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9年清明节,表妹陪小姨回老家山东蓬莱给姥姥扫墓,与出租车司机闲聊时,意外得知姥爷家的五进院落老宅,竟然还保留下来两进,只是现在挂着"丛良弼故居"的牌子,被列入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姥爷姓孟,孟家老宅怎么成了"中国火柴之王"丛良弼的故居?我问妈这其中的故事,妈说她也是第一次听说。我不禁心生好奇,便飞回老家"钩沉"往事。  相似文献   

2.
当年的小姨夫坐在自行车座上,长腿撑地,长长的头发在空中飘扬,脸型瘦削,眼神中始终带着三分不耐烦。其长相兼具郑伊健和郑少秋的神韵,说起话来也口若悬河。小姨出嫁前,姥姥跟我大姨和我妈说:将来你妹妹要是吃不上饭,你们俩要养着她。事实证明,姥姥是有先见之明的。我对小姨夫数年来的印象归总到一起,就剩下了借钱。把亲戚都借遍了,有借无还,最后几乎众叛亲离。  相似文献   

3.
微世界     
佚名 《出版参考》2014,(9):15-15
我和老婆闹别扭,在小房间睡觉一她拿把大剪刀把我的蚊帐剪了个大口子,说:让蚊子咬死你!过会儿老婆拿着透明胶来了,把刚刚剪坏的蚊帐黏在一起了!我的心啊,这个感动的啊,心想老婆就是刀子嘴豆腐心,还是很心疼自己的!我刚要说什么,她自言自语:蚊子进去得差不多了,别让它们跑了。  相似文献   

4.
朋友告诉我,他看了倪萍的《日子》,惊奇于倪萍感情的真挚和文字的流畅。这位朋友担负着重要的领导职务,又不改文人秉性,散文写得漂亮,素为我所敬服。他说的当不会错。次日,我便冒雨到书店买来《日子》读。 果然,《日子》很单纯,又很成熟;很清新,又很沉重;很朴实,又很深刻;很谦逊,又很自信;很生活化,又很耐人寻味品评。几乎是一口气看完了它。最重最浓的感觉是被带回了童年,带回了童年的乡下。 倪萍在她的这本19万字的自传中,从童年写到现在,内容当然是丰富的。其中有失败的痛苦,有成功的欢乐,有人际交往的得失,有个人婚恋生活的酸楚。在我看来,写得最好最有价值的,还是她写童年时乡下生活的章节。如她对姥姥的描写,真实、热烈而又坦诚、率真,用细腻的笔触挖掘出了人性中善的蕴藏,如清泉淙淙石上流,又不时形成小瀑布,激起团团浪花。“姥姥是一座老房子,是与我生命同在的一棵老树。”倪萍的自题是在姥姥面前发自内心的娇嗔,充满了诗情画意。她的姥姥虽然是地道的乡下小脚女人,虽然只上过半年的识字班,但做人的道理却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并且心善,手巧,会讲故事,疼爱儿女而又管束极严。有这样一个姥姥是她人生的一大幸福。她从两岁就由姥姥从青岛接回乡下,生活在那个叫水门口的小山村,直到上学才  相似文献   

5.
倪萍 《新闻天地》2011,(2):74-76
五十年了,心跟着姥姥一起走。小时候是她扯着我,长大了是我扯着她。多少个艰难的时刻,都是姥姥用她那大白话点拨着我,支撑着我;多少个想不开的问题,都是姥姥一个个鸡毛蒜皮的比喻让我豁然开朗。姥姥的宽容、姥姥的良善,不断地修正着我的缺点,改正着我的错误,姥姥的智慧、姥姥的光亮始终照耀着我,温暖着我。可是姥姥要走了,这一切她会带走吗?即使都会留下,我怎么还是那么无助、那么害怕呀?  相似文献   

