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例 1 在化学反应 4NH3 + 5O2催化剂△4X + 6H2 O中 ,X的化学式为 (   ) .(A)N2 O  (B)NO  (C)N2 O2   (D)NO2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知在反应前 ,有4个氮原子、1 2个氢原子、1 0个氧原子 ,而反应后 ,在 6个水分子中有 1 2个氢原子和 6个氧原子 ,则在 4个X分子中就一定有 4个氮原子和 4个氧原子 ,故X的化学式为NO .2 反应前后元素质量相等例 2  1 6g某物质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4 4g二氧化碳和 3 6g水 .试确定A的元素组成及化学式 .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可确定参加反应的氧…  相似文献   

2.
一、选择题1 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 .(A)氧原子     (B)氧离子     (C)氧分子     (D)氧元素(2 0 0 1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题 )2 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 .(A)只有带电的原子才叫做离子(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2 0 0 1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题 )3 下列符号中 ,既能表示一种元素 ,又能表示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 .(A)Cl (B)H2 (C)Na (D)C60 (2 0 0 1年江苏省连云港市…  相似文献   

3.
不少初学化学的同学对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子的构成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搞不清它们各自的涵义,也难以区别它们,因此,在考试时老是出错。如: (1)错把分子的构成当物质的组成,例:五氧化二磷是由磷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2)错把分子的构成当物质的构成,例: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错把物质的组成当分子的构成,例:磷分子是由磷元素构成的,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 (4)错把物质的构成当物质的组成。例:铁是由铁原子组成的。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材 (人教版 )《几何》第二册 193页 18题 :已知 :AD是△ABC的中线 ,E是AD的中点 ,F是BE的延长线与AC的交点 .求证 :AF =12 FC .这是一道看似平常 ,却回味无穷的问题 ,在教与学中可从不同角度探究其解法 .简证 1 过D作DG∥BF交AC于G点 ,(如图1) ,则 CDDB=CGGF,AEED =AFFG,结合AE =ED ,BD =DC ,可证得AF =12 FC .图 1         图 2  简证 2 过D作DG∥AC交BF于G(如图2 ) ,则 BDBC=GDFC,AEED=AFGD,结合AE =ED ,BD =DC ,可证得AF =1…  相似文献   

5.
誙例1剑南春酒厂用含淀粉的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再由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制得乙醇,进而得到剑南春系列酒产品。已知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对葡萄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葡萄糖分子是由6个碳元素、12个氢元素和6个氧元素组成的B.葡萄糖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组成的C.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D.葡萄糖是由碳、氢气、氧气三种物质组成的誙错因点评:C6H12O6是葡萄糖的化学式,可用来表示葡萄糖这种物质。从化学式来看,其中有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因此就误认为B选项是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二章是分子、原子,既研究物质的微观构成又研究物质的宏观组成;一会儿用分子、原子概念,一会儿又用元素概念,将学生弄得晕头转向,错误百出.下面就举几道典型错例来说.错例1: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氧化汞中含有氧原子;错例2: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错例3:二氧化硫是由一个硫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错例4:二氧化碳是由氧气和碳两种单质组成的.以上四种错误是笔者多年教学中最常见的错误,其中1、2、4是教材P382题题目,出现以上错解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将:1.元素与原子的关系没有搞清;2.物质、元素、分子、原子…  相似文献   

7.
化学式是用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化学式具有的意义是: 1.表示一种纯净物。如CO2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2.表示物质的组成。如CO2表示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3.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如CO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表示物质的n个分子时,可以在CO2的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如3CO2表示三个  相似文献   

8.
一道竞赛题的再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题 如图 1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 ,AB =1 ,图 1∠A =90° ,点E为腰AC的中点 ,点F在底边BC上 ,且FE⊥BE ,求△CEF的面积。( 1 998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第 1 1题 )文 [1 ]将等腰直角三角形推广到等腰三角形 ,本文再作如下推广。图 2推广 1 如图 2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 ,∠A =90°,AB =a ,点E为腰AC上的点 ,点E内分CA为 :CE∶EA =λ ,点F在底边BC上 ,且FE⊥BE ,则S△CEF=λ2 a22 (λ 1 ) 2 (λ 2 ) 。证明 由AC =AB =a ,CEEA=λ ,知EC =λaλ 1 ,EA =aλ 1 。作AD…  相似文献   

