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设计容积最大的纸盒”教学片段教学活动课上,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用一张长40厘米,宽2喱米的长方形硬纸板,做一只深5厘米的长方体无盖纸盒,这个纸盒的容积最大可能是多少? 师:下面的程序是先设计,再汇报,最后制作。 (学生兴致勃勃地在纸板上画起来,不到2  相似文献   

2.
伊红  蒋瑞龙 《中学教研》2003,(10):28-30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的“课题学习”给出这样一个问题:“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怎样才能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怎样才能使制作的无盖长方体的容积尽可能大?”这是一个每个学生都可以动脑想一想,动嘴议一议,动手做  相似文献   

3.
以“折叠无盖的长方体纸盒”的课题学习为例,通过让学生经历情境引入、动手操作、猜想验证、结论应用等过程,切实体会学科实践的育人价值,发展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4.
[题目]如图1所示,一个长方体无盖纸盒的长是15cm,宽是12cm,高是8cm,制作这个纸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纸板?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听了四年级的一节数学课,内容是“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教学中,教师给出了这样一道题,供学生练习:有一个形状是长方体的无盖玻璃鱼缸,长50厘米,宽20厘米,高25厘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厘米?对于这道题,有个学生在板演时作了如下解答: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的第213页有一个研究性课题--制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即"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怎样才能使制成的无盖长方体的容积尽可能大?"笔者协同使用老教材的初三学生进行了这个课题的研究.通过实验、探索,将问题引申、延拓,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逻辑推理方法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7.
做无盖纸盒     
成先锋 《数学小灵通》2011,(4):11-11,30
下面一共有9块硬纸板,如果用其中的5块做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纸盒,可以做成多少种不同规格的纸盒?做出的哪种规格纸盒的容积最大?如果想不出来,就自己动手照着下面的图形,做出9块硬纸板,然后拼一拼,做一做,相信你一定会得出结论的。(单位:cm)  相似文献   

8.
一、说教材 长方体表面积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往往因不能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以致在计算中出现错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教材加强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让每个学生拿出一个长方体纸盒,沿着棱剪开、再展开,看一看展开后的形状,让学生标出每个面的长、宽各是多少,然后自主概括出表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1.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1)引导学生把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摸”出来。教师分别出示一个长方体、正方体教具,先向学生说明: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然后,让每位学生拿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纸盒,摸一摸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的表面,并与同位互相说出长方体、正方体纸盒的表面积是指哪几个面的总面积。(2)引导学生把长方体的表面“划”出来。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六个长方体透视图,指定3名学生分别划斜线表示出长方体的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同时,请其他同学在自己的画有长方体透视…  相似文献   

10.
类比推理是逻辑推理素养中一类重要的推理形式.在数学学习中,类比不仅有助于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还有助于数学的发现,是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常用的方法.通过将无盖长方体盒子与"三边矩形"类比,得到了无盖长方体盒子容积最大值以及通过剪拼制作无盖长方体盒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说教材 长方体表面积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往往因不能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以致在计算中出现错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教材加强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让每个学生拿出一个长方体纸盒,沿着棱剪开、再展开,看一看展开后的形状, 让学生标出每个面的长、宽各是多少,然后自主概括出表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 操作能自 通过主探究出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表面积的方法。2…  相似文献   

12.
<正>"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小学数学非常重要的内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由平面计算扩展到立体计算的开始。讲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前,给学生布置了任务,要求学生把数学课本附页1和附页2的样图制作成长方体和正方体,提前调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开课时我用学生亲手制作的长方体实际学具引入新课,学生自己观察长方体有六个面,要想知道长方体  相似文献   

13.
王裕鑫 《考试周刊》2014,(84):59-61
<正>美国数学家乔治·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第十一章"思维的作用"中,用生动的语言向读者介绍解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理论,引导读者理解思维的涵义,体会思维的过程,学习如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学会如何思考要比得到简单的数学知识更美妙;而对于教师来说,教会学生方法要比教会学生答案更重要.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接受数学思想的过程.教授数学这门课程,是通过对数学问题的学习,展现思维的方式,领悟思维的过程.笔者以"制作无盖的长方体纸盒"为例,谈一谈如何将思维的过程融入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和情感上都有  相似文献   

14.
【教材解读】本课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第一课时,教材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建立表面积的概念,教材加强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纸盒,沿着棱长剪开,再展开,直观形象地引导学生认识表面积的含义。第二部分是让学生运用表面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并总结表面积计算的方法。教材安排了例1,引导学生根据给出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想出每个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然后再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去发现某种规律,常常预先给学生画好表格 ,然后让学生去观察、填表,进而去发现规律。如探索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时 ,教师常常先给出类似于下面的表格 :然后要求学生去观察若干个长方体 ,并把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填入表内;再数一数这个长方体有多少个单位立方体组成 ,即体积是多少 ,把结果填入表中;最后要求学生观察表格中每一个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 ,从而得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又如 ,在年、月、日的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发现闰年的规律 ,教师常常在上课前制作好类…  相似文献   

16.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在学生认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上节课练习制作长方体、正方体纸盒的过程中,已为学习表面积积累了感性材料,再通过教材第87页倒1的教学,使学生理解什么是表面积,并学会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为了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中要求学生由看实物计算表面积,到看立体图计算表面积,再到由已知长、宽、高三个条件就能想象实物图形来计算表面积.由于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需要  相似文献   

17.
1.铺垫要有度。新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教师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铺”在关键上,“垫”在要害处,掌握好内容多少、时间长短的度,不能铺天盖地,面面俱到。 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拿出自己制作的长方体、正方体纸盒,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接着提出两个问题:①如果一个长方体上面的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那么下面的面的面积是多少?②如果一个  相似文献   

18.
讲完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后的一节练习课上,当学生通过基本练习已掌握了求长方体表面积的基本方法后,我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敞口长方体纸盒,如图:要求他们用不同的方法求出纸盒的表面积。由于学生有了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学习基础,因此,很快就得到了以下两种解法:解法一:先算出长方体纸盒的表面积,再减去一个底面积,就得到敞口纸盒的表面积。列式为:(长×宽+宽×高+长×高)×2-长×宽解法二:由于是敞口的纸盒,只要算出一个底面积,长×宽。再算出前后两个面的面积,长×宽×2,以及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宽×高×2。最后把这…  相似文献   

19.
被动的探究     
〖案例一〗这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的教学片段:师: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正方体学具,先摸一摸、想一想,再在学习小组内谈谈自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学生自己探究,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开始提问:师:长方体有几个面?生1:长方体有6个面。师:(出示一个长方体纸盒,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二小节的第一课时。一、实物引入、揭示课题、明确目标师:(用课件出示实物图,谈话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如牙膏盒、药盒等),工人师傅在制作这些纸盒时至少要用多少纸板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当你看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生1:什么叫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生2:怎样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评析:从生活实际引入,还数学的本来面目,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题目设问,既能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