教育政策作为协调教育各种利益的稳定器,具有宏观调控的独特功能,对于沟通区域内教育事业内外关系,指导地方决策时化解冲突、调解矛盾,保证地方教育改革深入、事业快速有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掌握决策权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只有提升政策水平,才能做好教育决策。  相似文献   

10.
“两为主”政策出台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入学问题得以缓解,但并没有根本解决。新城镇化背景下,其困境表现为以流入地城市分类为特征的差异性新“症候”:“隐性”限制流动儿童入学,部分流动儿童返乡成为“留守儿童”;通过“购买民办学校服务”的形式回应“两为主”政策,“以公办学校为主”被弱化;疲于完成“两为主”政策,挫伤流入地政府积极性,教育质量受到影响。形成如此困境的深层原因为:城镇化政策对教育政策的限制、财政政策对教育政策的负面影响。综合教育改革的视域则为摆脱当下困境提供了可行性思路:通过顶层设计理顺教育政策和城镇化政策的关系、调整财政政策使流入地政府的责权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11.
“1+X”制度促使高职院校加快了教育改革进程,制定新的教学标准,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1+X”制度有助于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缓解高职教育资源压力,减轻社会就业结构性矛盾。但高职扩招后,教育资源投入、生源经费结构以及人才培养结构都发生了巨大改变,高职传统“宽进宽出”的招生特点使学校生源质量下滑。本文对扩招背景下高职“1+X”制度的实践措施进行探讨发现,影响“1+X”证书制度实施的主要因素有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和企业的教学参与度、企业对教学的支持、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等。  相似文献   

12.
普及初等教育是印度政府自印度独立后,一直努力实现的目标。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印度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制定了有助于推进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几项基本教育政策,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OB”计划。从“OB”计划产生的背景、实际运作和对运作结果的评价,说明教育改革政策在制定和运行的过程中,国家与地方教育改革政策的制定部门以及教育改革政策的实际执行者教师之间,三者关系的协调是教育改革政策最终取得实际效果的关键。通过考察印度中小学基本教育政策的实施情况也为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包容:走向文化的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质是重构学校文化,凸显学校的自主性和文化性是新世纪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走向。学校由教育活动的工具存在转向本体存在,由教育决策的边缘走到教育决策的中心,成为自我、自为的文化主体,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追求。作为与地级宿迁市一同诞生、成长起来的宿迁市实验学校,我们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用实践的智慧,追求学校的“自我”与“文化”,以“包容教育”作为品牌概念引领学校发展,积极探索九年一贯制学校校本发展之路。(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容”有包容、宽容、兼爱之意。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那种与工业社…  相似文献   

14.
教育改革不能脱离社会支持只在教育系统内进行孤立的自我改革。教育改革嵌套于社会改革,两者是相互包含、互为媒介、互动同构的有机整体。社会信任、社会合作、社会参与是影响教育改革的社会三要素,三者以社会合作为中心,共同为教育改革提供从心理到行动、从行动到制度化的社会基础。社会信任影响教育改革的成本与责任共担,信任程度缺失制约教育改革,造成教育改革制度设计的“公平悖论”与参与改革的多元主体之间的内耗;社会合作促进教育改革的技术、人力、经费等诸要素融合,并为教育改革提供自生自发的基层创新动力机制,跨界合作为解决教育“短板”与“盲区”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社会参与为教育问题解决从个体感受经由社会行动并上升为国家政策开辟了渠道,通过协商机制可以促进教育改革的制度创新。重建社会信任、鼓励社会合作、扩大社会参与可夯实教育改革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我国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尤其是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之后,系统改革招生计划分配、考试内容与形式、招生录取方式,在破解“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等传统考试弊端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得到了社会认可;但随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入,也产生了一些非政策预期的现象,引起社会关注。“十四五”期间,应坚持系统观念,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统筹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6.
对"大学生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失业”现象是发展中国家教育深化的必然产物。该现象在我国当前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原因, 其中包括毕业生供过于求、不合理的个人预期、教育体制存在问题等因素。要解决“知识失业”问题,依赖于对扩招规模的控制、个人预期水平的提高、社会公平环境的创造以及教育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高职扩招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有利于解决人才培养供需结构性矛盾,缓解当前总体就业的压力,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对吉林省来讲,高职扩招为吉林省教育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尽管吉林省人均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比较丰富,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短板,高职扩招面临生源短缺等诸多困境。为全力做好高职扩招工作,政府层面采取了加强党的领导、做好统筹规划,开展充分调研、厘清工作思路,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扩招重点,深化招生改革、实行灵活考试,创新培养模式、推动三教改革,强化经费保障、营造良好氛围等做法,有效推进了高职扩招工作,完成了高职扩招任务,并带动了全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形成以长春汽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吉林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代表的高职扩招典型。  相似文献   

18.
高职扩招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必将对经济社会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高职扩招工作中的专业确定、考生资格审核、测试内容确定及学生入校后的管理、教学工作安排、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实践层面现已产生诸多困境,尤为迫切和重要是坚定政策自信、增强理论自觉、实现改革自强等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6年出台的涉及高职教育政策的三个5%为案例,通过这三个5%政策的决策背景和决策特征的分析,认为我国对高职教育的政策决策和制度安排是以政府为主导进行的决策和安排,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有可能付出更多的损失性成本。因此,建议应改变高职决策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合理的高职教育体系安排。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校扩招政策实施后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一政策出台进行反思,从教育决策与教育研究的角度分析了高校扩招政策的有失科学之处.期望通过对两者关系的剖析,对教育决策的改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