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有氧运动对自由基代谢和谷胱甘肽抗氧化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受试者分别施以两种不同的有氧运动处方,用以探讨有氧运动锻炼对人体在不同功能状态下自由基代谢和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安静状态时、定量负荷和极量负荷运动后,两组血清中的MDA含量下降、GST(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未发生明显变化;血中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升高,GSH(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于运动后显著升高。两组之间相比,各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差异。结果提示,有氧运动锻炼能够降低机体自由基的产生,提高机体GSH、GSH-PX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但对GST活性的影响不够明显。  相似文献   

2.
耐力运动对自由基、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为探讨耐力运动对自由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对32名运动员进行了安静、小运动量训练、大运动量训练负荷下血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Mn-SOD、CnZn-SOD)、血乳酸测定.发现小运动量训练后SOD、MDA值与安静状态下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大运动量训练后SOD、MAD与安静值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耐力运动与短时大极量运动一样可导致体内MDA含量升高,SOD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3.
少年在亚极量、极量负荷运动下血中MDA、GSH、SOD和CAT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探讨不同运动对机体自由基代谢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采用跑台提供运动负荷 ,对 48名少年进行了安静、亚极量负荷和极量负荷下血浆中丙二醛 (MDA)、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过氧化氢酶 (CAT)的测定。结果发现 ,MDA在极量和亚极量运动负荷下极显著地高于安静时 ,极量负荷下又极明显地高于亚极量负荷时 ;全血中 GSH在两种负荷下均比安静时显著下降 ,但两种负荷间无明显差异 ;SOD的活力在两种负荷运动下显著高于安静状态时 ,极量负荷下虽高于亚极量负荷时 ,但无明显差异 ;CAT在亚极量负荷下其活力比安静时有所降低 ,但不显著 ,而在极量负荷下非常显著地高于安静和亚极量负荷状态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动所致的视觉诱发电位改变是否是由于体温改变所致,VEP改变是否与运动强度存在依从性.方法:采用NDI-200(海神号)神经电检诊仪记录受试者(n=8)进行功率车(Monark 839E)增量运动(起始负荷为25 w,递增负荷量为25 w/挡,每挡运动10分钟,转数为50 rpm)前(安静状态)、近无氧阈强度运动(心率为130 b/min左右、RPE值为13左右)后即刻、近无氧间强度运动待体温恢复至安静状态后、近极量强度有氧运动(心率为180 b/min左右、RPE值为18左右)后即刻、近极量强度有氧运动待体温恢复后的视觉诱发电位.结果:与安静状态相比,在近无氧闽强度运动后即刻,P100潜伏期即呈现极显著性缩短(P<0.01),近无氧阚强度运动待体温恢复后仍保持显著缩短(P=0.059);近极量强度有氧运动后即刻显著缩短(P<0.05),近极量强度有氧运动待体温恢复后仍然保持显著缩短(P<0.05).近无氧阈强度运动后即刻及近极量强度有氧运动后即刻P100潜伏期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100潜伏期对近无氧阈强度及近极量强度有氧运动有一定的敏感性,运动是不依赖于体温改变而对VEP P100潜伏期产生影响的因素之一,运动对P100潜伏期的影响并不存在有强度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不同健身形式对女性体成分和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代毅 《中国体育科技》2006,42(2):106-108
探讨不同健身形式对女性体成分和骨代谢的影响。150名女性受试者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9个健身组。9个健身组进行6个月的健身运动,测试运动后的体重、去脂体重、肌力、心功能、血AKP、ACP、E2。结果:1)有氧运动与肌肉力量锻炼相结合可使去脂体重和去脂体重/体重指数明显提高,有氧运动能提高心功能,提示,体成分可作为健身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2)经6个月的锻炼,9个运动组的E2浓度明显升高,有氧运动结合肌肉力量训练的AKP活性升高,ACP活性下降,表明,有氧运动对E2的浓度、有氧运动结合肌肉力量对AKP、ACP水平的影响较大。建议健身者在进行有氧运动锻炼时,应加强肌肉力量的训练,以提高去脂体重和骨代谢水平,防治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6.
