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妈妈:"孔子的老师是谁?"刘星:"钻子,没有钻子哪来的孔子呢?"2.妈妈:"嘿,我真不该生你这个不懂事的。"刘星:"谁要你生了?经过本人  相似文献   

2.
<正>妈妈:刘梅爸爸:夏东海女儿:夏雪大儿子:刘星小儿子:夏雨1.刘梅:孔子的老师是谁?刘星:钻子,没有钻子哪来的孔子呢?  相似文献   

3.
吴万紫 《小读者》2012,(11):38-38
有人问孔子怎么孝顺父母,孔子反问:"你是怎么孝顺的呢?"来人回答:"我把我赚的钱分一半给父母。"孔子问:"你把你赚的钱分一半给父母,是不是保证父母一日三餐有吃的呢?"来人说:"是。"孔子再问:"你回顾一下,你周围的邻居他们有没有喂马、喂狗、喂牛?"来  相似文献   

4.
孔子推崇《诗经》,这在《论语》和《孔子家语》1多有反映:"不学诗,无以言",是孔子对诗的作用的解读;"诗"三百、思无邪,是孔子对"诗"的总体评价;虽重"诗教",但就"六艺"之间关系来看,孔子认为"诗"的最终旨归应为促进礼和乐的培养。孔子"诗教"观始终围绕"君子"这一理想展开,具有强烈的道德说教色彩。  相似文献   

5.
孔子的教育精神:"有教无类""有教无类"一词,原出自于2500多年前的孔子思想。在记述孔子教育言行的《论语》中有此一章"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南怀瑾先生曾解释道: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精神。他不分阶级,不分地域,不分智愚,只要肯受教,  相似文献   

6.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有一次孔子找如来佛商讨儒学,如来佛自夸认识天下所有的汉字。孔子就同他打赌,说好输了就输一个"啵啵"(即用手指在额上弹一下),然后孔子就写下一个"射"字。如来佛说:"这是射箭的‘射'字。"孔子说:"不对。这念‘ai'。  相似文献   

7.
正辛亥革命爆发后,金岳霖剪去了头上的辫子,还仿照唐诗《黄鹤楼》写了首打油诗:辫子已随前清去,此地空余和尚头。辫子一去不复返,此头千载光溜溜。辜鸿铭对胡适说:"胡先生,你知道,有句俗话:监生拜孔子,孔子吓一跳。上次我听说孔教会要去祭孔子,便编了首白话诗:监生拜孔子,孔子吓一跳。孔会拜孔子,孔子要上吊。"然后笑问胡适:"胡先生,我  相似文献   

8.
子游是孔门中唯一南方弟子。孔子对子游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一是"大道之行":孔子为子游讲述大同小康理想社会的特殊一课;二是"子游问孝":孔子对子游的个别化答问教学艺术;三是"子之武城":孔子借考察子游政绩对弟子进行现场教学。此外,子游与子夏、曾参、有若等的"同门辩学"也富有教育价值及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9.
正一天,子路问老师孔子:"他人的建议听到了就实行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够听到了就实行呢?"不久,冉有又问孔子:"他人的建议听到了就实行吗?"孔子说:"自然是听到了就马上实行。"子路和冉有请教孔子的时候,公西华都在场,针对老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他请教老师,说:"子路问‘听到了就实行吗’,您说‘有父兄在’;冉有问‘听到了就实行吗’,您说‘听到了就实  相似文献   

10.
颜回是孔门众弟子中和孔子相知最深的弟子。孔子对颜回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一是孔门问对——孔子对颜回的直接个别化教育,二是经典有趣的"三人行"——颜回在讨论中受教育,三是孔子以颜回作为教育其他弟子的榜样。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认为乐之是最重要的,可见孔子在那个年代就已经认识到快乐教育的重要性。北宋教育家程颐提出寓教于乐,适时教学。他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  相似文献   

12.
孔子的"学而优则仕"一直为世人所崇奉,其实,他恰是后世士人归隐的滥觞。通过《论语》我们可以窥探出孔子的隐逸思想。本文分析了孔子隐逸思想的原因:"势"与"道"之间的矛盾、高尚的品格与儒士的文化习性。与此同时,孔子的隐逸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孔子说:"路上听来便在路上传播,这是有道德的人应该抛弃的作风。"据说,一个与孔子学生曾参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跑去告诉他母亲:"可  相似文献   

14.
子张是孔门私学中将孔子教诲"书诸绅"的弟子。孔子对子张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一是孔门问对——孔子对子张的个别化教学艺术;二是相师之道——孔子对子张的身教艺术。此外,子张与同门"相观而善"的真实关系,也值得重新审视其所具有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论语》是由众多仁人智士整理、归纳孔子言行而成,而目前有关孔子论学部分的教学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其一对孔子"论学"进行专业性研究,其二谈孔子的教育思想。但大多以教育者如何"教"为主,涉及"学"字本身内涵则言之不多。因此,如何将孔子这一部分宝贵的思想落实于高中课堂之上是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鉴于此,从"学"的角度对《论语》中"论学"部分内容进行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16.
一、孔子的教育对象:有教无类,面向全体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体现这一重要精神的主张:"有教无类"。孔子施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是有坚实的哲学基础的,这基础便是他提出的人性论的观点。"人性论"常常是中国古代教育家论述教育问题、表述教育主张的逻辑起点。孔子首先认识到教育与人性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这一天赋平等的人性论。所谓人性就是在一  相似文献   

17.
敢与不敢     
<正>有一天,子路问孔子:"您和我,谁比较适合带兵打仗?"孔子指着自己答:"我适合。"子路反问道:"您不是常说我很勇敢吗?"孔子说:"可我不仅勇敢,而且还勇于不敢呀!"孔子所说的"勇于不敢",就是要人心中有所敬畏,敬畏良心、敬畏天理、敬畏法度,不可越线。《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曰:"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意思是:一个人无所顾忌,则充满凶险,有所顾忌,则稳妥灵活。  相似文献   

18.
跨界职业经历是"双师型"教师最突出的特征。文章指出孔子具有教育和政治两个领域的实践经历及经验,且这两个领域的实践活动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依据教育部关于"双师型"教师的定义,比照国内四个省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对孔子的职业道德、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等进行了研究,发现孔子具备"双师型"教师条件。就此提出观点: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双师型"教师。  相似文献   

19.
《同学少年》2012,(10):53
"以德报怨"一直被视为宽容、仁爱的大义之举而被力加倡扬。很多人以为"以德报怨"出自《论语》,为孔子提出并主张,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以德报怨"确实见载于《论语·宪问》,但原文如下:"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说一个学生问孔子以德报怨好不好,孔子说,如果你以德报怨,那么以什么报德呢?显然,  相似文献   

20.
有文有武     
<正>小故事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随孔子一起去参观十二月合祭百神的祭礼。参观完后,孔子问子贡:"你觉得快乐吗?"子贡答道:"一国的人都高兴得像发了狂似的,可是我并不觉得有什么可快乐的。"孔子微笑着说:"辛辛苦苦工作百来天,用一天来尽情欢乐,这是君主的恩泽呢,不是你所能理解的。每天紧张劳作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