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曾听过玉器的雕刻技巧讲解,巧妙地运用玉石本身的纹路和肌理雕刻出来的玉石最美、价值也是最高的。这让我联想到我们的数学课堂,对待孩子的思维发展其实是同一个道理。尊重孩子真实的学习状态,利用课堂中的真实学习状态生成教学资源,顺应孩子的思维而又巧妙地让  相似文献   

2.
余之舟 《大学生》2013,(15):20-22
Q:去年你的毕业设计是昆虫的采集盒,毕业后为什么没有从事类似的设计行业,两是选择从事玉石雕刻,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钻研玉石雕刻的呢?  相似文献   

3.
本文把主题训练教学法应用于《玉石雕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在工艺美术模块《玉石雕刻》专业教学中实施主题训练教学法,是根据玉石雕刻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以真实的实训任务为载体,将工艺流程或步骤整合、序化到学习情境中,通过循序渐进的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全过程,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情境中做中学,实现"教、学、做"为一体的理论和实操一体化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4.
食品雕刻专业课是中学生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的主要内容 ,如何上好这一课 ?我们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1 .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中 ,避免就知识论知识 ,应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将前人总结的知识和经验一一教给学生 ,应选择有代表性 ,易操作的内容进行讲授 ,在此基础上 ,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比如 ,菜肴围边教学中“切”的刀法 ,学生通过两个围边(苹果围边、蝴蝶围边 )的学习 ,掌握两类花样 (篱笆墙、梳形刀 )的雕刻技法。学生在学习掌握菜肴围边雕刻基本技法的基础上 ,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发挥联想和…  相似文献   

5.
我国玉石雕刻工艺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四千年前,我国勤劳智慧的人民就开始琢磨玉器.它是继承石器的发展,作为统治阶级的装饰品或表示统治权的法物,以及宗教用的礼器,而被珍视的.早在商、周时期.玉石雕刻的技术就有一定的发展.战国、秦、汉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玉石雕刻的技术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汉代.在张骞通西域后,内地和西域的交通更加便利,新疆和田一带的玉石源源运往内地,为汉代玉雕提供了许多精美原料,使汉代玉器的雕琢和使用较前更为普遍.  相似文献   

6.
理论学习是幼儿园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过去,我们总是以传统的方式,如出勤率、书面记录情况、摘录的文字数量等来评价教师的学习效果,这样做重视了学习的外在形式却忽视了学习的实质和目的。为此,我们改革了学习的评价方式: 1.评说。也就是评价教师的表达水平,说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即兴说,即边学习边思考边  相似文献   

7.
翡翠自大量融入中原玉石文化之中以后,不仅沿袭了玉石文化中造型题材、纹饰设计等的传统,也将翡翠自身的特质融入了这一领域。认真分析之后我们会发现,在造型艺术的各个领域,能够历经数千年而保持基本的造型形式不变的艺术种类,除了玉石雕刻这一块之外,难有与之比肩者。本着为翡翠设计教学的理念构建着想,翡翠做为玉石家族的成员,其囿于传统路线的设计、雕刻理念的原因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8.
曾听过玉器的雕刻技巧讲解,巧妙的运用玉石本身的纹路和肌理雕刻出来的玉最美、价值也是最高的。这让我联想到我们的数学课堂,对待孩子的思维发展其实是同一个道理。尊重孩子真实的学习状态,利用课堂中的真实学习状态生成教学资源顺应孩子的思维而又巧妙的让孩子得到发展,这应该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应有的科学精神和艺术追求。第一个小细节:老师不再说"你说的就是……"一节五年级《小数乘法》的课堂上,例题每千克苹果0.8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课本《核舟记》 的开头一句是这样标点的: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这句话只要推敲一下,就可发现问题还不少:一、这王叔远的技艺究竟如何先就让人捉摸不定.作者一开口就给他冠以“奇巧人”的美称.“巧”而至于“奇”的地步,这技艺该是很不寻常的.可接下去说具体了却又实在不怎么样:他的本事只不过是“能以径寸之木”,或者雕刻座“宫室”,或者雕刻个“器皿”,或者雕刻个“人物”,“以至”雕刻个“鸟兽”呀“木石”呀等等玩艺儿.二、这“以至”二字又是怎么个说法?难道“以径寸之木”雕刻鸟兽、木石,竟比雕刻宫室、人物更难么?  相似文献   

10.
破解三角形     
“△”在甲骨文中,是表示私心的“私”,说“自环为私”.而我们今天把“△”当成三角形的符号,是说至少三边才能组成一个封闭的图形.“△”代表了三角形的主要特征: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也正是三条边、三个角这6个数据让三角形变化多端,三个顶点让三角形无处可藏.我们在解三角形问题时.就要先找这三个顶点在哪里.特别是在复杂的图形中,找到顶点非常关键,顶点都看错了,就不要忙了.然后,再看6个具体数据或者关系出现了几个,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边与边,边与角,角与角),  相似文献   

11.
学习语言我们有很多的方式方法,比如可以在歌曲中边唱边学习语言,可以在故事中边讲边学习语言,可以在游戏活动中边玩边学习语言,可以在戏剧表演中边表演边学习语言,可以在阅读的时候边读边学习语言,可以在看英文动画片时边看边学习语言,还可以在任务活动中一边完成任务一边学习语言等。针对学习不同内容,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学,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展示。在课上或者课下,我们就需要很多辅助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金秋,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站在田地边,放眼望去,一幅生动的“秋日丰收图”将会映入你的眼帘。黄橙橙的柿子,犹如一个个灯笼高挂枝头;红彤彤的苹果,犹如一张张胖娃娃害羞的脸绽放着笑容;亮晶晶的葡萄,犹如一串串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13.
一、思考 1.哪种方式更容易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边的关系? "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这一内容,中小学教材中都有. 中学教材: 下面探究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大小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或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简单记为:两边之差(取绝对值)<第三边<两边之和.它是三角形中最基本的定理之一,在初中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巧用三边关系定理求线段的取值范围是常见的题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感到困难,无从下手,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5.
从传统玉石雕刻和仙游石雕刻的人文审美经验出发,解读仙游石审美文化,探索在传统人文审美精神基础之上的现代仙游石文化人文审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在《相似形》一章的学习中,课本第215页例6是这样的:“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这道例题我们还可以推广为:“与三角形两边的延长线相交且平行于第三边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如图1所示的两个基本图形,不妨将其称为“A”型图与  相似文献   

17.
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是: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它还有一个推论: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是三角形最基本的性质,在数学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1 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1和2,如果第三边的长为整数,那么第三边的长为___.解设第三边长为x,则应有  相似文献   

18.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是三角形最基本的性质,也是研究三角形边与边关系的基础,在数学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举例说明.一、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三条已知线段要构成三角形,那么其中任意两条线段长的和要大于第三条线段之长,任意两条线段长的差要小于第三条线段之长.其实,在具体运用时,只要两条较短的线段长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长,那么这三条线段肯定能组成三角形,这样做不需要验证其他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后,由性质的逆命题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如果加以梳理,教材给出的判定方式有以下五种:从边看有三种,即分别证明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或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或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从角看,要证明两组对角相  相似文献   

20.
动手操作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并成为这次课改的一大亮点。我在教学“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时,这种学习方式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尴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