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自从《百家讲坛》看到于丹讲解《论语》以来,她在节目中的精彩表现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段语言都会给我这个初上讲台的语文老师很多触动。于丹老师的魅力一方面在于她那丰厚的文学底蕴,同时她还会以无声的语言形式和听者、观者交流。  相似文献   

2.
手势语在教学中的地位是由它本身的特点与教学目的任务所决定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语言手段必须以口语为主导,凭借课文,合理运用手势语、手指语和板书作辅助语言手段。只有以口语为主导,"合理"地使用手势语为辅助教学手段,多种形式综合使用,才能保证聋哑学校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3.
5年前,于丹登上“百家讲坛”讲《论语》,短短一周时间就成为一位文化明星。5年后的今天,她又将“人生的幸福感”这一命题融入到新书《于丹趣品人生》里,告诉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生活,才能渐渐地靠近幸福。  相似文献   

4.
《海外英语》2013,(4):25-25
除了语言。手势语也是不可或缺的交流手段。但是一些不受欢迎的手势语还是少做为好,我们上期已经学过一些,还记得吗?本期继续补充学习一下。  相似文献   

5.
手势语是在一定的文化条件下社会约定俗成的一种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形式。它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补充,在与外界交流信息和感情时起辅助作用(贾长平,赵泽生,1997)。在各种交际中,若能正确而灵活地运用手势语,就会使我们的交  相似文献   

6.
吴娜 《文教资料》2008,(2):33-34
于丹以大众传媒为平台,以国学经典为载体,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她的个人魅力,而这种魅力又主要通过演讲,或者说是演讲式的授课形式来表达的.本文就此从审美层面、文化层面、心理层面、语言层面四个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党超  任虎林 《考试周刊》2013,(93):18-19
一些人对于手势语存在偏见和误解,认为手势语不是一门真正的语言,不能被社会所接受。本文首先介绍了手势语的定义、地位、分类,并从语言学角度和实际应用方面,对手势语展开了全面的介绍和探讨,旨在强调手势语是一门完全、自然、真正的语言,可以达到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体态语属于非语言符号,在教学中经常被应用。而手势语作为体态语的一种,与教师语言结合在教学中应用更加广泛。本文将以英语词汇发音教学为例,详细介绍手势语在英语词汇音节、辅音和重读音节发音中的运用,为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更有效地运用手势语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手势语言,即用手、碗、臂的活动来表达信息。如我们常用竖起大拇指表示“好”。挥手表示再见。在整个体态语言中,手势语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手势语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一、手势语 “手势语”具有广、狭二义。狭义的手势语指聋哑人所使用的手势语,广义的手势语指人们在交际时自觉或不自觉使用的手部的动作语言。动作语言学所讲的主要是后者。 在各种各样的动作语言中,手的动作最能揭示人的内心活动,它极富表现力,因而在交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合理地使用手势语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要明确我们课堂的任务是让这些特殊学生掌握词语言,因此使用的手势语要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同时,使用手势语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在众多研究《论语》的学者中,能够像于丹这样以其论述《论语》一举成名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像《于丹<论语>心得》这样瞬间畅销、倍受读者喜爱的有关《论语》的作品更是寥寥无几。于丹将《论语》这样的古代经典之作以现代的语言生动地予  相似文献   

13.
顾诗 《幼儿教育》2011,(4):16-17
于丹教授曾两度登上央视“百家讲坛”讲授《论语》、《庄子》。讲坛之上,她神闲气定,侃侃而谈:古今中外,娓娓道来;引经据典,挥洒自如:将那些博大精深的古代经典诠释得妙趣横生、别有洞天。那学识、口才,那气质、神韵,都深受观众钦佩。她也因此成了众人瞩目的学术明星,成了成功女性的典范。可走进家门,她依然是女儿心中的可爱妈妈。那么,于丹是怎样做母亲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近于丹,聆听她的育儿故事。  相似文献   

14.
《海外英语》2013,(3):26-26
除了语言,手势语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交流方式。但是一些不受欢迎的手势语还是少做为好。你知道在英国哪些手势语最不受欢迎吗?不妨来了解一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从跨文化交际中同一手势语表达不同含义所引起的误解加以分析,提出要想避免误解和文化冲突,就必须了解和重视非语言交际中其它文化的手势语,同时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恰当地使用自己的手势语。  相似文献   

16.
如果你要听于丹的课,必须向守在教室门口的保安出示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证,否则会被谢绝入内。于丹的古诗词鉴赏课是一门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教室里学生的座位却"一个萝卜一个坑"地被排好了次序。不过,真的要混进教室依然有各种办法,教室后三排的"旁听专用座位"上就坐满了拿着鲜花和相机的"于粉"。不一会儿,穿白色小西装,系绿丝巾,化淡妆的于丹老师进入教室,立刻有人上前索取签名。和"百家讲坛"中的她一样,大学课堂上的于丹依然魅力不减。有人这样评论她:于丹开创了一种口语表达的范式。她教的是"古典诗词鉴赏",然而除了引文之外,你绝对听不到任何艰涩的词句,所有内容她全用晓畅的大白话解释得清清楚楚。一下课,于老师便忙得令人叹为观止,请求与她面谈的陌生人不计其数,让人觉得她的时间被各种力量争相拉扯。但得知我们来自中学生媒体,她便爽快地利用课间在教学楼走廊上接受了采访。在她转身告别时,经过的一位北师大老师跟她打招呼:"于老师,您真是太忙了!"  相似文献   

17.
<正>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她语言的生动凝炼,她意境的清新深远,她音韵的优美和谐,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苏轼诗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的确能陶冶情操,使人的情感与涵养  相似文献   

18.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手是会说话的工具.在幼儿活动中,教师的手势语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如果说语言是红花,那么手势语就是绿叶.手势语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用手或胳膊的动作来传情达意的体态语言,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运用最普遍、最典型的体态语.  相似文献   

19.
跨文化交际中分为两种交际方式,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而手势语在非语言交际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旨在通过对手势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来减少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相同手势,不同含义 (上 )   看到这个题目你可能会大吃一惊:怎么,形体也有语言吗 ?其实,形体语言也是语言交际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所能表达的含义更是丰富多彩。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几则有趣的“手势语”。   所谓手势语,主要指我们如何使用我们的双手来传达信息。正如口语一样,手势语也因国家、文化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含义。   环状手势,即用食指指尖和拇指指尖相顶,呈状 (图 1)。在英国和美国,它表示肯定、不错,形似“ OK”。但如果从英国过海底隧道来到法国,你会发现,当你使用该手势对你的法国朋友表示对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