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9年9月出版的《大龙邮票与清代邮史》一书,是在1988年“中国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纪念邮展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那次邮展,有集邮家个人展品与“邮博”官方展品两大部分。官方展集,名字就叫“大龙邮票与清代邮史”。展出形式,不是用邮展贴片,而是用绫绢裱成的大展版,每幅尺寸相当于一个展框。文图并茂,章节分明,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中华邮币学会”为配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在温哥华侨胞社团“中华会馆”、“中华文化中心”大力支持赞助下,于2008年8月2-3日,在温哥华文化中心综合大展厅举办“迎08北京奥运邮展”,表达海外集邮爱好者和侨胞对北京奥运会的美好祝愿。来自中国、新加坡、汶莱等国的14名会员为本次邮展提供邮集。  相似文献   

3.
《中国集邮》2001,(11):44-44
由国家邮政局、江苏省政府主办,全国集邮联、江苏省邮政局承办的新世纪首届集邮大展——2001年全国集邮展览于2001年9月21日至25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国家邮政局局长刘立清,江苏省委副书记李源潮,全国集邮联合会会长刘平源、副会长兼秘书长盛名环、副会长常延廷、许孔让、常增书等及江苏省的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刘立清局长、李源潮副书记、刘平源会长为邮展开幕式剪彩并参观了邮展。  相似文献   

4.
编辑寄语     
《上海集邮》2009,(6):48-48
余音绕梁 中国2009世界邮展落幕逾月,但是这样一次大展,留给人们的印象,乃至欢喜和哀伤,甚至十年也不会磨灭,刊物上单有一个展集成绩表是不够的,因此本期发表“阿拉上海”土生土长的第二位FIP邮展评审员施邑屏的心得体会,下期还将开始登载集邮学术高峰论坛的获奖论文。  相似文献   

5.
为了推动生肖集邮的发展,提高生肖集邮的水平,从2001年起,生肖集邮研究会已多次举办全国生肖集邮展览,今年已是第3届了。本次邮展,由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领衔主办,并由全国集邮联提名聘请国家级邮展评审员组成评审委员会,还设立专家组。整个邮展组织体系等同于全国性专项邮展,促进了生肖邮展的规范化运作。正如全国集邮联常延廷副会长在邮展开幕式上所说:“生肖集邮已正式成为新的集邮门类。”  相似文献   

6.
在2001年全国邮展上,我的专题类展品“蒸汽机车自述”获得了大银奖,这对首次参加全国邮展的我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和惊喜了。  相似文献   

7.
组织专门的老年邮展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老人们通过制作邮集提高集邮的乐趣,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值得保持和完善下去。但邮展规则中毕竟没有“老年类”。与2001年南京全国邮展相比,这次老年邮展的专题邮集水平明显降低了很多,低水平邮集的问题则更加  相似文献   

8.
《上海集邮》2006,(12):2-2
由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主办、湖北省集邮协会承办的“首届中华全国网络集邮展览”于2006年11月1日至2007年4月举行。这是在互联网上举办的第一次全国竞赛性邮展,也是有史以来展览空间最广、跨越时间最长的一次全国邮展。展览以湖北集邮  相似文献   

9.
王志刚 《集邮博览》2011,(11):29-31
自2001年9月首次面世。参加在南京举办的全国邮展,至今年8月在日本横滨参加世界邮展,专题邮集《图书》已走过十个年头。从全国金奖到世界金奖2001年9月,《图书》邮集参加了在南京举办的全国集邮展览,获得了专题类的金奖。虽然《图书》在选题、处理、知识和素材等方面。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和潜力,但首次参加全国邮展就获得金奖,还是让作者和许多人稍感意外。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图书》邮集又多次参加全国邮展(包括选拔展和邀请展),均获金奖;不过其参加国际邮展的成绩却“波澜不惊”。2002年《图书》参加在汉城举办的韩国世界邮展,获镀金奖;2003年,参加在绵阳举办的第16届亚洲国际邮展,仍获镀金奖。之后的五年时间,《图书》除2005年代表我国邮集参加马来西亚国家邮展做示范性展出外,再未参加过任何级别的竞赛级集邮展览。  相似文献   