9.
一、添加条件型这类题的特点是要使某一结论成立 ,需要添加给定个数的条件 ,往往所要添的条件不惟一 ,可在多个中选择 .图 1例 1 如图 1,∠ 1=∠ 2 ,BC =EF ,那么需要补充一个直接条件 (写出一个即可 ) ,才能使△ABC≌△DEF .(2 0 0 1年吉林省中考题 )分析 补充AC =DF即可 .从而由BC =EF ,∠ 1=∠ 2 ,根据“SAS”可证得△ABC≌△DEF .说明 还可添加∠A =∠D或∠B =∠E .二、方案设计型这类题的特点是打破教材中“标准的封闭型数学题”的框框 ,要求根据题目条件自己拿出方案 ,往往方案不止一个 ,有时还要…  相似文献   

10.
题  (2 0 0 2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一 ,3 ) 点E、F分别是矩形ABCD的边AB、BC的中点 ,连AF、CE ,设AF、CE交于点G ,则 S四边形AGCDS矩形ABCD等于 (   )。(A) 56  (B) 45   (C) 34  (D) 23本文给出该试题的两个推广。定理 1 点E、F分别是矩形ABCD的边AB、BC上的内点 ,且 AEEB=CFFB=k(k >0且k∈R) ,连AF、CE相交于点G ,则S四边形AGCDS矩形ABCD=k 1k 2 。证明 设AB =a ,BC =b ,连结AC、EF ,如下图。∵ AEEB=CFFB=k ,∴EF∥AC ,A…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水是重要一员,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有水参加,或为反应物,或为生成物,或为氧化剂,或为还原剂,或为溶剂,或为催化剂,……在化学学习中是绝对离不了的重要物质。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视为氢的氧化物或氧的氢化物。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通过极性共价键构成的极性分子(键角104°45′)。水的质量组成是含氢11.1%,含氧88.9%。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质量比为1:8。  相似文献   

12.
原子量 H-IC~12 N~14 O~16 P~31 K)氧化汞破加热(l,)石蜡在空气里燃烧 S~32 CI~35.5 K~39 CU~64 7构成二氧化碳的微粒是()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A)H氧化碳分子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卜)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 M物质的形态或颜色发生了变化 K)碳元素和氧元素(l))碳单质和氧单质 旧)有放热或发光的现象发生8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K)原物质生成了其他的物质 沾)清新、洁净的空气 山)有气体逸出或有沉淀现象 m)蒸馏水 儿)稀有气体 山)稀盐酸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9下列叙述中,正确…  相似文献   

13.
框图型推断题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图示简洁、信息隐蔽等特点 ,解题时 ,不仅要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而且还要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 ,最为学生所接受 ,且容易操作的方法如下 .图 1例 A、B、C、D、E、F六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 1所示 (凡连线两端方框内的物质之间都能发生反应 ) .试根据图中的关系 ,确定A~F为BaCl2 溶液、H2 SO4溶液、NaOH溶液、Na2 CO3 溶液、Ca(OH) 2 溶液、CO2 中的哪种物质 ?分析 :( 1 )找特殊位置 .图 1中 ,比较特殊的位置是框图中的B(反应个数最多 )与…  相似文献   

14.
数学题的解法并非一成不变 ,如果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就可能找到不同的解题思路。如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几何第二册第 2 6 4页 2 0题 (如图 1 ) ,BD =CE ,求证 :AC·EF =AB·DF。其证明方法就有几种。[证明 1 ] 过点D作DG∥AC交BC于G(图 2 ) ,则ACAB=DGBD,DFEF=DGCE。因为BD =CE ,所以 ACAB=DFEF,即AC·EF =AB·DF。[证明 2 ] 过点D作DG∥BF交AC于G(图 3) ,则 ADAB=AGAC,所以AB -ADAB =AC -AGAC ,BDAB=CGAC,ACAB=CGBD (1 )又…  相似文献   

