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新出政发[2010]7号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目前数字出版产品形态主要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  相似文献   

2.
媒介素养教育与网络艺术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晓萍 《新闻知识》2006,(12):69-70
网络艺术目前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将已经存在的传统艺术作品通过电子扫描技术或人工输入方式进入互联网络,这被称作“网络艺术”,相当于传统本的数字化;一类是直接在网络上“发表”或称“首发”的艺术作品;还有一类是通过计算机创作或通过计算机特殊软件生成的艺术作品,比如电脑自动“创作”的小说、音乐、绘画等作品。由于网络艺术具有个人性、综合性、动态性、交互性、虚拟性、可下载性、可无限拷贝:等特性,因此,它天生具有较传统艺术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其艺术门类也就远非传统艺术所能涵盖,大杂烩式的艺术发展空间同时也给艺术消费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其艺术产业化的趋势十分看好。但在产业化的进程中,开始显现出这样那样的问题,阻碍了其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分析表明,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受众媒介素养偏低,媒介素养教育不足有关,本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发展,网络传播技术也在日新月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化电子设备的普及,促进传统媒体向电子化和平台化转型。这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广播电台的网络化转型。网络音频媒介由于其受众的垂直化特征明显,在实现转型之后,形成一种独特的网络平台化特征,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对内容生产模式的分析,对于移动网络电台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代影视艺术创作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低俗化、虚假化、泛娱乐化等高碳病象。不过,也有少数艺术家面对市场诱惑,始终坚持文艺的真善美价值导向,他们的作品在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冯小刚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家,他的电影创作所恪守的是基于艺术真实的低碳美学理念,他所创作的很多作品堪称低碳艺术作品。善于激发陶冶型自由情感所谓低碳美学就是一种注重、发掘和锻造艺术作品的正面美学价值,着力  相似文献   

5.
罗启康 《大观周刊》2011,(27):23-24
随着社会向前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及文化艺术修养快速提高,老百姓在生活之余对高品质的艺术作品的渴望及迫切要求。在这种情形之下,作为人民大众的艺术家就必须着重于生活,创作出老百姓需求的高品质的艺术作品。艺术作品的创作应该来源生活高于生活,作为雕塑艺术创作者,艺术作品创作形式必须多样性,跟百姓生活贴切所接受。例如:艺术夸张表现形式就是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表现创作形式,也是艺术创作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为此,艺术夸张不但在现代的雕塑中体现出魅力,还让这种艺术形式体现在我们周围生活环境当中。  相似文献   

6.
"声音艺术"因其内涵的模糊性和所涉媒材的复合性,使得这一术语在艺术界内部也未曾获得能够达成共识的精准定义。本文以声音艺术的知觉形式和审美体验为核心,首先就"声音艺术"的概念指涉,从主体观念、形式构成和审美判断上明确声音艺术的内涵;其次,通过归纳不同阶段的声音艺术的形式特征,探究美学观念对声音意识的创作驱动,把握声音艺术"语境化"的听觉谋划及形态表征;最后,针对当代声音艺术作品的形式意涵和美学指向进行辨析,从中发现声音艺术潜在的批判性表述及其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7.
程琼 《新闻前哨》2014,(1):75-77
新媒体时代,网络涂鸦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网络涂鸦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艺术创作中来,让更多的人接触和欣赏到艺术作品,这正是网络艺术的魅力所在。本文通过网络涂鸦这种艺术表达形式,并以网络涂鸦作品为例,分析了网络艺术的特征及其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一、引言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受众阅读的多元化,作为一种新型业态,数字出版在世界范围内正进入高速发展期。2010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布了《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并对数字出版概念、数字出版的产品形态进行了界定: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目前数字出版产品形态主要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  相似文献   

9.
浅谈微电影     
微电影是一种新型网络媒体形态。虽然它的历史很短,但发展迅速。网络传播与影视制作技术发展、社会大众以及商业化的需求促进了微电影的发展。微电影凭借其独有的艺术特征受到众多观众和业界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
新闻网站多媒体发展之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新闻广播包含着广播的网络化和 网络化广播两个从属概念。到现今为止的网络广 播还基本着眼于改变广播传播的方式,为电台节 目的传播提供一个新平台,这可谓之广播的网络 化。而网络化广播则是新闻网站借鉴传统广播方 式实现互联网多媒体制作和传播。两者的传播本 体不同,受众对象不同,交互方式也不同。网络 化广播具有较为鲜明的特征:网民为第一性、在 线主体直播、节目互动交流、凸现网络主持、全 面网上点播等。本文讨论新闻网站如何借鉴传统 广播的节目形态,利用网络媒体的互动优势,实 现更有效的超时空受众传播,从而建立一种全新 的网络多媒体广播模式。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当代媒体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让艺术形态更加多元化,微电影+的新形态艺术作品充斥在各大平台,然而其质量良莠不齐,本文根据录音师自身的实践经验,通过对电影杀《阴林古宅》的声音创作进行解析,梳理新业态微电影从同期到后期声音制作的全流程。  相似文献   

