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现代中国作家与传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现代中国作家深受“五四”时期反传统的思想氛围的影响,因而他们大都否认和讳谈自己同传统文化的血缘联系。但事实上他们却以各种方式保持着同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传统文化已经浸透到现代中国作家的意识与潜意识的层面,作用于他们的人格建构和审美情趣。探讨现代中国作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把握现代中国作家的文化心态及现代中国文学的自身特质。  相似文献   

2.
京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学群体,作家在文化选择方面与时代主流意识的差异造成了他们创作的独特性。他们的散文创作超然于政治斗争和商业化倾向之外,选择了纯文学的创作路子;他们在都市与乡村的冲突中,寻找散文的表现世界和文化表达。  相似文献   

3.
湘西文化图腾巫的悲剧性命运与道家悲剧意识的结合,深深地刻印在当代湘西作家的情绪意识中,使得他们以不同的书写姿态表达着这个区域中人们所固有的悲悯情怀和忧患意识,继承和弘扬了传统湘西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五四”以来,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城乡文化的对峙,导致现代作家的两种觉醒,进而形成现代作家的乡恋心态。本文以此为视角,分析京派乡土小说作家“乡下人”自居的心态和其作品所再现的二元对峙的生命意识,表达他们对于现实社会的反叛。  相似文献   

5.
鲁迅、沈从文小说创作文化心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和沈从文都是具有强烈文化意识的现代作家,他们的文化心理在二、三十年代文坛上各具一定的代表性。从文化目的、文化反思和批判、文化价值取向几个方面深入比较,他们小说创作中所彰显的文化心理既各具特色,又时时相通,与各自所处的时代环境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男权文化已成定式,男性作家在这些强势文化的影响下,以他们自己独特的视角并通过他们的想象和理解塑造了他们笔下的女性形象。文章试图从男女两性作家对女性形象的诠释角度着手,运用女性主义的批评理论去客观解读西方男作家笔下的女性意识观。  相似文献   

7.
成都“大生活”作家的地方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以来,以车辐、乔瑜、罗清和、王跃、文迪、老樵、骆平、桑格格等为代表的小说作家,以描写成都人的"大生活"(乔瑜语)来展示成都故事,形成了一个带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的作家群体。他们对成都本土文化有本能的崇尚意识和自觉的理性透视精神,传达出特别鲜明的婉约阴柔、飘逸旷达的"蜀水文化"特征。成都人的生存本相都能从他们的笔端勾勒出明晰的具备了地域文化风情的生存图景,可以说是一幅成都市民生活的"清明上河图"。  相似文献   

8.
向红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5):119-122
作为土家族文化代言人的当代土家族作家,他们在其文本中表现出了鲜明的土家族群的建构意识.本文主要以土家族作家孙健忠为个案,从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探讨了当代土家族作家文学中族群意识的建构表现.  相似文献   

9.
同龄作家沈从文与吴浊流身居不同的地域,却因审美理想、文化追求的某些一致性,在创作中表现出相似的文化视角.他们的作品多以乡土生活作为参照,在城乡对比中寄寓了作者对故乡的怀恋之情和对都市的批判态度,显示出相似的寻根意识和审美追求,并通过各自所描绘的人生形式、道德观念、文化心态等方面反映出来.与此同时,出身、经历、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又使他们的审美表现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10.
由亘古黄河孕育而成的黄河文化,鲜明地折射出黄河人所特有的文化心态。即安土重迁的浓浓乡情,克己自抑的集体意识,偏激、狭隘的自卑心态及全身远祸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11.
一批"老作家"在"新时期"陆续发表的反思散文,不仅体现出明确的文化承担意识,而且在对文化的反思和比较中抒写了丰富的伤痛和欣喜之情.他们对沧桑往事的文化省察,彰显了散文诚与真的诗学品格,本身也应当成为可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同龄作家沈从文与呈浊流身居不同的地域,却因审美理想、文化追求的某些一致性,在创作中表现出相似的文化视角。他们的作品多以乡土生活作为参照,在城乡对比中寄寓了作者对故乡的怀恋之情和对都市的批判态度,显示出相似的寻根意识和审美追求,并通过各自所描绘的人生形式、道德观念、文化心态等方面反映出来。与此同时,出身、经历、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又使他们的审美表现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13.
胶东半岛哺育了一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这些作家各自不同的经历和性格成就了不同的艺术个性,取得的文学业绩也是有大有小。但是他们都曾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打上了同一种区域文化的胎记,这种区域文化对他们产生了时而隐蔽、时而显著但是总体上却非常深刻的影响,使得他们的创作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的现代文学史上,宁波籍作家占有相当的数量,在文坛上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他们的作品与家乡宁波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虽然不少作家在家乡生活的时间并不长,但故乡特有的文化习性还是深深地影响了他们,因而他们在作品中不时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他们的作品、他们的文学成就都为传播家乡文化、提升家乡宁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寻根文学”是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礼赞与回归,同时也是一种超越。这一文学思潮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廓清了弥漫在中国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思想。“寻根文学”代表作家们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或弘扬传统的、民族的文化意识,或批判那沉眠于文化土壤中似乎凝固着的民族伦理、封建陋习。他们都肯定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主张建设民族本位的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的中国文学,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无论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诸门类,都有作家文化意识的自觉参与,乃至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导向。与别一历史时代的作品比较起来,这个时代的文学往往呈现出独特、鲜明的文化风貌。文化意识对文学创作的重大影响,早已成为理论界、创作界探讨和实践的“热点”之一。新时期文学在其发展的初、中期,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令人欢欣鼓舞的巨大成就,从一个角度上说来,正是作家文化意  相似文献   

17.
阿城是一个在创作中对中国文化有一种自觉追求意识的作家。他的中篇小说《棋王》浸润着十分浓厚的文化寻根色彩。本文分别从情节内容、人物形象和语言风格三个方面初步探讨了《棋王》文化寻根意识。  相似文献   

18.
美国华裔作家拥有双重文化身份,具有双重文化视野,他们在后殖民语境下塑造出了想象中的中国文化形象,同时根据切身观察体验塑造出了他们心目中的美国文化形象。从形象学的角度研究这些可以发现美国华裔作家在后殖民语境下塑造中美文化产生的影响、存在的问题以及美国华裔作家还应做的努力,以便在全球化进程中更好地促进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增进世界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当代作家中有许多人是来自农村而又生活于城市的,他们被称作“农裔城籍”作家。由于有了城乡两方面的体察,接触了城乡两种文化,他们的深层文化意识中出现了城乡文化的选择问题,于是作品的题材、立意、人物设置、艺术风貌等方面都受到这一深层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学生命与荆楚文化保持着血缘般的亲密关系。荆楚文化以其丰富的哲理内涵,影响着中国现代作家文化思想及其审美观念的形成;中国现代作家在用身心解读荆楚文化经典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出传统文化中的深层内蕴;荆楚文化的艺术精神影响着中国现代作家的艺术创造,他们的文学生命中有着浓重的荆楚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