6.
《姥姥山》     
《全国新书目》2023,(7):142-143
<正>小女孩一开始很不想去姥姥山,她对姥姥山有很多糟糕的幻想。到了之后她才发现,原来姥姥山这么有趣,和姥姥在一起的时光如此美好,她们一起摘西瓜、捉迷藏、扎小辫……书中用图文反差的方式,讲述了孩子去姥姥家时的情感转变,描绘了一段被亲情浸润的温暖童年。与田野的亲密接触,姥姥的宠爱,自由奔跑的快乐,让孩子一生难忘。  相似文献   

7.
我妈在美国住了一年多,最近回国来。远远看着明显瘦了,这"移民监"坐的,我心想。走近一看,老太太精神挺好,面色红润,两眼晶亮。我还没开口,她就扭腰撅屁股,说我瘦了12斤。我哥居住的郊区小镇,森林连绵,空气清新,野生动物乱窜,种下的牡丹比在国内开得娇艳。人生活其中,吐污纳新,新陈代谢畅顺,不滞胀。我妈逮谁跟谁说,在美国看病不要钱,一分钱不要!我妈有高血压、糖尿病,  相似文献   

8.
<正>我有驾照六年,上路次数不超过十次。可以说是懒,但归根到底是怕。"有什么好怕的,"梁雅雯说,"我妈妈1930年就开车了"。我抬头看梁雅雯,既羞且愧,只好自辩说:"三十年代马路上车那么少……"梁雅雯一笑,说:"我妈妈反正是不怕的。她骑马,也开车。驾驶技术也不是很好,有次开到杭州去,撞在行道树上。差一点点,我妈就走掉了。但拍拍灰爬出来,她后来照样开"。我遥想一位富家小姐,拍拍灰从车里爬出来的样子,一身狼狈,  相似文献   

9.
一周之内,路子找理由大老远和我连续见了三次面.每次见面,她都穿了漂亮的新衣服,我忍不住称赞她.每次她都很兴奋地问:"真的吗?真的很漂亮吗?"最后,她告诉我,这三套衣服,是她和他最近三次见面时候穿的.我也非常高兴,很喜欢她这样子呈现在她所爱的人面前.  相似文献   

10.
小资和大资     
我的一个朋友很小资。在我的词典里,小资是生活品位和精神追求的代名词。所以对于这位小资朋友,我总是很钦佩很崇拜。虽然和她在一起很有压力,有时甚至会无地自容,但本着提高自己的宗旨,我还是常常给她打电话:"有空一起吃饭吗?你选地方,我请客!"她总是会找到一些味如嚼蜡的餐馆,可是GOOGLE一下,却赫然名列本城十大小资圣地,让我平生有眼不识泰山之感;她带我去本城最高档的商场里最便宜的一家西餐厅,我点了一份螺丝面,像外国人使筷子一样,生涩地用叉子翻动着一盘面疙瘩,终于忍无可忍,问她:"为什么螺丝面里半天找不到一颗螺蛳?"她顿时气结——螺丝面是指面的  相似文献   

11.
车车快乐     
一年前,我爸惦记上汽车了。我爸的理由可堂皇了,他说有了四个轮子,我们家的日子啊,就能快马加鞭地奔小康了。我妈是个实在人,她想半天也闹不明白,这四个轮子和小康生活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不过她看着我爸说得那叫一个严肃认真的态度,还是决定暂时把这个抽象的问题放到一边。因为  相似文献   

12.
在阳台上,我和贝恩斯太太(MadameBaines)的长聊饶有兴味。当我说出自己的身份时,她立刻显得非常虔诚。然而她那车承的语气并不能掩盖矫饰的表情,这一点我能看出来。维多利亚主教(TheBishopofVictoria)1856年到过那里,人们对他的来访满怀欣喜.据我所闻,大家一提到主教,似乎无不怀有敬意.她和苏格兰独立教会(ScottishFreeChurch)的一个姓金的先生很熟悉,金先生三个月前刚从苏格兰归来。她答应帮我引见,去的时候可以塔她的马车.晚上11点,我上床睡觉。房间相当不错,通风良好.爪哇这边的床都有蚊帐,可以防止蚊子的猛叶…  相似文献   

