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又称船山,湖南衡阳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与黄宗羲(南雷)、顾炎武(亭林)合称为"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  相似文献   

2.
黄宗羲,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生,卒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浙江余姚黄竹浦人,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为梨洲先生.明末清初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博学多才的学问家,同时还是一位藏书家.……  相似文献   

3.
石莹 《兰台世界》2007,(5S):62-63
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人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是明末清初名的哲学家和史学家,也是阳明心学的的总结和革新,与孙奇逢(夏峰)、李颗(二曲)并称为“清初三大儒”;与顾炎武(亭林)、王夫之(船山)合称为“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在整个封建制度陷入重重危机之中的历史背景下,黄宗羲于1662年(康熙元年)写出光辉作《明夷待访录》。书中对封建专制主义作了深刻的批判,充分反映早期市民运动影响下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政治、经济、化主张,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中国民权宣言。[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章学诚(1738~1801)中国清代史学家,目录学家,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绍兴)人.章学诚生于浙东,又立志治史,其思想自然深受浙东学派的影响,并将黄宗羲倡导的"经世致用"奉为自己治学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是巾国古代杰出的文献目录学家、哲学家和史学家.章学诚生于浙东,又立志治史,其思想自然深受浙东学派的影响,并将黄宗羲倡导的"经世致用"奉为自己治学的原则.他在总结承继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勇于开拓创新,对图书编撰史、史书编撰、书目编撰的作用、范围、方法与原则等提出许多创新的观点,并落实到实践中,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明文海》是黄宗羲(1610-1695)选编的一部明文总集。明亡后,为了保存明代文献,黄宗羲从上千家文集中选辑成《明文案》二百一十七卷,后又在此基础上扩编成《明文海》四百八十二卷。此书编成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  相似文献   

7.
黄宗羲是清初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其主要的民本思想在社会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黄宗羲的民本思想内容丰富,其代表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以及"工商皆本",都被赋予了时代的内涵,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8.
黄宗羲在其名著《明夷待访录》之首篇——《原君》一文提出的"小儒",是维系封建专制制度的意识形态的构建者。"小儒"在思想方法上呆板固执。他们这种褊狭、固执根源于其人格的不完备。黄宗羲以"小儒"一词为后世知识分子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9.
陈雪莲 《青年记者》2008,9(11):66-67
被称为"自媒体"的客,给专业新闻传媒业来的是威胁与挑战,还是机会与希望,或者两者都是?在美国,博客作为数量庞大的民间传播力量大规模崛起,产生了被称为"草根新闻业"(Grassroot Journalism)的民间新闻学,与专业媒体(Professional Media)形成分庭抗礼之势,作为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的发起者、推动者,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舆论风向,发展成为主流媒体的最大竞争对手和监督力量.  相似文献   

10.
《现代出版》2013,(5):60-60
天一阁及其藏书在严格的族规及范钦子孙的呵护下,很好地留存下来,直到范钦死后一百五十年,第一个登上天一阁的外姓人才出现,那就是学者黄宗羲。黄宗羲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和藏书家,黄宗羲的父亲是著名的东林党人黄尊素,被魏忠贤迫害致死,黄宗羲受遗命问学于刘宗周,范氏后人对其颇为仰慕。黄宗羲一生爱书,凡是见到珍善及未有之书,皆亲手抄录收藏。六十三岁那年,他有幸登上了天一阁,仔细浏览了前期的档案、地方志,从字里行间看到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风貌,由此也注意到了浙江东部商业文明的萌芽,若干年后,提出了“工商皆誉’的著名理论,最终成为浙江商业文明的理论启蒙者,其影响绵延至今。  相似文献   

11.
美国当代杂志分类将"青少年杂志"作为一个单独类别,与我国一般称为"青年报刊"不尽相同.我国青年报刊的读者往往是15岁以上,包括一部分青少年以及美国所说的"大学年龄段青年"(college-aged young adults).面向14岁以、下读者的,我国一般称为"少儿报刊".美国的青少年(Young Adults或Teenager),一般是指14-17岁,当然实际操作中许多青少年杂志面向的读者范围更为广泛,包括年龄更大的和更小的.总之,美国"青少年杂志"与我国常用的"青年报刊"概念不尽相同,外延有一定交叉.  相似文献   

12.
姚江绵延百里,流淌千年,孕育了灿烂辉煌的河姆渡文化、姚江文化、四明山革命文化.以严子陵、王阳明、朱舜水、黄宗羲四先贤为代表的姚江文化更是闪耀古今,名扬海内外.近年来,在上级档案部门和余姚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余姚市档案局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编写了“余姚历史文化名人读本系列”.到2011年底,已经完成了《认识王阳明》、《认识黄宗羲》、《认识朱舜水》、《认识严子陵》的编辑出版工作.如今,“余姚历史文化名人读本系列”已经成为展示余姚历史文化积淀的好载体,更是地方档案文化建设的特色品牌.《认识王阳明》、《认识黄宗羲》获得浙江省档案部门第十次优秀编研成果一等奖.耕耘和收获带给我们最深的感受是,档案编研的生命在于特色.  相似文献   

13.
黄宗羲编选《明文海》,是为了使明朝“一代典章人物,俱藉以考见大凡”,也是为了扫除明代摸拟古代的文风。黄宗羲选录明文时,“以情至为宗”,“唯视其一往深情,从而捃摭之。巨家鸿笔以浮浅受黜,稀名短句以幽远见收。”(《明文案·序》)根据这一标准,所以对明代四大家的李(梦阳)、何(景明)、王(世贞)、李(攀龙)的文章很少见收。  相似文献   

14.
明末清初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著名教育家黄宗羲身处这一转折期,形成了难能可贵的开放教育理念。在这一理念影响下,黄宗羲以书院讲学为平台培养了一大批、各专业领域的杰出人才。  相似文献   

15.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是唐朝第二位皇帝,高祖李渊之次子.他在位23年(626-649),因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国家强盛,史家把这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几千年,"贞观之治"被公认为其中的一段黄金时期.之所以能达到这样一个发展高度,与唐太宗以下用人治国之术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的新民本观念与传统民本观念在民本的根源方面不同、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的新民本观念与传统民本观念在君臣关系方面不同、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的新民本观念与传统民本观念在治理天下的观念方面不同三个方面,对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的新民本观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孙文杰 《编辑之友》2010,(12):109-112
抄本是指根据底本(不论其为写本还是印本)传录而成的副本,故又称为"传抄本".其中纸墨精良、书法工整、内容错讹较少的抄本,称为"精抄本";将透明纸覆在底本上面,按其原有字体、行款照样摹写的本子.称为"影抄本";根据底本朝代不同,又可分为"影宋抄本""影元抄本"等,而时间不确定的早期抄本,称为"旧抄本".  相似文献   

18.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1].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从师于是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曾游历齐、宋、滕、魏诸国,宣传先王之道.不为采纳,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著有<孟子>一书.  相似文献   

19.
在国内外摩擦学等相关研究领域中普遍使用"摩擦系数"和"摩擦因数"来评价材料的减摩性能.而GB 3101-1993附录A(物理量名称)中所用术语的规则[1]明确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如果量A正比于量B,则可以用乘积关系式A=kB表示(其中k称为系数、因数或因子).  相似文献   

20.
顾炎武是我国明末清初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思想家、旅游家,曾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三大儒"。本文则由顾炎武游历、考察山西为基点,通过对顾炎武游记的剖析,进一步探索其对山西历史文化及旅游开发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