杏鲍菇多糖对力竭小鼠抗氧化、抗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杏鲍菇多糖对力竭小鼠抗氧化、抗损伤的影响。方法 :建立灌服杏鲍菇多糖的力竭游泳小鼠实验模型 ,测定小鼠安静时心肌、肝脏、骨骼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 ,安静时、力竭后以上 3种组织的MDA水平 ,力竭后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 (GPT)、谷草转氨酶 (GOT)、肌酸激酶 (CK)活性。结果安静时心肌、肝脏、骨骼肌MDA对照组与多糖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心肌GSH -Px活性对照组与多糖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肝脏GSH -Px活性多糖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骨骼肌GSH -Px活性多糖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5。力竭后心肌、肝脏、骨骼肌 3种组织MDA水平多糖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P <0 .0 1、P <0 .0 5、P <0 .0 5 ;血清GPT活性多糖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 5 ;血清CK活性多糖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 1,差异极显著。表明 :杏鲍菇多糖对力竭小鼠具有明显抗氧化作用 ,对肝脏、骨骼肌有明显抗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住低练"过程中,运动员安静时血清酶的变化规律.方法20名运动员随机分为高住低练组和低住低练组,每组10名,分别测定运动员在此过程中安静状态下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结果在高住低练的初期,运动员血清CK、LDH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住低练4周后,血清酶活性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可连续到高住低练后2周.结论提示运动员在2 500m高度进行4周高住低练,机体对缺氧负荷和运动负荷的适应后,能降低由于运动引起的血清酶活性的升高,对防止肌肉组织的损伤和增加细胞膜的稳定性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高强度间歇训练(HIT)方案对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运动能力、生理适应以及肌肉损伤的影响。方法 45名男子篮球运动员随机分为上肢HIT组、下肢HIT组和对照组,每组n=15。对照组进行常规训练,上肢HIT组和下肢HIT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分别进行4周(2次/周)上肢或下肢HIT方案训练。于实验前后通过递增负荷实验测定有氧运动能力,Wingate实验测定无氧运动能力,取静脉血测定血浆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睾酮(T)和皮质醇(C)含量。结果上肢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时,上肢HIT组最大有氧功率(MAP)增加(P<0.05),下肢HIT组乳酸阈功率(P_(LT))升高(P<0.05)。下肢Wingate实验时,下肢HIT组第4次全力蹬车时的平均功率(MP)和峰值功率(PP)上升(P<0.05),第3和第4次全力蹬车时的血乳酸下降(P<0.05)。下肢HIT组T/C比值上调(P<0.05)。对照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上肢HIT仅改善上肢有氧运动能力,而下肢HIT则同时提高上肢有氧运动能力和下肢无氧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CoQ10补充对青少年运动员血浆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24名进行耐力训练的男性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按有氧运动能力单盲随机分为Q组及P组,分别补充CoQ10 100mg/d或安慰剂28d.结果:(1)补充后Q组血浆CoQ10浓度显著增高,且显著高于P组;(2)恒定负荷运动后受试者的总体血浆CoQ10浓度较运动前显著降低;(3)补充后Q组安静血乳酸浓度的升高程度显著低于P组;(4)补充后Q组安静状态的血浆MDA水平无显著改变,且显著低于P组;(5)补充后Q组运动后即刻较安静状态血浆SOD活性的增加程度显著低于P组;(6)补充后安静状态下Q组血浆GPX活性的提高程度显著低于P组;(7)补充前后Q组与P组血浆CAT活性变化无组间差异.结论:急性耐力运动中机体对血浆CoQ10的需求增加;CoQ10补充可降低进行大强度耐力训练的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并能改善机能状态;CoQ10补充在急、慢性运动状态下协同不同抗氧化酶发挥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探讨有氧运动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后肝功能的影响以及血液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的变化.方法:40只8周龄小鼠随机分为N组(对照组)、E组(运动组)、AL组(酒精灌胃组)和E+AL组(运动+酒精灌胃组),分别施加有氧运动、酒精灌胃干预.10周后处死取脾脏、肝脏和血清,分别检测IL-10、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和IL-6.