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人说:“早恋现象,就像是希腊神话里的潘多拉盒子,打开它,种种灾祸就会纷纷飞出。所以,有必要将它锁紧。” 青少年学生“早恋”心理辅导研究,一直是中学教育中最敏感但又无法回避的话题。多年来我一直担任中学班主任,经常遇到班里有一些学生谈恋爱的现象。由于早恋具有蒙眬性、冲动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一旦处理不当,会导致学生产生严重的失落感和非正常心态,不反对早恋者的心理产生旷日持久的消极影响,甚至会给中学生稚嫩的心灵造成某种驱不散、抹不去的心理阴影。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谆谆告诫我们:“自我尊重取决于什么?怎样培养?年轻的…  相似文献   

2.
网络阴谋     
婷儿、博博、世世三人是好伙伴,都是网络迷。可是,一向对网络最为狂热的博博最近却突然讨厌起网络来,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婷儿在多次询问之后,才知道博博的一切烦恼来自一个叫“金蜘蛛”的网站。为了帮助博博摆脱苦海,婷儿决心只身探密“金蜘蛛”。婷儿明知“金蜘蛛”是一个骗局,但他一进入“金蜘蛛”网络程序,  相似文献   

3.
早恋不是过错,早恋是一枚苦果,是还未成熟的果实。在我们班里,甚至在每一所学校里都有“早恋”这种现象。如果有人劝告他们不要“早恋”,那他们会无愧于心的回答:我没办法逃避,这也是缘分。  相似文献   

4.
彭刚 《新疆教育》2013,(16):156-156
目前,中学校园里的“早恋”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不少教师或谈“恋”色变或粗暴干涉,或视而不见,或长吁短叹,“早恋”现象应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判断可谓是众口一词的——“今日的中学校园里,确实的、大量的、严重的存在着中学生早恋现象。”对此笔者大不以为然。草就本文,权作一家之言。一、中学生在早恋吗为了谋求共识,让我们首先界定“早恋”的含义。“早恋”一词有明显的认知评判倾向,即“为时尚早的恋爱”。无论早恋是有怎样的特殊性,它应该是有爱情活动的“五大特点”——自主性,对等性,排他性,持久性和道德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学生中的“早恋”现象日趋增多,这个问题在全国各地中学里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反映。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到广州这个改革与开放的“窗口”,就中学生“早恋”问题作了初步调查。我们走访了一些不同类型的学校,召开了几次班主任老师座谈会,了解到:形成中学生“早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早恋”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也危及到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很不一致;一些教师对此还缺乏恰当的、  相似文献   

7.
三第二天一早,孟小乔就起来了。见婷姐姐在床上睡得正香,也不知道她昨晚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孟小乔想起昨晚蜜儿说的话,她来到婷姐姐的床前,扳过婷姐姐的脸一看——啊,她的左脸蛋上有一块黑斑!孟小乔用手去擦了擦,擦不掉,真是长出来的。“干什么呀?”婷姐姐推开孟小乔的手。“婷  相似文献   

8.
物质生活提高,爱情剧泛滥,情感世界“丰富”,菁菁校园里的“早恋”现象越来越严重,预防中学生的“早恋”的教育工作越来越棘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我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中学生心理和生理  相似文献   

9.
妈妈的伞     
婷婷的妈妈有一杆很漂亮的红油纸伞。妈妈很喜欢这把伞,总是把它高高地放在橱子上面。婷婷想:“这一定是一把奇怪的伞吧。比起那些小阳伞、折叠伞,这杆红油纸伞看起来又粗又重。”婷婷记得,爱读诗的妈妈曾经读过一首诗“打开伞儿,蛙声就从稻田里,布谷鸟声就从远山,绕着伞柄打转。噢,空气好新鲜。”难道这是一把童话中的魔伞,装着小青蛙和布谷鸟?所以,打开这杆红油纸伞,一直是婷婷心里的一个小愿望。但是婷婷搬来那把最高的,踩着够糖果的凳子,踮着脚也够不到红油纸伞。婷婷想,如果我在幼儿园里表现好,得到老师的表扬,也许妈妈会很高兴地把那…  相似文献   

10.
熄灯后,宿舍里仍是“涛声依旧”。 “婷儿,告诉你一条爆炸性新闻!” 刚洗完脸回来的小沈一关上门便嚷着。 其实,光听这声音,就已经很爆炸了。 顿时,全体肃静,洗耳恭听。谁知小 沈“丹唇未启笑先闻”,半晌才定下神说 道:“刚刚在水房,我听到了一段精彩的对  相似文献   