13.
恶鱼     
家里养了两年的鲫鱼终于死掉了。说"终于"好像很不厚道的样子。饶是我妈那样勇敢到百无禁忌的人,对一盘好菜的材料还是摇头又摇头:都快成妖精了,吃不得吃不得。随后用一条厚实的垃圾袋裹了远远地抛弃拉倒。我妈甚至心虚到没有勇气去清理那了无生机的鱼缸!说句良心话,2002年的中秋,这鱼还在仙湖里安居乐业的时候,未尝不是一条厚道的好鱼。你想,每日在"浩瀚"的碧波里自在自乐,仰头是蓝天白云,低头是水草茵茵,陶冶得"鱼性"温和而天真,否则也不  相似文献   

14.
我妈那时天天打我,除了不打头,其他地方都是她的打击目标,打了之后我就像斑马一样到学校去,真的很丢人!两个女同学看到我老起劲儿了,说:“呀!周立波,你妈妈又买新拖鞋啦?”  相似文献   

15.
我妈有坐出租车恐惧症,一上车就盯着计价器,每跳动一次她就心悸一次,心脏跳动的力度是如此之大,我在旁边都能感觉得到。长久以来,我也得了陪妈打车恐惧症。有好几次,距离目的地尚有二三百米远,她预感到数字即将跳动,就勒令大家下车走路,不管是拎着东西还是抱着孩子,或者刚拍完婚纱照脚上穿着不合时宜的高跟鞋。她还教育我,为什么要花2块钱挤地铁呢?早起一小时去首发站坐公交多好啊,还有座位……  相似文献   

16.
小幽默     
<正>化妆品有位太太走进一家商店,指着一堆化妆品对店主说道:"这些有什么用处吗?"店主回头叫另外一个年轻的女子:"妈,你出来让她看一看你的皮肤!"  相似文献   

17.
刊中报     
写稿三得一得:母亲笑母亲是个地道的农家妇女。虽只上过三天学,却特能侃。妈小时闹日本鬼子,家穷,就整天挎着烧饼篮子沿街叫卖。因常与读报人交往,于是总认为报纸上的东西是神圣的。如今,我当新闻干事,经常把发表的一些与家乡有关的文章寄回家。这时妈就更有了侃资,动不动“我的三儿子如何如何”。可我每次探家,妈却说我的文章“一般化”,并说“若我上学,准能写出好文章。”一次,她悄悄问我:‘咱B不能写妈一篇?”我点点头。后来,我写的《开朗的母亲》发表了,读给她听。没想到妈却板着脸道:“一激化,不深不细,不像我儿子…  相似文献   

18.
营销趣解     
你在一个聚会上看见一漂亮的女生,你走过去对她温柔说:"我很有钱,嫁给我吧!"我们称之为直销。你和一帮朋友在一个聚会上,看见一个漂亮女生。你的一个朋友走过去,指着你对那个女生大声说:"他很有钱,嫁给他吧。"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中国列车人的第三代子孙。我是古赵国人氏的后裔,然却生在秦都长安。我没有见过我亲爱的爷爷和奶奶,他们早在抗日战争中就被日本鬼子杀害了。我是姥姥带大的,然而却没有见过我的姥爷。听姥姥说:我姥爷是制造中国第一代列车的高级技工,是詹天佑亲自组织的技工大队的学员。那时我姥爷家在天津,后被分到洛阳铁路工厂。抗战爆发后,洛阳厂奉国民政府令西迁陕西宝鸡,而姥爷姥姥一家便成了"宝鸡铁路工厂"的第一代职工和家属。  相似文献   

20.
钱财狂     
我妈拨个电话和我闲聊,说起大学时代的一个男同学,出差路经我家,还礼数周到地去看了她。我妈一直在啧啧赞叹,你那些同学,不栖读书的时候在我家吃了那么多顿饭。我这却却一个劲地追问我妈,他带什么了?把你乐成这样?我妈不疑有他,一五一十地和我背清单。我在心里飞快地把它们一一折现,然后暗地里出一口大气:这下才好,终于赚回来了。这个同学临毕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