结果:(1)血清ALT和AST含量,AL组和E+AL组非常显著高于N组(P<0.01),AL组高于E+AL组(P<0.05);(2)脾脏IL-10含量,AL和E+AL组明显高于N组,E组低于N组,E+AL组高于AL组;AL组和E+AL组血清IL-6含量高于N组(P<0.01),E+AL低于AL组(P<0.05);(3)肝脏T-AOC,AL组、E+AL组低于(P<0.01、P<0.05)、E组高于(P<0.05)N组,AL组低于E+AL组(P<0.05);肝脏SOD,与N组比较,AL组(P<0.05)、E+AL组降低、E组升高,E+AL组高于AL组(P<0.05),MDA含量,与N组相比,E组降低(P<0.05),AL组升高(P<0.01);E+AL组显著性低于AL组(P<0.05).结论:乙醇在肝脏内代谢过程中会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同时导致肝脏的脂质过氧化损伤;适度的有氧运动干预可提高各实验对象抗氧化能力和抗炎能力,促进机体免疫稳定,减轻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和炎症损伤,对酒精灌胃所致肝细胞损伤、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提高机体免疫稳定能力,但并不能阻止酒精性肝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瑜珈练习对女大学生CK、SOD、GPX及MDA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6周的瑜珈锻炼,观察20名女大学生锻炼前后血清中CK、SOD、GPX活性及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实施瑜珈运动可以明显降低女大学生的MDA含量(P<0.05),显著提高SOD、GPX的活性(P<0.05,P<0.01);对CK无明显影响(P>0.05)。提示瑜珈练习可以降低女大学生机体内自由基水平,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不同运动训练对人体在不同功能状态下一氧化氮(NO)代谢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分别对有氧训练者、无氧训练者和普通大学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安静状态时,2个训练组血清中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氧训练组高于有氧训练组,NOS活性有氧训练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高于无氧训练组;定量负荷后,无氧训练组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高于有氧训练组,NOS活性有氧训练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高于无氧训练组;力竭性运动后,有氧训练组NO高于无氧训练组和对照组,2个训练组NOS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有氧运动训练或无氧运动训练均可提高人体在不同功能状态下血清中NO含量和NOS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相对运动强度和绝对运动强度对血清酶活性变化的影响。实验方法受试者为急性心肌梗塞康复病人(PMIP)和正常人(HS) ,实验前后测定了他们血清乳酸脱氢酶(L 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 DH- 1)、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亚单位MB(CK- MB)活性。结果两组受试者运动前酶的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 .0 5 ) ;实验中,PMIP与HS的相对强度分别为最大心率的85 .1%、86 .0 % (P>0 .0 5 ) ,绝对强度分别为跑台等级的5 .3与6 .3(P<0 .0 5 ) ,PMIP与HS运动后即刻酶活性与运动前相比均有显著上升(P<0 .0 5 ) ,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 .0 5 ) ,2 4 h后HS组的酶活性基本恢复到运动前水平,但PMIP组仍高于运动前水平。结论运动后酶活性上升的幅度与运动所达到的相对强度有关;强度达85 % HRmax的运动能引起血清酶活性的升高,但此时L DH- 1/L DH和CK- MB/CK的比值与运动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如果PMIP的康复运动量等同于测试中的运动量,他们第2天似应停止活动以便能够得到充分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充月季花色素对运动性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G)、运动组(EG0h、EG48h)、运动+补药组(ER0h、ER48h),每组8只。EG、ER组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运动4周,ER组每天给予月季花色素1ml/100g体重灌胃。训练结束后按组别取材,测定血清CK、LDH的活性,肌组织中MDA、SOD的活性。结果:(1)EG组运动后血清CK、LDH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运动后48h仍高于CG组(P<0.05);ER组运动后48h血清CK、LDH活性均明显低于EG组(P<0.05)。