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现在无线网络的能耗来自哪些方面,提出了通信机房相关电源使用效率(PUE)的概念与计算,并给出了日均、月均、年均PUE的相关概念、算法和一些用途.在优化方面提出了基站休眠技术、核心机房节能与传输网节能等一些方法,通过这些技术来降低能耗,最终达到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山市产业结构与产业比重、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布局的调查与分析.提出新开办的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应服务于中山工业转型的需要,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根据珠海、中山、江门三个城市近10年的科技投入和产出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构建模型,分析科技投入和产出的绩效。结果显示:珠中江三个城市科技投入和产出的绩效总体较为相近,局部时段有较大差异。中山呈现出中期强后期走弱的趋势,珠海和江门呈现近期增强的趋势,且珠海、江门近期经济增长较快,体现了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最后对珠中江城市群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传沛 《广东教育》2006,(12):15-16
2005年12月,中山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市,为中山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山教育今后的持续发展蓄积了巨大的能量。创强之后中山教育该如何发展?明确今后中山教育发展的方向、目标,对我们认清历史责任,把握好机遇.确立以后我市教育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方针大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对其独创的国民大会之构想与制度,散见于各相关著作与演讲稿中,就其零散的论述整合、研究,最大限度地还原中山对国民大会主张之原貌,分析影响孙中山关于国民大会设计的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实地化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日益受重视的时代背景之下,以具体学科为载体,将地方优秀文化融入综合活动引起不少学者关注.从实地化教育视角出发,开展"美国高中生中山文化体验"为主题的高中英语综合活动,将聚焦"文化体验",以高中英语及其相关学科为基础,实现中山优秀文化与综合活动在目标、内容、方式、评估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其主要内容涉及基于中山文化的高中英语综合活动教学目标、融合单元话题与中山文化的活动内容、体验中山优秀文化的活动方式和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多元评估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常德市降水酸度时间序列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常德市10年降水酸度月均值的周期变化。将加窗周期图谱估计与三角函数拟合相结合,分别确定各主要周期长度并以所得数据对数据序列进行三角函数叠加拟合。结果表明,降水酸度月均值具有12、7、4、18、3、6个月的周期变化,以7个主要周期分量可以很好地模拟降水酸度月均值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中山文化论     
中山之名,始于战国,或为国或为郡或为府,一直沿用千余年。中山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是完全河北地域内的一种文化。起于战国中山国、传承千年的中山文化博大精深:既有科技与艺术之美的中山之器、工艺与书法之妙的中山铭文,还有丰富的中山酒文化、科技、诗词歌赋、多元宗教、民间艺术等。中山文化造就了中山人文精神的传统精华:重信尚义,忠诚勇敢;开放包容,淳朴仁厚;慷慨悲歌,英雄大气。中山文化杂糅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融合多民族文化,对河北的文化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文化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山,一个令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名人城市,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沐浴着新世纪教育改革的强劲春风,近年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面对国际国内发展的大局势,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民族素质提高保证的教育事业如何依托这一大好形势,抓住机遇,义不容辞地担当改革的先锋,中山市审时度势,提出了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3123工程,即三大发展战略、一个中心、两项工程、三大改革,为中山的教育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谋发展、思创新、创大业、比奉献在中山教育系统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10.
中山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白狄鲜虞族在太行山东麓地区建立的"千乘之国",政治、经济、军事地位十分重要。这个国家在史书中的相关记载虽凤毛麟角,但在河北大地留下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厚。曹迎春博士的《中山国经济研究》一书(中华书局,2012年6月出版),充分利用近年来日益丰富的考古资料及相关古文字材料,再参考借鉴战国其他国家的相关史料记载,对中山国经济的各个部门,诸如人口、冶铁、农  相似文献   