11.
提起“早恋”这个词,广大的中学教师和学生家长无不是谈虎色变,唯恐避之不及。有人甚至认为,小学高年级学生中都存在“早恋”现象。可是对于什么是“早恋”这个根本性问题,绝大多数人似乎觉得它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在大部分关于“早恋”的文章中,根本就不提什么是“早恋”,就算有极少数对“早恋”进行界定的,也各说各话,互相矛盾,让人莫衷一是。因此,对“早恋”这一熟悉却又很陌生的概念做一番详细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澄清各种有关早恋的观点,正确地理解和对待早恋。一、“早恋”是一个本土概念在欧美国家,强调个性和尊重个人权力,社会尊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学生早恋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大有从“地下”转向“地上”、中学蔓延到小学的趋势。学校、教师、家长“十八般武艺”都使出来了,无奈“涛声依旧”。于是,大家谈“早恋”色变。视其为洪水猛兽,甚至患上了“早恋恐惧症”,但又苦于想不出根治早恋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3.
林燕 《广西教育》2007,(4B):20-20,41
物质生活提高,爱情剧泛滥,情感世界“丰富”,菁菁校园里的“早恋”现象越来越严重,预防中学生的“早恋”的教育工作越来越棘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我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中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预防和疏导工作: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学生的早恋现象犹如阵阵春潮,不断地冲击着少男少女们早熟的心,也不断地冲击着校园里古老的传统教育观念。于是,昔日里习惯于唯老师之教是听,唯父母之命是从的中学生们,已不再循规蹈矩地安分于平日里近乎刻板的生活学习模式,而开始情海微澜,心猿意马起来。虽然学校均采取过种种措施严加教育,但仍有部分学生能游刃其间。这一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当前青少年生理上的普遍早熟和现代社会不健康性信息的泛滥造成的;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在医治“早恋”时,切脉不准,处方不当,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认为,当代的“早恋”学生,有相当一…  相似文献   

15.
老藤椅     
婷在帮妈妈清理杂物的时候,扔掉了那把老藤椅。它真的太老了。那是外祖母用了很久很久的老家具。婷在刚有了记忆的时候,就记住了家里有这么一把老藤椅。她还记得外祖母坐在椅子上,婷坐在她的怀里,听她用浓重的乡音讲故事、唱歌谣。外祖母去世后,它成了妈妈的专座。在以后的日子里,婷从小学升入中学,老藤椅修了一次又一次。妈妈修得很认真,用布条儿缠,用线绳儿绑。前年夏天,老藤椅老得发出了吱吱扭扭的叹息声。妈妈请来了一位老工匠,他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拆掉了那些布条儿、线绳儿,换上了新的藤条儿,老藤椅精神焕发了。真没想到,老工匠索要的…  相似文献   

16.
夏洁 《班主任》2012,(4):39-43
【设计背景】 高中学生的早恋现象已经较为普遍。过去,我们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禁”和“罚”上,努力阻止和惩罚学生早恋,而忽略了面对早恋所应该进行的讨论和引导。作为高中班主任,我们需要正视早恋这一现象,科学地开展指导、教育工作,帮助青少年学生走出情感的迷茫期。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中学生的“早恋”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也给部分社会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带来焦虑。应如何对待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研究课题。笔者认为,对中学生的“早恋”现象应该进行多方面、多学科的交叉思考,才能获碍比较正确的认识。本文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中学生的“早恋”问题作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我一直认为早恋其实是一个不科学的概念。所谓早恋的种种“罪恶”,只不过是人为地给异性中学生之间的一些正常行为和现象贴上了早恋标签,再加上广大教师、家长、社会对这些现象的高度恐惧。进而采取不恰当的应对措施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19.
众眼看早恋     
近来,社会上都在关注中学生早恋问题。可是这个现象有如“长江后浪推前浪”,连绵不绝。“早恋”就像流行病毒一样蔓延开来,一发不可收拾。可是,在老师家长的极力反对下,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呢?难道一味的打击真的对吗?为此,复旦中学两名学生采访了社会上不同身份的人,让他们谈谈对早恋的看法。问:您怎么看待中学生早恋这个问题?老师:首先我是不同意早恋,我觉得这种年龄是很幼稚的,而且继续下去的可能很小。男女之间存在好感是很正常的,纯属青春期正常心理现象。而且我认为不存在“早恋”这个词,既然是“早恋”,那就不是恋!问:…  相似文献   

20.
赏识教育在我国是由赏识教育家周弘首倡并全身心倡导、推广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周弘曾用这种教育方法将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了留美博士生,并用这种理念培养了一大批“周婷婷”,被新闻媒体称为“周婷婷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