(2)EG组运动后肌组织中MDA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SOD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ER组运动后即刻、48h肌组织中MDA的含量明显低于EG组(P<0.05),SOD活性均高于EG即刻、48h组(P<0.05)。结论:补充月季花色素可明显抑制运动肌组织中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血清肌肉酶的活性,提示月季花色素对运动性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补充FDP对递增运动负荷训练至力竭的运动性疲劳大鼠各时相心肌SOD、MDA、LDH 和CK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实验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运动训练5周、力竭后即刻、力竭后6h、力竭后24h心肌中LDH、CK、SOD活性和MDA水平,安静对照组则测定其安静状态下上述相同的实验指标.结果:①中小强度运动训练5周后,FDP组心肌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意义;②力竭后即刻及恢复各时相FDP组心肌CK和LDH活性均高于对照组;③力竭即刻及恢复各时相,FDP组心肌SOD活性和SOD/MDA的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DA含量显著性低于运动对照组.结论:FDP能提高运动力竭后即刻及恢复期各时相心肌LDH、CK、SOD活性和SOD/MDA的比值,降低MDA的生成;说明FDP能促进心肌组织糖酵解,改善心肌的能量供应,提高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对心肌细胞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运动对老年小鼠骨代谢及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运动对衰退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作用及与衰老的关系。方法:40只12月龄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老年对照组、10min运动组、20min运动组和40min运动组,分别实施12周不同的运动方案,10只3月龄和10只7月龄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分别作为青年和成年对照组。采用固体物理密度仪测定骨密度,骨生物力学测量仪测定最大载荷、最大应力、模量和能量。结果:1)运动各组与老年对照组相比,运动各组间相比ALP均无显著性差异;与老年对照组相比,10min、20min运动组骨密度升高(P=0.067,P=0.071);2)与老年对照组分别相比,青年对照组、成年对照组最大载荷、最大应力和模量均显著升高(P<0.01);运动各组与老年对照组分别相比,20min运动组的最大载荷、最大应力、模量和能量值均升高于老年对照组(P<0.01、P<0.05),运动各组组间相比,20min运动组的最大载荷和最大应力高于10min运动组(P<0.01、P<0.05),也高于40min运动组(P<0.05)。结论:1)适宜负荷的游泳训练可促进骨的矿化;2)游泳对骨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与运动负荷有关,适度负荷的的游泳运动可较好改善骨生物力学综合性能,运动负荷不足或负荷过大都无法优化运动效应;3)适宜的运动能显著改善骨代谢,改善骨的结构和功能,促进骨生物力学指标的优化,这对延缓骨细胞衰老和骨组织的功能衰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HBO对力竭性运动后机体乳酸代谢和血清肝细胞酶的影响,让20名体育系男大学生在自行车功率计上运动至力竭,然后随机分成HBO组和对照组,他们分别在HBO和自然状态下恢复约120Min。在运动前、运动后和运动后2小时(恢复期)测定血清乳酸含量和LDB,ALAT、ALP、r-GT活力以及CG的含量。实验结果:力竭性运动后,HBO组和对照组血清LA的含量、LDH、ALAT、ALP、r-GT活力均显著升高,而血清CG含量却显著下降。恢复期,HBO组的LA含量显著低于运动后即刻(P<0.001)和运动前水平(F<0.01),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与运动后比较,HBO组的血清LDH和r-GT活力均显著下降,而对照组虽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虽然HBO组和对照组的ALAT活力均显著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虽然HBO组和对照组的ALAT活力均显著下降,但HBO组下降幅度比对照组大。实验结果提示:力竭性运动可引起机体肝细胞通透性的增加或损伤,HBO可以促进机体LA的清除和血清肝细胞酶的恢复,有利于运动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运动员大负荷运动后血清肌红蛋白(Mb)与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的变化规律,本文研究了体育学院男子篮球运动员大负荷运动后血清Mb与CK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血清CK及其同工酶CK-MM在运动后24h出现显著性增加(P<0.05);血清Mb和CK-MM3%在运动后即刻出现显著性增加(P<0.05);血清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cTNI)在运动前后无显著变化.这些结果表明,运动后血清Mb与CK及其同工酶是来自骨骼肌;运动后血清Mb、CK-MM3%变化可能是比CK及其同工酶CK-MM更敏感的骨骼肌损伤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