11.
现实生活中,在灾荒之年,人们往往会以松柏为食充饥;而在传统医学文献中,松柏还有治病的功效。魏晋之际,道教迅速发展,贵族与平民分别在自己生活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些食松柏而成仙的故事,食用松柏成为道教修道成仙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藏柏引种造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柏原产我国西藏东部及南部的墨脱、林芝等地区,黔西县自2004年开始引种以来,藏柏七年树龄平均生长高度为676cm,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86.28cm,米径年平均生长量达0.94cm,在相同立地条件下,藏柏的树高、米径生长量为本地柏木的1.6倍和1.5倍,结果表明藏柏在黔西县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速生性,对黔西县石漠化治理和荒山荒坡水土保持的治理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根的溢泌物与根际微生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山西长治不同区域分布的松树、柏树、苹果树的根际及耕种 2 0年以上的耕地里 ,在不同的季节、不同深度采集土壤样品 .采用稀释混合平板法分离培养和活菌计数 ,研究了根际微生物种群与植物根溢泌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松树、柏树根际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在不同季节、不同土壤深度差别不显著 .苹果树根际、耕地土壤中微生物无论从种类和数量上 ,均与季节变化、土壤深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松柏情有独钟 ,松柏被国人不断地注入主观情感和意趣 ,形成绮丽多姿的松柏意象 ,这些意象蕴含着驱魔辟邪、祈福求安的愿望 ,长寿吉祥的象征 ,神灵崇拜的圣物 ,灵魂不灭的观念等民俗文化因子。  相似文献   

15.
《周易》的卦爻辞中已出现"以男女喻君臣"的现象,《诗经》与《周易》的写作时间相近,类比联想的思维方式也相近,按照情理推断,《诗经》婚恋诗中也当存在"以男女喻君臣"的现象,但由于时代的久远,喻意的隐晦,目前我们尚缺乏足够的直证来证明。本文尝试根据《诗经》婚恋诗中的一些间接信息去证明我们的推断。男女之间若存在相似关系,喻女之物也可喻男,如"美人"在《诗经》中已喻指美德之君;男女、君臣之间若存在相似相关的关系,就可"以男女喻君臣",《曹风.候人》、《邶风.柏舟》都存在这种可能。  相似文献   

16.
竹荪有防腐抑菌的作用,可以开发成天然食品防腐剂,但竹荪的生长速度较慢。本文探讨了竹荪的生长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竹荪在马铃薯和麸皮培养基中,生长速度较快,生长的适宜pH值为5.50~6.00,适宜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17.
维吾尔文诗歌中有以“松”“柏”比拟美人腰身的表现传统,这一特色鲜明的艺术表现传统既显现出维吾尔人受游牧生活和尚武习俗影响而形成的欣赏“健美女性”的“美人观”,也蕴含着本民族早先有过的“树神崇拜”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汉语诗歌相比较,这一艺术表现传统的长期延续,传承着一贯的欣赏“健美女性”的审美趣味,折射出雏吾尔人的“美人观”中,文人势力和文人趣味的影响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8.
A new oxidation kinetics model is established for high-temperature oxidation. We assume that the interface reaction is fast enough and the oxidation rate is controlled by diffusion process at high temperature. By introducing the growth stress gradient we modify the classical oxidation parabolic law. The modified factor of the oxidation rate constant is a function of growth strain, environment oxygen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The model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ss gradient effect on the oxidation rate cannot be ignored. Growth strain will dominate whether the stress gradient effect promotes or slows down the oxidation process. The stress gradient effect becomes weaker at higher temperature. This effect is amplified at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environmental oxygen. Applied mechanical loads do not affect the oxidation rate. This model is available for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of metals and alloys.  相似文献   

19.
利用豆渣代料固体发酵灵芝菌丝粉,结果表明菌丝生长势与菌丝培养温度、培养料/糖比密切相关,培养温度在28℃,料/糖比为100:2,菌丝生长势最强;以单位重量菌丝粉含三萜化合物量为目标函数,利用豆渣培养基培养灵芝菌丝体的最佳条件则为料/糖比为100:2;培养温度为24℃;培养时间为菌丝满瓶后12d.每g菌丝粉三萜化合物含量可达2.44mg.灵芝菌丝特有三萜化合物含量可间接反映菌丝粉中纯菌丝含量及灵芝多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室内测定表明,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菌丝和分生孢子在10~35℃均能生长,适合温度范围15~30℃,当温度在25℃时,第7d的菌落为2.477±0.084 cm,第14d为4.597±0.069 cm,第21d为6.789±0.073 cm;产孢量分别为1.676×108孢子/皿,4.283×109孢子/皿,7.062×108孢子/皿,说明25℃最适合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