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有着30年历史的高等职业院校,自建校以来。学院非常重视国际交流合作,多次与国外重点高校及同类院校开展交流互访。学院已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多个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以加强教育合作,分享教育资源,增进国内外院校的互动交流。学院常年聘请外籍教师与专家在相关专业开展语言和专业教学活动。截至目前,共引进20余名外籍教师与专家。增进了文化交流。拓宽了师生视野。  相似文献   

2.
高等艺术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提高中国高等艺术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国的高等艺术教育,特别是非中心城市的高校艺术教育,要加大其交流与合作的力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科技、生产结构、教育体系等一系列改革会影响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方面,各种各样的问题(个人矛盾、家庭矛盾、社会矛盾)等必然影响青少年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通过开放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尽快缩短我国和世界教育强国的差距是目前我国高校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文章以云南省大理学院为例,总结出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所取得的成绩、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改进的措施和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5.
国际交流与合作一直是中国中职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加强与先进国家的合作交流,有利于优化本国职业教育资源,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与水平。文章通过对重庆市中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强中职学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谈高职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从一开始就具备了开放、开拓的品格。二十年来,高职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高职教育理念的引进和境外资金的注入,政府介入的国家之间的合作和中外高职院校间的自主合作。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为中国的高职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积极探索深化合作和应对挑战的途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又能适应全球化需要的高职教育体系,乃是中国高职教育新一轮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郑林 《历史教学问题》2009,(1):80-82,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教育界与国外同行展开了多种形式的交流,内容涉及历史课程设置、历史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等。通过交流,我们了解了国外历史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推进了我国历史教育的发展。不足之处是,以往我们与日本的交流比较多,与英美等国的交流比较少,而且交流的层次浅.不能全面深入了解国外历史教育的情况。由于对西方国家历史教育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够.课程改革中引进的西方先进教育理念很难适应中国的实际。为了提高课程改革的实效,我们必须深化历史教育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入 WTO 后,中国市场汇入国际化浪潮,企业竞争更加激烈,随之出现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等全球化大流动,从而影响到中国的经济运作、体制运作和社会运作各个层面。近年来,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对本部门、本行业的利弊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对策;若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国与国之间经济的竞争说到底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学习力的竞争。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建立,只会派少量的高级管理人员进来,而大量雇员则依靠本地人员来实现,由于跨国公司的雇员工资比国有企业的员工工资更高,必然带来人才的大流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最大的冲击莫过于人才的冲击。入世后,中国的人才是向世界开放的,国外的教育培训机构必然进入国内市场,国内的学校教育、行业企业教育、社区教育同样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由于终身教育的大部分时间是  相似文献   

9.
2013年3月9日至3月24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在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合肥、福州和广州7个城市成功举办了2013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此前,2013中国留学论坛也于3月8日在京举办。为深入了解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与中国留学论坛成功举办十多年来的经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近年来的工作重点与未来发展规划,本刊在中国留学论坛上专访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白章德。在采访中,白主任阐述了成功举办中国国际教育巡展与留学论坛的意义,介绍了留服中心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表达了对中国高校能力建设与国际教育关系的看法,并对国外院校如何吸引中国学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萱 《上海教育》2016,(Z1):38-39
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在论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时,简要而鲜明地指出:"学校必须与家庭取得联系。学校和生活的一致,家庭生活和学生生活的一致,是儿童时期完善教育的首要和不可少的条件。"现代学校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校管理的开放化、民主化和学校管理主体的多元化。从封闭的学校自我管理,转向社会、家庭参与学校管理,这就决定了学校与家庭的关系必然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只有坚持以人本思想构建和处理家校关系,才能最终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非常关心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孩子们的成长是身心的整体发展,需要学校、家庭、少先队组织共同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北京海淀区民族小学的座谈会上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年儿童中培育起来,家庭、学校、少先队组织和全社会都有责任。"我们都知道,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一个孩子成长最为重要的三种环境,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都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学校少先队要培育队员、开展各项育人活动,如能发挥家队合作的作用,其效果必然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2.
国际交流生项目是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拓展学生国际视野的有效措施,许多高校也都把国际化的思想素质作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国际交流生项目成为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载体。大学生有着很强的求知和探索渴望,在国际交流过程中,异质的文化必然对他们产生影响,因此应在异质的文化和教育环境中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使之与中国文化交流互融,吸纳为我所用的"营养"和"精华",这将对他们拓展国际视野和成长成才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郭晖 《家教指南》2003,(1):12-14
现代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社会、家庭、学校共同构成的社会系统,对人的影响是同等重要的。学校教育需要社会成员的支持,尤其是学生家长的支持,这是现代教育工作所必需的。我们当前倡导素质教育,就需要家校合作,共同育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介绍美国的学校与家庭的互相沟通,会促使我们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近代教会学校的教育投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教育投资理论,考察了近代教会学校的办学及其进行教育投资的来源;差会拨款,私人资助,学校“创收”,学生缴费等;近代教会学校投资的教育分配及运用,体现在教育之间、地区之间、学校内部之间、一定程度上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反映着强烈的利益和需要。有投入,必然有产出,近代教会学校在中国培养了不少各层各类专门人才,对中国的近代社会产生了某些积极影响,但也存在不少弊病。  相似文献   

15.
左秀银 《成才之路》2010,(29):71-71
当今社会,竞争和合作无处不在。近年来合作机制也越来越多地被引进学校的课堂教学中来,我认为这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也必然会成为教育改革的潮流和趋势。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对于合作学习,我也不断地尝试思考。  相似文献   

16.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地位和作用在当今改革开放的中国变得日趋重要.在远距离教育领域内同样如此.时代的前进,经济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给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育不再是指在学校、学院、大学等教育机构里被动地获取书本知识的所谓“正式学习”的有限的几年,而是指人的终生过程,即终身教育.教育观念的改变和教育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电子通信和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为远距离教育的蓬勃兴起和发展从思想理论到物质基础作了准备.应运而生的远距离教育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深处走来——中国职教期刊的发展与现状中国职教期刊的诞生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是向西方学习、救国图强的产物。100多年前,中国开始向半殖民地社会演变,中华民族处于危亡之际。一批思想先导者,睁眼看世界,率先发出要求变革和向西方学习的呼声。一批积极鼓吹现代教育思想的期刊,作为思想启蒙的有力武器应运而生。图1展示的分别是创刊于清王朝末期1909年的中国第一本教育期刊《教育杂志》以及创刊于民国初期1917年的中国第一本以倡导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高校国际交流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教育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国高等教育必须适应世界发展潮流,确立国际意识,变内向型思维为外向型思维、国际型思维,加强大学间的“强强合作”,同世界一流大学接轨。  相似文献   

19.
面对新世纪的到来,中国的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成为必然。在教育内容上,学校教育再不能只重视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德、体、美、劳的教育;在知识教育中,要使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方案得以很好地落实,因为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是以社会就业需求和市场为基本导向,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育模式。深入开展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切实建立起校企间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是技工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也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