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当宝宝进行了空气浴、日光浴的锻炼后,可以开始水浴的锻炼。水浴锻炼是利用体表温度和水温之差来锻炼宝宝的身体,一年四季均能进行。水浴内容一:温水浴宝宝出生后,脐带脱落并创面长好就可以进行温水浴了。温水浴时的室温应在26℃~28℃。每次温水浴的时间应为7~12分钟,夏天可每日2次,冬天可每日1次,注意保持水温。每次浴后,可用相对  相似文献   

2.
从摇摇晃晃的独立行走开始,孩子动作技能与活动能力的发展便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要让孩子多活动,多玩耍,多锻炼,这是让宝宝获得身体健康、动作敏捷的一条重要途径。希望宝宝能通过游戏——  相似文献   

3.
宝宝自分娩出生之后,他的游泳能力并未退化。如果采用各种类似于游戏的活动继续加以培养的话,可以促进他身体各器官的生长,同时也能培养孩子对事物一定的把握能力与自信心。宝宝的嬉水情结是与生俱来的,维持与继续培养,实际上是对宝宝潜在能力的挖掘和锻炼。所以,趁这个夏天,多多锻炼宝宝的嬉水能力吧!  相似文献   

4.
正眼看着别人家同月龄的宝宝能轻松地做出一些动作了,自己的宝宝做起来却很费劲,且不协调。看来,宝宝的动作发育可能落后了。该如何帮帮他呢?发现宝宝的一些大动作不协调时,可以及时给予干预,进行调整。但是如果能提前了解宝宝在不同月龄的大动作发展重点,就能提前帮宝宝进行一些锻炼,这样就更好了。  相似文献   

5.
肖文 《母婴世界》2008,(9):22-22
胎动是胎宝宝主动运动的表示,胎动的差异能预示他们出生后活动能力的强弱。在正常情况下,胎儿期活动力强的宝宝,要比在胎内不怎么活动的宝宝动作发展更快些。为了提升宝宝的运动能力,准妈妈应该多陪肚子里的小家伙做运动!  相似文献   

6.
金蒙 《父母必读》2009,(3):99-108
1个月 代表性动作:往有声音的方向转头 宝宝出生后半个月左右,就开始对声音、色彩等有反应。当有铃铛响动时,宝宝还会把头转过去,把视线移向声音发出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宝宝从6个月起,就开始有一定自主能力的运用了。你可以发现,他会偷偷地开始爬起来,仿造起大人们的动作,虽然他还不明白动作的含义,但他学得乐此不疲。第10个月开始,宝宝的活动范围就更广了,你会欣慰地发现,宝宝真的长大了。  相似文献   

8.
动作发育1岁左右的宝宝,会给妈咪带来许多意外的惊喜。这时,宝宝的体格发育已经很稳健了,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身高约为1.5倍。在运动能力方面,他能自己抓着东西走路,而且走得很好;握着他的手领他前进,他的脚会向前移动:妈妈放开手时,可以自己站立2、3秒钟。有的宝宝10个月左右就会开始走路,有的宝宝才刚开始学会爬行。专家认为,这段时期,充分地让他爬行比学习站立、走路要好。爬行能够锻炼腕力、肩力、腹肌、背肌。爬行功夫到家再开始走路的宝宝,不容易跌倒,就算跌倒也会及时用手撑住身体。另外,爬行时五根指头为了要支撑身体重量需要  相似文献   

9.
正从抬头,到翻身,到坐、立、走、跑……宝宝的每一个运动,都是一项探索的开始。随着运动能力的发展,宝宝终于能够一步步认识自己的小身体和外面的大世界了。宝宝出生后第一年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在控制自身运动和动作技能方面的巨大  相似文献   

