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我国体育和竞技的概念严重混淆,使得体育的发展偏离了正常的轨道,这一点在我国学校体育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体育已无“教育”之实。本从学校体育的角度对体育概念不清的危害加以阐述,旨在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应转变的几个观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一)应转变只注重“技术传授”,忽视“教育功能”的观念。长期以来人们只注重体育教育中的“术”,而忽视“育”在身体教育中的特殊功能,把能直接发挥体育教育功能、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的体育课,降低到单纯的运动技术教育上去,好象体育课就是跑跑步,打打球,做做操,出出汗。学校体育的这种状况,导致了人们对体育教育的偏见和鄙薄。学校体育的“育人”、“育心”、“育体”被忽视了,于是学校体育就仅剩下一个“术”字,只好挤在其它功课的夹缝中求生存了。教育家张伯苓说过:“最重要者学校体育不仅在技术之专长,尤其在体德之兼进,体与育并重,应不至发生流弊。”要深化学校体育改革,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素质”概念的理论出发,回顾与反思了学校体育改革的现状及问题,从思想理论上和实践基础上论证了素质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优先地位,指出了素质教育是推行“全面健身计划”的基础性教育工程,并对如何加强学生的体育素质培养提出了若干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从体育与文学的关系谈"体育文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从历史起源、哲学基础、心理功能三个方面阐释了“体育”与”文 学”的密切联系,并结合“体育文学”的发展,提出了“体育文学”的概念及未来“体育文学”发展的几点对策,以期能以全新 的思维理念引起人们对“体育”与“文学”良性互动关系的思考,进一步促进“体育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会心理学认为,态度能影响行为,它关系到人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态度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倘若抛开客观条件,那么,行为就是由态度决定的”,“无论任何事,若有强烈的态度,则态度——行为一致性将增加。”为使学校体育能更加有效地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从影响学生体育态·度的众多因素中,选择了运动技术水平这一因素,运用桑斯托拇体育态度量表与社会心理学态度形成理论进行了相关研究。一、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以东北三省高三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再抽样…  相似文献   

6.
一、深化学校体育改革须转变几个观念1、转变只注重“技术传授”,忽视“教育功能”的观念长期以来人们只注重体育教育中的“术”,而忽视了“育”在思想教育和身体教育中的特殊功能。于是把最能直接表达体育教育功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将儒家文化的缔造者、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精髓——“和”“乐”以一种直观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应用到学校体育教学中,会给体育教学带来新的理念和尝试。“和乐教育”宗旨是在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本,以“礼”、“乐”、“知”、“能”、“健”、“行”新六艺为基本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原则,改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课堂结构、方法手段、及评价体系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8.
"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与学校体育改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桂铃 《体育学刊》2004,11(6):75-77
“健康第一”的观点在我国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而每个时期又都赋予了“健康第一”以不同的新的内涵。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说“健康第一”应是一种教育观,从狭义上讲“健康第一”应是人一切发展的基础。因此,学校体育改革不仅要紧紧围绕“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学校体育的特点和坚定学校体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终身体育思想与学校体育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面向未来培养人才,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完成教育的总目标服务的。为全面实现新世纪的教育总任务,对学校体育教育进行改革是很有意义的。而以终身能够受益为目的,大胆改革,彻底摆脱旧的教学模式,却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一、体育概念的变迁 当今社会,体育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可人们对体育的概念还没有完整而正确的认识。这对学校体育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多年来,学校体育效果不佳的关键也许就在于此。体育,本意是身体教育。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大部分人想到的只是运动技术、游戏、娱乐和锻炼等。在身  相似文献   

