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女阿五》:成长小说中的一朵奇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文学中,“成长”既是一种小说类别,也是一个普遍主题,贯串于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当中。少数族裔文学的发展为成长小说注入新的活力,反映出边缘人物成长的艰辛历程。作为美国华裔文学的开山之作,《华女阿五》亦可归类为成长小说。它反映出唐人街的第二代华裔少女在两种文化夹缝中成长的困惑,展现出华裔成长为“模范少数民族代表”的坚强意志、觉醒以及与命运的不懈抗争。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女性文学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随着女性意识的不断觉醒而成长、发展。文章通过“人的觉醒”、“自觉掩藏女性身份”、“女性的觉醒”三个阶段来阐述女性文学在百年间所走过的艰辛之路,并指出女性在追求自身解放的过程中,不应以诋毁、反叛男性为宗旨,而应与男性和谐相处,才能达到最终的女性解放。  相似文献   

3.
女性话语是女性文学的本质属性,将最终决定女性文学的定义和发展。只是长期以来,研究者习惯于把女性话语和女权运动纠缠起来,在政治的层面上来分析女性文学,而不是真正地回到文本中去,揭示出女性文学的本质。论文试图通过“时间”、“意象”和“成长”等几个大框架来具体阐述女性话语的这一属性。  相似文献   

4.
鲁迅是“五四”时期为复兴祖国文学而被时代呼唤出来的第一代作家的卓越代表。鲁迅认为,文学的首要功用是改造国民性。基于这个文艺观,鲁迅先生便以“为人生”的文学主张来关照人生了。而孩子是祖国的希望,“立人”的关键就是在于孩子健康正常的成长。因而,在鲁迅的“为人生”的人生关照中都能或隐或现的看到性格各异、身份各异的孩子的身影,使得读者不难品味出鲁迅先生的一番良苦用意。  相似文献   

5.
全国高校“文学原理教学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北京大学等近20所高校的数十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为促进高校文学原理的研究,推动文学原理教材的建设,提高文学原理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发起并组织了这次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着“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教材质量”等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讨。文学原理教学与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早已引起许多学者的注意,并对教学和学科建…  相似文献   

6.
2002年11月2日-4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举办了第一届印尼华文教育与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研讨会分别就印尼华文教育与华文文学的现状和发展、华文教育与文化传媒、华文文学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华文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和教学法等问题展开了充分而深入的讨论。本次研讨会及其成果对印尼乃至国内外整个华文教育和华文文学的进一步发展都将起到导向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发展长河中,战争一直就是古老而又常新的文学主题。但在当今和平年代,如何从新的文化视角和理论维度去重新审视战争文学显得十分重要。为进一步推动当代战争文学的主题研讨,促进战争文学理论与创作的繁荣和发展,2013年7月,在湖南怀化召开了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9届年会暨“和平文化与战争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日本、加拿大、马来西亚和中国大陆、台湾近180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围绕和平文化理论与战争文学叙事、战争文学整体研究、战争与人性以及日本的战争文学、台湾的战争文学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文学与政治同属于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耸立起来的上层建筑,两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文学能作用于政治,而政治对文学的影响则更为直接,更为深刻,更为巨大。“它不仅影响具体的作家作品,还影响到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的创作方法、文学的风格流派,以及题材和体裁等等方面。政治可以促成文学健康地成长、繁荣、发展;也可以迫使文学窒息、凋残,甚至近乎毁灭。”“战争是流血的政治。”从中国文学发展上看,抗日战争时期的战争局势和政治形势,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尤其直接、深刻、巨大。笔者拟从抗战时期进步作  相似文献   

9.
姚刚 《中学生英语》2023,(1):106-108
2022年11月19日,“第七届现当代英语文学学术研讨会”以线上方式隆重举行。此次研讨会举办了11场主旨发言,设置了19个分论坛,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70多所高校的160多位参会者参与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引起了广泛关注,观看直播平台的热度高达1.05万人次。研讨会扩大了英语文学研究领域中国学术的影响力,涵盖的议题有望推动现当代英语文学研究和外国文学研究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讨会简述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子文学》杂志社和首都师范大学当代中国文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讨会”,于1995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这是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前夕北京首次召开的当代女作家作品研讨会,有来自全...  相似文献   

