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后现代哲学对于传统的技术观和生态观均有深刻的修正和变革.其技术层面涉及到技术的异化、技术的道德属性等问题;其生态道德层面涉及到自然价值、道德权利与义务、人与自然关系等问题.本文通过纵向搜索后现代哲学发展的脉络,探究生态技术观概念为何、何以建构、哲学起源何在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深生态道德是在深生态学和伦理学的基础上,以道德价值为评判标准,从生态系统的整体观念出发,研究人以及整个人类社会行为与保护生态整体性的相关性,从而形成指导和规范人类社会生态行为的准则。开展对深生态道德的研究,不仅有利于生态文明理论的创新,也有利于中国和谐社会创建,对于又好又快地发展我国经济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教育中的非道德主义思潮,极容易侵袭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终极价值诉求,最终致使教育成为某种精于算计和谋取利益的工具。从海德格尔“构境论”的视角解读教育中存在的这种后现代犬儒主义现象,可以深人地把握到:教育是在周围世界、公共世界和自我世界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异变,正是通过教育自身与环境的“循环建构”,酿成了教育中对道德由怀疑嘲弄到麻木不仁等诸多后现代犬儒主义现象的蔓延。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视野中的道德教育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后现代道德教育从各个角度向现代道德教育的统一性、整体性、权威性和理性化挑战,给人们展现一种开放的、多元的、批判的、平等和对话的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新面貌。在道德教育的目标上,它瓦解了现代性的完人理想和标准化的人格追求;在教育内容上,它强调去中心化,关注那些边缘性的道德主题;在教育方式上,更主张“对话式”的教育方式;在师生关系上,它提倡主体间性。但后现代的道德教育观是松散和凌乱的,并不是一个严谨的体系,其内容歧义丛生、相互矛盾甚至是对立的,因此,对后现代道德教育观应冷静对待,全盘吸收和简单的排斥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问题备受关注,但大多是抽象地强调其重要性,很少涉及实质性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对非环境类专业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即确立生态道德善恶观、唤醒生态道德意识、强化生态道德责任和培养生态道德能力;基本要求是树立生态世界观,培养生态道德情感;实施的基本途径是重新定位生态道德教育课程,并与考研相结合,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利奥塔的后现代社会学理论蕴含着浓重的道德韵味。其对后现代社会生活与社会重建的逻辑及其道德后果之独辟蹊径的推究,是道德教育研究需要加以认真对待的理论参照。差异性道德观、情境性道德观、道德教学的小型叙事观、"自我—他者"的师生关系观,是利奥塔的后现代社会学之于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之最直接、最富借鉴价值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道德教育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思潮是20世纪后半叶西方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本文从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关系、教育研究等五方面对后现代道德教育观的基本主张作了概述,对科学理解和正确对待后现代道德教育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当前大学生生态道德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存在一些道德缺失现象,需要引起各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采取相应对策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从后现代性视域看,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在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文明实践路径、生态文明社会关系和生态文明发展战略方面实现了重大转变。这些转变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重大成果,也是后现代性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道德教育观述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后现代思潮是20世纪后半叶西方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哲学、化思潮。本从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关系、教育研究等五方面对后现代道德教育观的基本主张作了概述,对科学理解和正确对和对待后现代道德教育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教育现代化目标追求的另类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的现代化应该借鉴后现代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后现代是理解教育现代化目标途径的新视角。后现代教育是对现代教育的颠覆,它的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教育领域中的方方面面,尽管理论形态各异,但在突破和超越传统教育这一特征上却是一致的。倡导教育的多样性、教育的民主性和教育的开放性,但在具体表现内容和层次又有其独特的价值归依。后现代主义者反对主体性,主张从社会和全球的角度即从生态和整体论的角度来考察人们的行为,这就要求教育要以培养社会公民为目的,关注集体要胜于关注个人。这样的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生态意识、批判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后现代教育实践的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公民。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视野下的技术创新实践呈现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裂,表现在技术创新价值取向的唯经济性与单一性及价值危机的凸显。后现代主义从"关注他者"、"深生态"等角度对技术创新价值取向提出新的诉求,即后现代技术创新应该是追求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人文价值的"三位一体"的实践活动,并且在"真善美"的统一性中体现着技术创新价值取向的和谐性。基于此,可以从"经验"的方法、"游戏"模式、社会文化的形塑、程序的民主性等视角对技术创新价值取向进行合理建构。  相似文献   

13.
生态道德是道德规范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特殊范畴。刘先平的《走进帕米尔高原》在以“天人合一”为基调的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基础上,给与生态道德以现代的阐释: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知足知止,平等互利,为人类留一片诗意的柄居地。生态道德的建设,尤其要关注儿童。《走进帕米尔高原》作为儿童文学作品,对童年的生态道德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时期人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危机是冯内古特作品中格外关注的内容。通过分析当前人类文化危机的四种表现:人类中心主义、信仰危机、过度依赖科技和道德良心没落,冯内古特提出人类应重建自由意志,回归善良与尊严,以及积极接受和适应世界的变化,来面对后现代时期的文化危机。  相似文献   

15.
小说《白噪音》是美国后现代作家唐·德里罗的一部"生态灾难小说"。作者以深度讽刺的笔触展现了后现代社会自然生态与科技发展的矛盾,美国人精神上的压抑、焦虑和异化现象,以及由消费文化与大众传媒导致的失衡的社会生态环境。本文从自然生态危机、精神生态危机和社会生态危机三个核心维度探讨德里罗生态思想,以期引发人们对当下严峻生活环境和人类精神失衡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当前,后现代已成为德育的现实境遇。对德育而言后现代首先是一种挑战,它否定了道德主体的存在、知识化德育的价值以及权威模式的有效性,但后现代对于德育的挑战也蕴涵了机遇,具有双重效应。我们需要借鉴后现代的批判意识重新思考德育的目标、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7.
一种后现代:语言寓言--兼论东西的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是三种重要的文学形态。现实主义关注的是人的社会状态,表现社会的共同性;现代主义关注的是人的内心状态,表现人的共同性;后现代关注的是人的文化状态,表现文化的差异性。陌生化的语言既是后现代文学的形式,也是后现代文学的内涵,东西的小说由于具有对后现代精神深刻独特的理解而被认为是后现代时代的语言寓言。  相似文献   

18.
邹宇 《考试周刊》2011,(93):195-196
"生态式自主育德"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自觉养成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生态式自主育德与传统德育的显著区别之一,就是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注重对德育主体的关注、对发展性的追求。在德育主体上更重视对家庭、社会乃至整个环境育人功  相似文献   

19.
从后现代的多元化角度出发来阐释美国文学的生态批评:一是通过后现代主义文学主题的荒诞性来揭示后现代生态批评对于发达机械文明导致生态客体的荒芜,二是作为生态主体的人精神异化与身份延异。  相似文献   

20.
小约翰·柯布等人提出的后现代生态文明论在中国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后现代生态文明论以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为哲学理据,以量子物理学为科学依据,它反对经济主义和消费主义。后现代生态文明论对工业文明的批判是深刻的、全面的,但难免有其失当之处。有批评者把后现代生态文明论划归“退守论”。本文认为,后现代生态文明论仍属“超越论”,而“升级论”则亦可被称之为“修补论”。超越论与修补论之间的根本分歧是关于现代性的分歧,也是关于理性进步信念的分歧。现代性的理性信念奠基于牛顿物理学,而量子物理学和复杂性科学正在凸显一种承认不确定性的新理性。超越论与修补论之间的分歧是深刻的。深刻的分歧和真诚的辩论或可促进双方的视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