10.
“终身体育”的观点,实际上是“素质教育”观点、“快乐体育”观点、“健康体育”观点的综合。其中心思想是短期教育,终身受益。如何能使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教育不拖教育改革的后腿,如何把“终身体育”的观点贯穿于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教学中,应该说是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关键。日本学者的观点是:快乐体育与生涯体育相联系,对体育教学中过分重视传授技术和增强体质的生物体育观持批评态度,注意让学生体验体育的乐趣,养成自觉积极参与体育的态度,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的意识和能力。另一种观点认为要使学生理解运动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许多字典、词典都未将"孃"字单独列出,而是将"孃"、"娘"二字并提解释,不加区分地把"孃"当作"娘"的异体字或繁体字,忽视了二者的使用范围,抹杀了二者的区别.文章对<敦煌变文集>中的"孃"和"娘"二字进行了语义分析,并且在词语组合上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牛"来"牛"往     
牛本是一种勤勤恳恳、毫不张扬的动物,却偏偏被人用来形容高傲自大的神气样,"牛气"一词是也.引申开来,那种不含自大成分的值得骄傲的也成了"牛".  相似文献   

13.
"武"释"道"论     
武术理论是在道家思想影响下逐渐形成与完善起来的,而凝练了的武术理论同时也在诠释着道家哲学思想内核.文章从武术的拳理、技击战略、价值伦理、修炼理论以及意境理论分别对道家的哲学思想、辩证观、天人论、性命观及美学思想作了全面而完备地阐释.  相似文献   

14.
原色 《当代体育》2009,(1):30-31
所有的球迷应该都有这样一种共性,想了解一位自己喜爱的明星都是先从名字开始,而大家是否发现这些球星名字中所蕴涵的所属国家的语言特点。例如俄罗斯人的名字普遍包含"斯基"、"夫"、"娃";意大利人的名字通常以元音结尾,比如托蒂、皮耶罗、曾加。而亚平宁足坛上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都是前南斯拉夫人的后裔,他们的名字都以"奇"(-ic)结尾。例如已经退役的名宿萨维切维奇、米哈伊洛维奇、博克西奇、尤戈维奇,还有现役的伊布拉希莫维奇、斯坦科维奇、西米奇,以及萨利哈米季奇等。这些"奇"人构成了亚平宁足坛的别样风景。而我们今天所要介绍的这些"奇"人是如今还活跃在意甲赛场上的或身经百战,或年轻有为的球员。  相似文献   

15.
武术是以人的身体活动来完成的,所以武术在具有技击作用的同时还具有健身作用,武术从来就兼有健身和技击实战的社会职能,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所侧重。文章通过对传统武术的技击实战、表演竞赛、养生保健进行研究分析,以使我们能以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武术中的"打、练、养"及他们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并由此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6.
浅谈"时机"与"时机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良好的时机和时机感是比赛获胜的保证,阐述了什么是时机与时机感以及时机和时机感在训练、比赛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超量恢复理论是指人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由负荷后暂时下降和减少的状态恢复到负荷前水平的过程中,能源物质的补偿在一段时间内超过原有水平的现象.“爆胎”训练理论描述负荷刺激超过运动员机体极限承受能力时机体能力突然为零的现象.把爆胎训练理论与超量恢复理论进行组合,必将弥补超量恢复理论的不足,并且填补了训练学一理论空缺,使机体机能能力的动态发展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对应,实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吴荣清 《收藏》2013,(3):132-137
中国的石佛造像,早年流失海外者甚多,内中不乏精品,有些代表性的作品,在王昶《金石萃编》、罗振玉《海外贞珉录》、阮元《山左金石志》、端方《陶斋藏石记》等亦有著录。流落到日本的佛像,在大村西崖著《支那美术史雕塑篇》和松原三郎著《中国佛教雕刻史研究》、水野清一著《中国的佛教美术》等书中亦多有图版揭载。虽然国内石佛像遗存尚多,但这些流失海外的石像有些颇具学术价值,今择其重要的数尊介绍如下。较早期的石佛像有北魏太安元年(455年)张永造石佛坐像,现藏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此像为砂岩质,  相似文献   

19.
“射手座”     
这里说的射手座,当然不是星座的概念,而是我对射手的座次的简称。虽此非彼,但射手们的成就不能不归宿于星运。我是说,他们各在怎样风格的联赛中,会决定他们取得的入球数。谈射手,应该首先谈他们面对的防守。毫无疑问,意甲是防守最好的联赛,它的优势在于  相似文献   

20.
"撑船"     
一、游戏目的 1.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增强自尊、自信能力. 2.锻炼学生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和身体平衡能力. 3.发展学生上、下肢及腰腹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