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据丹麦出版商协会最近发表的一份书业调查报告显示,自1980年以来,丹麦图书市场萎缩了25%,图书销量和书店数量均大幅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丹麦高达25%的图书增值税,从而造成书价上扬。另一个原因是连锁书店竞争力强,从而迫使独立书店关门歇业。据悉丹麦版协已采取措施促进图  相似文献   

2.
由吉尔顿达尔出版社和蒙克斯加出版社联合开办的丹麦首家网上书店萨克索网上书店于今年5月份正式开业。这表明丹麦的网络图书零售开始起步。对此,丹麦书业进行了大量宣传。由于是新办之初,订单的处  相似文献   

3.
近日,丹麦书商们威胁要采取行动对付本国的出版商,因为出版商不遵守丹麦的定价协议在Internet书店里出售打折的书目。丹麦书商们为此有可能拒绝在  相似文献   

4.
“字谜”书店(Crossword)创办于1932年,创办人是斯里拉姆和阿尼塔,其三家分店分别位于加特克帕尔、马德拉斯和孟买。书店有巨大的增长潜力,是印度发展最快的连锁书店。其目标之一就是让印度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书架。 第一印象:宾至如归 印度的书店一向被认为是单调乏味,很多尘土,店内环境对浏览图书的人很不友好,除非你是一个真心要买书的人。但是“字谜”书店有助于人们改变这种看法。它店堂宽敞明亮,内部装饰优雅,极有利于购书者浏览欣赏图书。另外,每家分店的店铺规模和所在位置  相似文献   

5.
2005年6月1日至12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书业商会首次与美国驻华使馆商务处共同组织的“2005美国书展参观采购团”赴美观展,并专程拜访了蓝登书屋、巴诺书店和鲍德斯书店等世界知名的书业企业以及在美的华人书店——常青书局。亲身经历了这10余天的旅美生活,相信每一个人都和  相似文献   

6.
业界动向     
丹麦艾阁萌儿童书店在台开设连锁店 经济不景气的台湾市场仍是国际集团进军的目标。来自丹麦的艾阁萌集团不远千里登陆台湾,在台北忠孝东路开设了其亚洲第一家儿童书店连锁店。书店除专门出售儿童刊物外,还为小朋友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环境。色调活泼的地毯可舒适而坐,宽敞的走道可自由活动,适当高度的书架可轻易取阅书籍……  相似文献   

7.
电子书的普及,让实体书店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华尔街财务分析师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读者每购一部iPad或Kindle,就是在实体书店的棺材盖上打进一颗钉,读者每下载一本电子书,巴诺书店的资产就会贬值一截。难怪,美国超级连锁书店的老大老二,巴诺书店和鲍德斯书店成了一对难兄难弟。  相似文献   

8.
美国时代华纳公司所属的每月图书俱乐部(Book-of-the-Month Club)于纽约总部宣布在丹麦开展一场直接邮购活动,以20至30美元的价格向丹麦读者提供图书,以期扩大俱乐部成员。不过许多丹麦书商对美国这种书价的吸引力表示怀疑。这是因为丹麦书店出售的英文版精装图书的平均价格为  相似文献   

9.
电子书的普及,让实体书店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华尔街财务分析师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读者每购一部iPad或Kindle,就是在实体书店的棺材盖上打进一颗钉,读者每下载一本电子书,巴诺书店的资产就会贬值一截。难怪,美国  相似文献   

10.
书市一瞥出于职业习惯和爱好,过去每到一个城市出差,总要挤时间到书店看看。现在到美国考察访问,旧习依然难改。不少同伴热衷于购物,我却眷恋着书店。在旧金山、洛杉矶、纽约和华盛顿,我去了不少大大小小的书店,有洋人开的,也有华人和日本人办的。在这些地方,我见到一些渴望已久而在国内却无缘相见的著名杂志及各色各样的读物,加深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说,往往使一些人在书店门前止步犹疑的只是所谓的“门槛恐惧感”。然而,即使那些最胆怯的人,如果他来到德国慕尼黑市玛丽雅广场一侧的胡根杠勃尔书店,一定会感到一种亲切而又轻松自如的气氛。您只要随着顾客的人流涌进那明亮宽敞的3层楼书店就行了。而呈现在你眼前的则是一个庙宇、超级市场和太空站的奇妙景象:光线透过一个玻璃圆顶倾泄到每一层大厅,鲜绿的丝绒座椅排成科幻式的半圆面,这里可以让你舒适地浏览群书。在这个充满幻想的天地里,琳琳琅  相似文献   