10.
陈红霞 《新课程研究》2009,(10):106-107
根据幼儿师范学校体育的任务,基本体操的教学不仅要锻炼幼师生的身体、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掌握基本体操的简单知识和动作技能,而且还必须教会幼师生体育教学技能,要学会做示范,掌握多种教法,能够创编简单的基本体操以及组织基本的幼儿体操教学和活动。  相似文献   

11.
宝宝的情绪、动作和社会态度等大多是在和成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模仿形成的。人们经常见到宝宝模仿成人的动作、表情和语言等,其实宝宝模仿的内容远不止这些,还包括情绪、社会态度等。模仿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学习新行为的有效方式,是人类行为成熟、发展的象征,更是人类先天就有的一种基本能力。曾经有人对出生不久的宝宝进行过研究,发现成人在他面前做的吐舌头、扮鬼脸、打手势等动作,他竟然都能模仿,这是因为宝宝自出生后就能看、能听,已具备最基本的与社会交往的能力。模仿是宝宝认知发展中的特殊方式,他通过动作,把他看到的和听到的内容用…  相似文献   

12.
发展幼儿动作协调性应该是从小抓起,年龄越低效果越好。同时不能仅限于某一环节中,幼儿到了可以在运动中锻炼协调能力的年龄时,父母和老师就能在幼儿体操上、运动时、游戏中或日常的一些活动过程来进行有意识的训练。  相似文献   

13.
对婴幼儿来说,精细动作水平与其智力发展息息相关。一方面,适度的精细动作练习可以锻炼宝宝的思维,另一方面,宝宝的思维发展水平又通过其精细动作有所体现。那么,从宝宝呱呱坠地,哪些小动作见证了其精细动作的发展呢?家长应该给予什么样的帮助呢?  相似文献   

14.
体操活动能锻炼幼儿的肌体。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使幼儿有序地进入一天的生活和学习。因此,充分利用各种体育教育资源,创编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体操,成了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创编幼儿体操的实践过程中,我们的体会是:一、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介绍一系列的手指游戏,旨在促进宝宝手的精细动作的发展,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并让宝宝熟悉每个手指的外形特征。  相似文献   

16.
早教在线     
俯卧抬头早锻炼 俯卧抬头是0-6个月婴儿重要的动作训练内容,从婴 儿满月后即应该开始训练。开始时30秒,以后可逐渐延长 时间。一般,婴儿3个月左右可抬头至45度,5个月左右可 达90度,并能支撑前半身,挺起胸部。这样能促使宝宝用 手支撑上身,增加接受周围刺激的机会,同时也为以后学 习翻身、爬行动作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带领儿童进行体操运动,是增强幼儿身体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教学内容。而音乐作为幼儿体操活动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在体操中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不仅可以促使体操活动更具节奏和旋律感,还能够为幼儿带来身心愉悦的情感体验,促使幼儿在美好的音乐氛围中进行活动,提高幼儿的审美和体操锻炼动力。  相似文献   

18.
宋亮 《教育》2013,(3):42-42
2008年出生的奥运宝宝和2008年结婚一两年后出生的奥运家庭宝宝,从去年开始陆续进入幼儿园。这些扎堆出生宝宝的涌入给幼儿园带来了一定压力。  相似文献   

19.
一岁半左右的宝宝就有了要自己吃饭的想法。两岁以后,宝宝开始尝试自己做一些事情,这时候家长应该注意培养宝宝自己吃饭的能力。两岁的宝宝动作还不是十分协调,会把饭菜撒在桌子上、地上,弄得一片狼藉,他还有可能吃得满身、满脸都是饭菜。因此,许多家长不许宝宝自己吃饭。其实,家长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宝宝自己吃饭,不但可以提高他吃饭的兴趣,而且还能培养他的手眼协调能力,锻炼手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20.
宝宝在幼儿园 健康方面; 活泼开朗()、能自己吃饭()、睡眠姿式正确()、有较好的大小便习惯()。 对跑()、跳()、投()、体操()感兴趣。体育活动中能按口令做动作(),并能自觉注意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