11.
2008年8月22—23日,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和《文艺研究》杂志社共同举办的“文学与文学研究的公共性”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三十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学术杂志社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及提纲三十多篇。来自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美学、文艺学、文化批评、哲学、影视美学、少数民族创作与研究以及学术媒体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多维度视角就“文学与文学研究的公共性”话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文学,是人类社会文明、历史发展的伴奏乐曲,是人们性格品德、理想前途、发展成长的重要营养成份,也是孩子们心灵智慧成长的基本要素。幼儿文学以其亮丽的色彩,离奇的情节,奇特而大胆的想象,优美而和谐的音韵,构成了—幅幅充满童真、童趣的画卷,向孩子们展示着自然美、社会美、人性美及艺术美。  相似文献   

13.
三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观认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史上,民间劳动大众的口头创作是文人文学的先头。鲁迅指出,社会文人文学并非“从天而降”,它们是赖于民间文学“刚健清新”的乳汁养育,才苗壮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长者的成长与文学阅读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选择的经典成长小说代表了成长的几种方向。《苹果酒屋的规则》就正式这样一部给人成长的小说。文学阅读给了成长者巨大的精神支持,经典成长小说中的话语成为他们的成长的指明灯。文学阅读启发了生活解读,而生活解读是文学阅读的深化与发展,生活的解读与文学阅读结合起来,走向成熟。成长者的阅读方式便是反复阅读,通过反复的阅读,读者可以反复体味成长。处于初中学习的学生正是这样一群成长者,反复的文学阅读给了成长者启发与领悟,使他们对于成长有更多的感悟和思考。也正是这样的反复阅读使得处在这样的年纪的成长者确立自己的身份,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并通过这样的有意义阅读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加深对于这样有意义的成长类文学作品的感悟和理解,在感受其成长的同时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5.
《人民文学》第9期,看一篇罗伟章的《奸细》(中篇)足矣。 这两年一直看《人民文学》,罗伟章俨然“熟人”矣,但要问到如何评价他的写作,还是让人颇费踌躇。从《我们的成长》的朴素,到《大嫂谣》的真切,再到《变脸》的干瘪,罗伟章始终在“成长”也在摇摆。尽管“底层文学”一再升温,而罗伟章已俨然成为其中的“主力作家”,我们却不愿意看到一个新作家为了赶潮流而牺牲文学上的真正成长。  相似文献   

16.
“成长小说”是新时期一股独有的创作潮流,它伴随着社会的转型和文学的发展而行。本文采用文学史时间分期方法,将“成长小说”分为80和90两个年代,从话语背景和叙事风格两个方面来对几部典型作品做个案分析,试图把握年轻人在时代风云中的心灵律动。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作家协会和泉州市政府主办、华侨大学协办的“北美华文作家作品研讨会”,于1998年9月28日至10月5日在华侨大学举行。出席研讨会的有:於梨华、萧逸、张天心、裴在美、黄河浪等北美华文作家,王蒙、叶辛、铁凝、陈忠实等国内著名作家,刘登翰、赵遗秋、曾庆瑞、顾圣皓等学者共47人。与会代表主要就北美华文文学的现状、未来走向及其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行了研讨O北美华文文学是此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与会代表对此议题进行了多方而的探讨。刘登翰教授的论文《北美华文文学的文化主题及与ZO世纪中国文学的关系》对北美华文文学创作的文…  相似文献   

18.
以胡适的“文学的历史进化论”为代表的文学进化史观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文学史观念之一。而无论是主张白话是文言的进化、“中国文学史也就是一个文学上的语言变迁史”,还是主张文学的发展体现了心灵的进化、“文学的进步与人性的发展是同步的”,都不能准确而恰当地描述中国文学的历史。实际上,生物进化论被引入社会科学,用以概括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科学的,用它作为基础理论来清理中国文学的发展线索和运动规律同样也是不科学的。我们应该寻找发现中国文学发展规律的另外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校园文学是新时期教育发展中所涌现出的一种文学现象,而这种文学现象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它联系着教育与文学两大领域,蕴含着二者相结合的发展规律,是促进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1]校园文学并不只是一种自娱自乐的行为,也不是简单表达个人需要和追求名利的行为,校园文学反映的是作者本人以及广大读者的一种成长历程和成长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更是年轻人"社会的我"意识萌生的一种体现。校园文学的兴起,带动了校园的文学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学  相似文献   

20.
在文学阅读中引进学生成长记录袋,意在关注学生的阅读成长过程,充分调动学生自我阅读的积极性,发扬学生阅读个性,陶冶自己,提升自我。文学阅读中使用成长记录袋评价需以学生日常生活中有关阅读方面成长、发展、进步的资料和信息的收集评价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