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矜持的力量     
其实跟蒋惠琴校长只有一面之缘,手上也只有她的《梦想比回忆多》一文和《偶尔思考》一书(以下未注明出处的引文,均出自蒋惠琴的《偶尔思考》一书),但我仍然愿意写这篇推荐文章。蒋校长及其文字留给我的一个突出印象是矜持,全没有大校长的范儿。有人说,校长就要有领导的样子,畏畏缩缩难成大器,我想这是对矜持的误解。矜持不是拘谨,拘谨是缺乏自信带来的不适状。而矜持透露出的则是庄重、自尊与谨慎的态度。窃  相似文献   

2.
<正>常州市武进区有所小学,叫星韵学校,民办性质。校长是蒋惠琴,相当优秀。学校我去过,考察过,在学校举办过论坛,也多次和蒋校长接触,交谈过,听她的发言总有新的感受和启迪。学校的景象和校名特别契合,似乎校名对学校有种暗示和召唤,也似乎学校对校名有种回应和印证。于是,星韵学校的上空,是一颗颗星星在闪烁,相互映照,既在奔跑,又在搀扶,它们既是"他者",  相似文献   

3.
《小学教学研究》2011,(7):16-17
记者:蒋校长,你认为名校和一般学校之间有哪些差异? 蒋校长:如果一定要回答什么是“名校”之“名”的话,我觉得关键在于其“个性和影响力”。个性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内涵与物质,它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其外显形式是学校特色。而影响力则是学校在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知名度与美誉度。一般来说,名校大都历史比较悠久,因为名校成其“名”,  相似文献   

4.
“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个优秀的校长会带出一所成功的学校;一个平庸的校长管辖下的学校也好不到哪儿去。由此看来,讨论新课程背景下的“众培”之首的“校长培训”尤其必要。面对校长不重视、培训效果不理想的校长培训现状,时间不够、资金不足、师资不强、形式不新等原因固然难辞其咎,我认为最主要的、骨子里的原因还是校长的“官”念在作祟。《中国教育报》曾经登载了一篇题为《校长不读书,教育血脉遭梗阻》的文章,我深有同感。真的是校长们连坐下来,静心地读几本书的时间都没有吗?抽点时间学习教育理论、管理理念的…  相似文献   

5.
回忆起与《小学教学》相识的事,至今记忆犹新。这还得从2008年的春天说起,应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之邀,全国著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专家邱学华老师作为学校顾问来作报告,经邱老师推荐,我认识了《小学教学》。说实话,那时的我阅读《小学教学》,完全是出于对邱老师的崇拜与敬仰,走马观花地浏览一番,偶尔有些感悟,却也未能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6.
我曾看到一篇重庆市开县书香小学郭辉雄校长写的题为《校长要学会“品”教师》的文章,很是喜欢。文章中说: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是校长在创办优质教育中最忠实的合作伙……校长要“阅读老师”、“发现老师”、“尊重老师”、“理解老师”、“塑造老师”。文章最后强调:用心管理,重在心通。  相似文献   

7.
我曾在2006年《人民教育》第5期,阅读了一篇题为“一个业务校长的困惑—应该怎样引导教师充电的文章”。文章主要反映山东省一所县级初中学校,教师的业务培训工作所面I临的困境。看完这篇文章,我的心受到极大震撼,对这位真诚反思和剖析现实问题的业务校长,由衷地感到敬佩。作为一名教师,有义务思考这位校长的困惑;  相似文献   

8.
田爱琴 《陕西教育》2008,(12):70-70
一、创设情境,感悟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十几减9》时,我设计出这样一个场面,学校召开表彰大会,在表彰大会上,我们班有11个三好生,校长已经给9个三好生戴了大红花,并发了奖状,还有几个三好生没有戴大红花?我先用多媒体显示学校表彰大会的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  相似文献   

9.
回忆起与《小学教学》相识的事,至今记忆犹新.这还得从2008年的春天说起,应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之邀,全国著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专家邱学华老师作为学校顾问来作报告,经邱老师推荐,我认识了《小学教学》.说实话,那时的我阅读《小学教学》,完全是出于对邱老师的崇拜与敬仰,走马观花地浏览一番,偶尔有些感悟,却也未能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0.
常在一些校长的办公室发现《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类的书籍,用他们的话说,经常翻翻,学习一点管理方面的奥秘,甚至有些校长,把这类书籍当作了比《教育管理学》还要管用的“法宝”。读什么书,本无可厚非,阅读使人博学,校长也需要读一些杂书,但是把兵法当作管理学校的秘笈,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兵法真的这么重要吗?学校是育人的地方,育人就是教人求真、求善、求美。谋略能否达到这样的目的呢?我们不妨看一看他们信奉的《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这些书追求的是一种变术,利用谋略,无非是想在真真假假之中迷惑对方,做到克敌制胜。而教…  相似文献   

