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运用会话结构理论, 对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和美国著名访谈节目<大卫深夜秀>从开端、本体和结尾进行整体结构方面的语料分析.通过中美名人电视访谈节目中呈现的不同特点, 对中美思想文化差异进行了深入剖析,对受众更好地从跨文化角度理解名人电视访谈产生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所有的电视节目中,访谈类节目可以说是最能发挥人际传播与人际交流优势的栏目,其最大看点就是主持人与嘉宾之间话语的交流与碰撞.本文以2010年3月21日,由许戈辉主持的<名人面对面>栏目之<刘若荚:祖父式的男人是我对男性幻想的全部>为节目实例,以话轮转换等相关理论为分析依据,分析该栏目主持人许戈辉独特的访谈方式、主持风格等,以归纳出其电视访谈的会话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新的转型期,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剧烈,人际关越来越复杂,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使人们出于失衡状态.<心理访谈>栏目的开播,为那些极需要抚慰与疏导的心灵找到一个可以栖息的宁静家园.本文拟对<心理访谈>节目的传播内容、传播方法、传播效果作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4.
人物访谈类节目是受到所有媒体重视的一种节目形式,近年来,许多网络媒体也开始设置人物访谈类节目的视频、文字直播,较为权威的门户网站都有人物访谈专栏,然而没有一个门户网站的访谈节目成为明星节目,受众关注度也不高.文章以新浪网、人民网等我国较为典型的门户网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门户网站人物访谈类节目的问题:节目形式单一、节目宣传度不高、缺乏专业主持人等等,并且综合网络传播特点以及网络媒体受众心理和人物专访节目要求,提出来改进网络人物访谈类节目制作的建议,从而使其成为网站树立自身特色,制造品牌效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5.
陈石磊 《文教资料》2009,(21):74-75
本文以2007年10月5日播出的<鲁豫有约之炊事班的故事>为例,运用Sacks等提出的话轮转换理论,试图归纳出电视访谈节目的会话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6.
金微 《华章》2012,(18)
广播访谈节目是主持人对邀请的嘉宾就一些特定话题进行现场采访、直接交流和讨论的节目.要做好广播访谈,主持人既要能够运用有效的方式激起被访谈人的感情,打开被访谈人话匣子;还要有驾驭访谈进程的能力,引导被访谈人沿着预先设定的主题说下去;并要有自始至终与被访谈人进行情感交流,营造真诚平等和谐的交流氛围.  相似文献   

7.
明星访谈类节目是一类以明星为访谈对象的谈话类节目,明星访谈类节目对观众的吸引力源于明星人物在普通大众中的影响力,在一部分明星访谈节目取得成功后,我国出现了明星访谈的热潮,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节目质量良莠不齐,很多明星访谈类节目陷入了发展的困境。要想使明星访谈节目重获发展的活力,就需要在深入剖析当前所面临困境的基础上重新思考节目未来的发展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通过口头语言进行交流。文章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以关联理论为基础,以国内知名访谈节目《面对面》、《杨澜访谈录》作例进行分析,探讨关联理论对语篇衔接和连贯的解释力,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关联理论及其在对话交流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自己工作岗位实际,选择"音乐访谈类节目发展前景"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我国音乐类访谈节目的发展现状,其次,介绍了国外音乐访谈类节目的发展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音乐访谈类节目发展前景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鲁豫有约>和<面对面>是创办最久的两档人物专访类节目,二者因其各自的特色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本文从二者在节目设置等方面阐述有相同之处,从节目内容定位等方面阐述其不同之处.对比分析两者的异同探求其成功经验,同时更好的促进我国人物专访节目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直面教育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谁”在直面实践?直“面什么”实践?对教育实践的直面,已经成为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中国教育研究的基本趋势。但对所谓的“直面教育实践”内涵的追问和理解,似乎比较微弱,大多数人是将其作为一个具有公理性质的概念,不假思索地作为自己全部思考和实践的前提,于是就显现出这样一个态势:只要喊着口号说,我们“要直面实践”,就一定是对实践的直面了,就一定是在理论联系实际了。这种未经审视的前提,对常识不加辨明的接受,很可能造成研究方式、实践策略,甚至整个研究框架和实践体系的混乱,其后果依然是“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迷茫无知…  相似文献   

12.
我们总是以理想的人作为对象来研究教育模式;我们的教育学也常常把学生看成是"理想的学生"。于是,我们探索出许许多多以"理想的学生"为目标的规律和模式,以为它们可以在每个学生  相似文献   

13.
《欧洲教育》2013,45(1):15-21
The author of the present article is the rector of a very special university. Its faculties were comparable to the French Grandes Ecoles when, in 1930, the government decided to join them together to form a university, not an easy task, even for a very strong government. The schools did not want to lose their autonomy and were indeed afraid of losing it for nothing. Political pragmatism suggested a decentralized solution which was out of keeping with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and represented a major innovation in the frame of Portugu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相似文献   

14.
英语委婉语与"面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讨论英语委婉语与“面子论”中的礼貌策略的关系,指出英语委婉语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维护交际各方的面子。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文化中的"面子"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子是每个社会成员想为自己争取的公开的自我形象。在中西两种文化当中存在着“面子观念”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使用礼貌策略上的不同选择。  相似文献   

16.
南北朝晚期至隋唐初期的佛教石窟中,“秀骨清像”风格的造像却开始悄然隐退,张僧繇在进行绘画创作时,将佛教题材和技法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和改造,创制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而短而艳”的“张家样”佛像。对后世的绘画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艺术发展和艺术创新的重要样本。  相似文献   

17.
诗集《秋天要我面对她》既继承了传统诗歌凝练的语言、写诗技巧,在继承中又开拓了自己的天地,意象与意象间跳跃式的串连,并承载了诗人沉甸甸的思索。本文从对诗人的“孤独感”与“时间观”两大方面的分析,探寻诗集的思想内蕴。  相似文献   

18.
The question of formulating an educational policy has secured limited attention since 1951. The acute engineering shortage of 1955-1956 gave industry food for thought. Disclosures of the progress made by the U.S.S.R. alarmed our military and congressional personnel. The launching of Sputnik I awakened large segments of the public to the inadequacies of the national treatment of educational matters. There is need to look ahead. Responsible scientists have foreseen tripling of world population by next midcentury; food production,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energy production must be brought to levels to permit life at desired standards. The most critical element necessary for all this is adequate technical manpower. There is a need for about three times the number available at present rates of growth. The solutions require such magnitude of effort and support that joint endeavors by government, industry, and educators must be found.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人"脸面"观念的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个问题的解决是研究中国人脸面问题的必要前提:一是“脸面”的分类问题,二是“脸面”概念的定义问题。很多学者认可“脸”和“面子”的分类,或者与其类似的“道德性脸面”和“社会性脸面”的分类。学者们对“脸面”的定义则是莫衷一是。本文通过对“脸面”这一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成分的分析,提出了“脸面”的全新定义。根据这一定义,将“脸面”划分为“评价性脸面”和“互动性脸面”。“脸”和“面子”的区别也得到了合理的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20.
英语口语教学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即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中的策略问题以及学生实际语言运用失误的问题。Bmwn&Levinson的“面子策略”能有效的调整教师在口语教学中所采用的策略以及有效的弥补中国学生在英语口语会话中涉及到礼貌表达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