12.
网络微短剧是技术、平台双重赋能的结果,也是适配场景化消费诉求的产物。它不仅借由生产主体的泛众化,以平民的视角、微小化的事件、内化的表达为精英文化"去蔽",还通过密集设置矛盾以及对人性的关照和洞察唤起人们的情感共振。网络微短剧是一种碎片的艺术,也是一种语言的游戏。内容生产者、广告商和目标用户以某种彼此均可接受的规则行事,并以此建立起内在的社会关联,这种复杂的文化张力是网络微短剧创作泥沙俱下的缩影。  相似文献   

13.
王驰 《出版广角》2015,(16):68-69
新媒体时代下,现代数字化艺术作品不断涌现并被人们所接受、喜爱,数字化艺术的发展逐渐成熟,民间美术顺应时代发展,华丽嬗变,出现了新的特征。民间美术从手工制作逐渐走向现代化专业制作,其地域化限制被打破。借助新媒体技术,民间美术创作在继承优良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工艺,使得民间美术有了新的发展。本文以安徽省巢湖石文化为例,论述新媒体时代下民间美术的嬗变。  相似文献   

14.
王颖妍 《大观周刊》2012,(40):185-185
艺术欣赏是对艺术作品的一种感知、观赏、思考、接受、再创作的一种人类活动,它与艺术理论的存在与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文从艺术欣赏分析的角度,阐述了艺术欣赏在艺术理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受众需求的变化和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和创新,故事性作为一种报道的形式和风格,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运用逐渐多了起来,而且得到了观众和同行的认可。在电视新闻中运用故事性的手法,是源自于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手法以及电视纪录片创作特点的借鉴,在这些艺术作品中则更要求故事的情节化,情节细节化及细节的人物化。但电视新闻独有的个性化特征,使故事性在其中的运用具有特殊的要求,这也是电视新闻故事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一、电视新闻故事必须遵循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电视新闻,是依靠先进的电视媒体对社会…  相似文献   

16.
翁波 《视听纵横》2001,(3):90-91
电视艺晚会中的串联形态通常是指,在电视艺晚会中,在各个独立节目或节目单元之间担负衔接贯连作用的艺术表现形态及其实践运用的总和。串联形态是一种在内容上与整台电视艺晚会的主题思想、创作立意和结构范式相统一的艺术表现形式:串联形态的本质是晚会所要表达的思想化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当今媒体系统以无所不在、融合以及网络化为特征,但大众传播和大众媒体仍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新的模式、现象和行为越发重要,而常见的网络传播概念并不适于描述和研究它们。因此,本文尝试提出网众传播、网众和网络化用户的概念,这一组概念脱胎演化自传播学及受众研究理论。本文认为:人们通过积极的媒介使用行为,以跨越各种媒介形态的信息传播技术为中介相互联结,构成了融合信息网络与社会网络的新型网络,成为网络化用户。网络化用户的集合即网众。网众通过社会性媒体生产、发布和接受信息,发动并参与了网众传播。而网众与网众传播,可以成为一种传播与媒介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8.
裴磊 《传媒》2017,(11)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各个领域都带来了不同的影响,艺术的发展也进入新媒体时代.无论是艺术的创作、传播还是消费,新媒体技术都为其提供了新的呈现方式、传播手段和参与渠道.新媒体的交互性、虚拟性、参与性等特点,为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特点,它有着与传统艺术作品不同的特征,不再局限于有形的空间和固定状态,而更加强调大众参与和公众的体验.在对艺术的消费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分享和多维度交流成为可能,同时虚拟与在场之间的融合性和互动性特征,也成为新媒体艺术的价值体现.由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教授独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的《当代新媒体艺术特征》一书,从新媒体艺术的欣赏方式、传授模式、创作目的、艺术媒介和空间与运作机制等方面,对新媒体艺术进行了全面分析.作者详细解读了新媒体艺术的公共性特征,并结合新媒体艺术的个性体验,对新媒体艺术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把握,为读者提供了认识新媒体艺术的人文视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云计算对数字出版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倩 《中国出版》2012,(13):37-39
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在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上,来自世界各地的840位出版业内人士曾预测纸书将在2018年彻底被"电子书"取代。2010年9月,美国《纽约时报》总裁苏兹贝格宣布,他们将在2015年停止纸媒的印刷与出版,全部转为网络出版与  相似文献   

20.
网络段子是在网络空间传播的一种短小的民间话语形式。网络段子具有创作主体的大众化与隐匿性,文本形式的多样性与娱乐化,创作内容的丰富性、时效性与焦点性等特点。段子在网络空间频繁使用与广泛传播,彰显了网络段子的功能,使其成为了大众表达观点的载体,阅读者愉悦身心的方式,社会焦点事件的舆情风向标,影视艺术的素材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