11.
《校长角色与校长发展》一书共分五大板块:"校长角色与职能"、"校长权力"、"校长轮岗制"、"校长选拔、任用与管理"、"校长培训与专业成长"。专家们阐述的一个个鲜活的课堂教学实例、一个个生动的学校管理良方、一个个有效的政策理论决策,每时每刻都在震撼着我的心灵,触动着我的神经,让我心悦诚服,让我更进一步明晰了办学思想与理念,明白了一名合格校长应该具备的素养,明确了一名校长在团队中的角色定位。这本书给我们这些工作在农村的一  相似文献   

12.
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写道:“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我竭力做到居于我这个校长工作首位的,不是事务性问题,而是教育问题。”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了教育思想在校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相对于“行政”与“事务”而言,“教育思想”是首要的,是校长一切管理实践的核心,是灵魂,是统帅。  相似文献   

13.
职教师资队伍应具备怎样的要求和特色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要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职业教育要切实办出特色,提高质量,其关键在教师。新形势下,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怎样当好这个教师?”每一位校长更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应培养和使用怎样的教师?”思考这个问题,不能不联系我国职教师资的实际,除了教师自身要提高素质,更重要的是要针对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这支队伍应具备怎样的要求和特色?如何去建设?本期“职教三人行”围绕这一话题特邀请北京现代职业学校校长张长谦、江苏省张家港工贸学校校长顾栋明和湖南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铁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校长对于学校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在《刘彭芝教育文集》中写道:“校长是个领跑人”,河北乐亭第三中学校长杜淑华把校长称为“一校之魂”。这两所学校的发展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学校发展需要有智慧和责任的校长。  相似文献   

15.
李寿鼎 《云南教育》2010,(23):48-48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有什么品位的校长,就有什么品位的学校;校长的“质量”即学校的“质量”。有人说,教育好一个学生,幸福一个家庭;办好一所学校,则幸福一方社会。《左传》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一个人的价值在于先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那么作为一个校长,我觉得应该要有“立德”、“立人”、“立业”的学校管理观。  相似文献   

16.
面向21世纪高校校长素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全面负责本学校的教育、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我国高校校长大多兼任党委领导工作,因此,校长的素质与能力对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21世纪,我国高校校长具备哪些素质才能胜任工作不辱使命?我们认为可从四个方面加以思考。一、履行法律规定的职责,应有的素质这是法律的要求和职务的需要。《高等教育法》对高等学校的任务和校长的权力与责任都作出具体的规定,要求高校“…  相似文献   

17.
一、中小学校长基本的角色“定位”“校长校长,一校之长。”官本位色彩太浓,不宜滥用。“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虽出于名人之口,但颇有鬼气,焉能苟同?“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个体有存在的价值,变成时髦用语泛化起来,就不见得有什么普遍意义。办好一所学校第一位的不是校长,而是教师。证明一:上海交大《世界一流大学标准》课题组分析有9条,按其重要性排序,“名师荟萃”排在第2位,“校长掌舵”排在第5位(第1位是“学科建设”)。证明二: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一流大学的根本标志只有一条,就是师资队伍。证明三…  相似文献   

18.
《学校效能与校本管理:一种发展的机制》《寻找领导悟性》《传承与创新——中小学名校管理经典》……这是记者在杨浦区教育局看到的一份骨干校长读书名录,其中约七成是教育管理、教育理论和教学类书籍,其余三成主题主要是团队建设、事业追求和拓展视野等。自2002年12月杨浦区将“读书交流”作为中青年骨干校(园)长培训项目之一以来,要求“每位校长精读一本书”已成为该区进行校长培训时的一项硬性任务。  相似文献   

19.
《学习的革命》一书的作者认为:“学校应该教什么?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应该是两个科目,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一个学生在中学生阶段的学习只有几年,而当他们离开学校以后,不断学习以及工作的时间将是几十年。  相似文献   

20.
说实在的,我对冠以某“法”之类的教育教学书一向不感兴趣,因为其中多系末流之法、技艺之谈,并未触及问题的本质,更少智慧的含量。人常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我也没有逃出这一窠臼。韩忠玉的《信心教育法》远远高于我以前所看过的所有与教育相关的“法”方面的书,它更多的是一种教育智慧。作者的文化底蕴与思想境界,以及对教育的哲学思考与心理剖析,燃亮了读者的眼睛,引领着人们走进一个心灵澄明、富有自信和以善为美的高层境界。“功夫在诗外。”当很多校长与教师为追求升学率而用这法那法逼迫学生陷入题海战术之中的时候,韩忠玉却将目光投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