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并实施过“创造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创造力培养的问题,许多地区也开展过不同层次的“创造教育”实验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经验,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1)学科创造力培养缺乏系统性,随意性较大,尚  相似文献   

2.
“创新教育”起源于“创造教育”,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创造教育”的主张。他指出:“教育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此后,国内外对“创造教育”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过,而且在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3.
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创造教育的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了,但是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很弱。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的主张,其中的一条是“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然而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是学生越来越懒于思考,不会思考。究其原因是教师的满堂灌,包办代替所致,教师将知识煮烂,嚼碎去喂学生,学生只管装进去就是了,自己无须再思考什么,所以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创新思维、创造能力更是无从谈起。阅读教学是语文教…  相似文献   

4.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有关创造力的研究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由于经济发展对创造型人才的需求,使得许多国家的教育和研究机构日益重视创造力的研究、开发与培养,从而推动了对儿童创造力的研究、开发和培养。到80年代,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已开始从政策上制定有关创造型儿童培养的具体计划与措施,研究幼儿创造潜能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早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美国学者布鲁克也说:“最精湛的教育艺术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现代科学之父爱因斯坦更加直接地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了贯彻教育新理念中强调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提出问题、收集和组织地理信息、处理分析资料、评价判断、解决问题等能力作为能力培养的目标,并把这些能力培养渗透到具体的地理技能培养的内容之中。  相似文献   

6.
周先燕 《考试周刊》2010,(11):181-182
早在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并实施过“创造教育”。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摇篮。”那么,何为“创新”呢?创新,是“无中生有”,是“破旧立新”,是“标新立异”,是“独辟蹊径”。创新人才的培养依靠创新教育。地理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而创新地理教学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王建平 《继续教育》2005,19(4):58-60
美国曾进行过多次师范教育改革和实验,探索出一条卓有成效的改革之路。20世纪50年代有以培养“学者”为目标的改革,强调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以培养“教育临床专家”为目标的改革,提出“以能力为基础的师范教育”,强调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20世纪80年代有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为目标的改革,强调文理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化,教育课程学科化。  相似文献   

8.
20世纪40年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希望“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将“创造”看作人生的真谛,把培养创造力作为教育的宗旨,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创造能力作为教学的最高目标。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学习运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注  相似文献   

9.
创造力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将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提出的创造力理论概括为五个方面,即创造过程的认知理论:创造活动的影响理论;创造力的内隐理论;创造力的元理论:创造力的培养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作自己对未来研究方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是倡导创造教育的先驱,他的创造教育学说是其教育思想宝库中最精粹的部分之一。陶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提出了“解放儿童的创造力”的论点。30年代,新安小学培养了一批批富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21世纪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无论是科技的发展,还是社会的竞争,都需要培养创造型人才。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对于现代教育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造力就是发现、提出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创造力的内核是创造思维。但是在小学教育中,长期以来。存在着认识的误区,普…  相似文献   

11.
张文继  高海霞 《天中学刊》2003,18(1):121-12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又一重大决策”。然而,对于什么是素质教育,高等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侧重点应放在哪里,仍见仁见智。笔者认为高校素质教育应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 目前,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改革,都在朝着创造教育的目标趋近。20世纪70年代美国就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的目标,80年代以来,日本也把发展创造能力视为国策,提出了“创造性科技立国”的口号,把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句话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教改方向。早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就倡导创造教育,发表了著名的“创造宣言”,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主张。可以说,创新教育是紊质教育的灵魂,因而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要适应21世纪竞争的潮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制图》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任玉波,宋耀增,姜桂荣(燕山大学)在今天,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已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关注,美国不少大学提出“一切为创造而教”,日本则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看作他们国家通向21世纪的道路。从世界各国培养高级人才的经验看,哪个国...  相似文献   

14.
江南的水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教育目的的教育活动。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教育家陶行知就倡导了创造教育,发表了著名的“创造宣言”,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主张。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正因为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职能就是要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培养高素质的人材,而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是人的创造力的发展。本探索了在中学化学教学实践中进行创新教育的策略问题,将开展创新教育和发展学生创造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开拓学生创造视野,开发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素质教育,以适应“三个面向”及培养“四有”新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黄敏洁 《广西教育》2014,(17):94-95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儿童的教育》一书中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也就是说,通过教师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那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一、时代呼唤创造教育 早在70年代,美国教育界就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的目标。80年代以来,日本把发展创造能力视为国策,提出了“创造性科技立国”的口号;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把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作为日本通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主张一个人的开拓创新能力,是面向未来的“三张通行证”之一。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进一步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的使所有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①近年…  相似文献   

18.
一、自然教学与创造教育不可分割 陶行知20世纪30年代就说过:“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发明工具,制造工具,运用工具。”(《陶行知文集》第264页)“教育有无创造力,也只须看它能否发明人生新工具或新人生工具。人力要征服自然势力,必须发明、创造,运用身体以外的工具。”(《陶行知文集》第265页》教育要教给人创造,或引导人创造,启发人创造,而且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50年代后,创造力的培养受到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高度关注,而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更是引发了国人关于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思考.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创造力,基本前提是全面认识创造力的基本构成要素.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的智力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其“三元智力”理论、“创造力三侧面”理论及产生创造行为的六种要素等观点为我们思考如何培养及评价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点和视域,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冠华 《柳州师专学报》2009,24(3):96-97,140
近年来,各国都在大力开展创造教育,创造教育已成为21世纪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如何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是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共同课题。本文对影响我国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大学生创造力培养与创造教育建设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