15.
一、基础知识思维导图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氧元素组成,但由于分子构成不同,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同,导致两物质的性质有较大差异.根据它们不同的性质,可对两种物质进行鉴别和除杂.由于性质不同,又决定了两种物质的用途有很大的不同,本节内容是初中化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中考中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的形式出现.二、重点难点突破(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文 [1 ]指出了我国 2 0 0 0年高中数学联赛一道几何题与IMO -1 8的几何题的联系 ,并给出其三角证法。很显然 ,前者是后者的引申。反过来 ,在解题的思路上 ,前者就可以化归为后者 ,并从中得到解题的启示。先来看这两个题目 :命题 1 ( 2 0 0 0年联赛题 ) 如图 1 ,在锐角三角形图 1ABC的BC边上有E、F两点 ,使∠BAE =∠CAF ,作FM⊥AB ,FN⊥AC(垂足为M、N) ,延长AE交△ABC外接圆于D ,证明 :四边形AMDN与△ABC的面积相等。题中当角α =∠A/2时 ,就变成了下题 :命题 2 (IMO -2 8) 在锐角三角形ABC…  相似文献   

17.
所谓对比题 ,是指数种同类物质所含同一种元素质量分数大小的比较、一组同类型反应所用或所得同一种物质质量多少的比较等等这种类型的题目 .例 1 在FeO、Fe2 O3 、Fe3 O4三种化合物中 ,与等质量铁元素相结合的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 .(A) 6∶9∶8    (B) 1 2∶8∶9(C) 2∶3∶6    (D) 1∶3∶4分析 :为便于比较 ,可将各氧化物化学式变形为FeOx 型 :FeO FeO3 2  FeO43 不难得知 ,与等质量铁元素相结合的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32 ∶43,即 6∶9∶8.故应选(A) .例 2 质量均为 5 85g的①NaCl,②Ba…  相似文献   

18.
组成与构成是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描述物质的.一、对物质"组成"的解释一般的说法是"某某物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例如,"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这里讨论的是物质的宏观组成,故用宏观概念中的"元素"与"组成"匹配.注意千万不能用"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概念与  相似文献   

19.
为讨论方便 ,引述原题如下 :已知正四棱柱ABCD -A1 B1 C1 D1 ,AB =1,AA1 =2 ,点E为CC1 中点 ,点F为BD1 的中点 (如图 1) .( 1)证明EF为BD与CC1 的公垂线 ;( 2 )求点D1 到面BDE的距离 .该题形式简洁 ,方法多样 ,难度适当 ,是一道理想的高考数学试题 ,全国统一标准答案中已给出了 :( 1)的两种解法 ;( 2 )的一种解法 ,现将其余解法补充如下 .1 利用线面关系求解 ,称为传统法 .图 1       图 2证明 ( 1) 方法一 :取BD中点M ,连CM ,FM(如图 2 ) .因为F为BD1 中点 ,所以FM平行并等于 12 D1 D …  相似文献   

20.
1 题目与解法研究2 0 0 1年高考题 19(文 2 0 )题 :设抛物线 y2 =2 px(p>0 )的焦点为F ,经过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 ,点C在抛物线的准线上 ,且BC∥x轴 ,证明直线AC经过原过O .     图 1证 1 如图 1,记x轴与抛物线准线l的交点为E ,过A作AD⊥l,D是垂足 ,于是有AD ∥EF∥BC .连结AC与EF相交于点N ,则|EN||AD| =|CN||AC| =|BF||AB|,|NF||BC| =|AF||AB|.根据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有|AF|=|AD| ,|BF|=|BC| ,所以|EN|=|AD|·|B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