12.
艾谢菲尔德(Asschenfeldt)是丹麦近年来才开始出名的一家专门出版翻译外国热门作品的纸皮书出版社。由于他们善于经营,选材好,售价低,采用一种装有4本书的小包,共98克朗,只相当于丹麦其他出版商出版一本硬皮书的价钱,或相当于在书店里购买这套书的价钱的一半,很畅销。该社每年出版70-80种新书,主要通过图书俱乐部销售。目前他们正计划把小包书的种类扩大到旅游书方面,并争取把每本书的售价降低到  相似文献   

13.
《出版经济》2004,(6):38-39
在图书行业,满意度是一个新鲜的词汇.经纪人要让作者满意,出版人要让书店人满意,书店人则要使读者满意. 图书规范性市场化运作已经开始,读者满意度开始引起书店人更多的关注.只有使读者满意,书店营业才可能良性循环,利润才会伴随业绩滚滚而来.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书条”黄侃凡在日本买书的人一定会发现,每本书中都夹着一张两联的书条。书店每卖一本图书时,店员便撕下两联的书条,一联留作书店盘点库存、补书之用;另一联则盖上店章,寄给出版社兑换一元的奖金。这是日本的出版社为了精确控制自己出版的图书数量和便利书店...  相似文献   

15.
随笔     
我在福建的一个小城已住了一个多月,这里喝酒的朋友不多,晚上无聊,经常以逛小书店打发时间。这无疑是消磨时间的一个良方,尤其是在外地逛书店,总是觉得比在北京逛书店心里踏实,完全可以说是“坦坦地”。 不知为什么,在北京一个人逛书店,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活水准不断地提高,人们在消费之余,毫无节制的消耗往往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书本中的知识、信息、情感与经验无疑也是值得珍惜的宝贵资源,因此秉持着尊重作者智能结晶的原则,二手书店的兴起也象征着另一种意义上的节约精神,这也使更多的人继续阅读书籍,汲取知识精华,从而使得每本书能继续发挥其知识价值。而茉莉二手书店也是其中的一个,它在学区之内创造出了爱书人口耳相传的传奇。 一踏进位于台大学区的茉莉书店,悠扬的古典乐、柔和的光线与温馨优雅的装潢,首先打破了一般人对二手书店的刻板印象。店员,同时也是负责人的戴  相似文献   

17.
日本网上书店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发展,5年前出现第一家网上书店时,很多人对其前景并不看好,如今已有100多家网上书店。甚至印刷厂、出版社也和这些网上书店联手,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销售网。网上书店多  相似文献   

18.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13,(12):7
实体书店路在何方《人民日报》报道:让实体书店走出颓势,需要的,是让读者发现与书相遇的乐趣。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出版业的发展与繁荣。在书店转一圈,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惊喜,也没有让人会心一笑的发现,更缺少让人若有所思的体悟,怎么能把读者从网上书店拉回来?不过也要看到,实体书店变少,仍是难以避免的,这是出版业、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东贩编制的1997年版《书店经营实态》公布,全国零售书店平均每店雇用职工7.3人,其中正式职工4.3人,钟点工和打工学生3人。销售额中书籍占38.3%,杂志占42.7%,其他商品占19%。店卖占89.8%,外卖占10.2%。每月营业日数平均29.3天,每天营业时间11小时33分。平均1店1日购书的顾客497人,平均每1人购书1026日元,平均每1坪(3.3平方米)1日的销售额为8586日元。  相似文献   

20.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11,(33):7
下一个倒闭的民营书店是哪个?《北京晨报》报道:随着各个直营店的纷纷关张,开遍大江南北的书店"光合作用"也终于走到末路。这是继第三极、风入松之后,又一家知名的民营书店濒临危局。在这个文化已经成为热门产业的时代,这似乎是一个让人尴尬的局面。究竟是什么让民营书店一个接一个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