10.
读编往来     
《集邮博览》2013,(4):M0002-M0002
得知贵刊出版了增刊《中国当代集邮展览资料大全(1983-2012)》,很是高兴,立目口向杂志社咨询,并订阅了一本。继贵刊出版一系列高质量、史料性较强的增刊后,“大全”又是一本数据全面、翔实,让读者喜欢、称赞的好刊。此刊梳理了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成立以来在我国举办的世界邮展、国际邮展及历届全国邮展信息,还有我国集邮者参加的在国外举办的国际邮展的一些信息。虽然我只是一个“草根”集邮者,没有编组邮集,  相似文献   

11.
2006年的首届全国网络邮展开创了我国网络邮展的先河,是对传统邮展的挑战和创新,也引起了我们对邮展形式和内容的思考。一、首届全国网络邮展回顾"武汉中华全国网络集邮展览2006",俗称首届全国网络邮展,原称"首届中华全国网络集邮展览(湖北武汉)",由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主办、湖北  相似文献   

12.
随着附加费的开禁,不少附加费邮友的邮集将陆续出现在各级邮展上,附加费集邮进入黄金期的发展阶段,形势大好,前途光明。附加费集邮应进一步提高组集和研究水平。一、附加费邮集的归类依据全国集邮联的6点“意见”和一般邮展的惯例,附加费邮集可归入“现代沙龙”类,因为它产生的时间只有十余年,早于附加费的“民居”普票邮集至今还  相似文献   

13.
1983年初,为了筹备第一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我从北京市集邮协会借调到集邮联。由于是第一次办全国邮展,大家都没有经验。为了搞好邮展,集邮联除了从一些省协会抽调专职干部以外,还请了几位领导如全国邮电工会主席杨道新(已故)、北京电信局副局长马然、北京邮局副局长罗英,还有几位邮票发行局的专家:杨启明、邓连普、秦馨民(已故)、刚毕业的大学生朱彤(现邮票博物馆副馆长)。  相似文献   

14.
“2001年上海集邮节暨纪念上海市集邮协会成立20周年集邮展览”是一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非竞赛性邮展,包括6个类别以及青少年级共44部184框展品,并从中推荐优秀展品参加今年的全国邮展。这些不同“花色”的展品适合各个层次的集邮,因此吸引了不少的观众。  相似文献   

15.
2006年4月4日第25期《中国集邮报》披露一条消息:“今年10月及11月将分别举办全国专题和文献邮展。”笔者是一名集邮文献爱好者,对上述披露的“文献类邮展”很感兴趣。遂翻出最近几年我国有关集邮文献展出的资料进行了反复研读和比对,发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6.
我组编的极限邮集曾以《拱门》为题获2002年的全国首届老年邮展镀金奖、广州第二届全国极限邮展大镀金奖,参加首届邮展高级研讨培训班后对这部展集有了新认识,并连题目在内全部推倒重来,重新组编后参加今年重庆全国邮展暨亚洲邮展选拔展,并获镀金奖。下面谈谈自己的这次重新组编。  相似文献   

17.
编辑寄语     
亲爱的读者:新年好!2003年的绵阳亚洲邮展已经成为历史,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点燃之际,或在其之前,在我国举行的超大型邮展将是世界邮展,洲级邮展,还是国际体育邮展,现尚没有确切的消息,然而无论如何,历史赋于中国集邮界的任务,必定是要求我们造就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邮集。作为一种辅助,我们编、办  相似文献   

18.
以宣传世界邮政日、纪念大龙邮票发行120周年和遴选明年中国’99世界邮展展品为主题的全国性邮展于1998年10月9日至13日在天津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行。观众约4万人次。 这次邮展在展品方面有三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除了几部曾获世界邮展金奖或亚洲邮展大金奖的邮集(如沈曾华的“华东”邮集、李曙光的“军邮”邮集)  相似文献   

19.
《上海集邮》2003,(10):47-47
本刊讯全国集邮联邮展委员会于8月6日发出通知,正式聘请李殿文等9人为国家级邮展评审员。上海廉新义、羌陆明榜上有名。 全国集邮联邮展委员会是在经过2003年重庆全  相似文献   

20.
郑州纺织工学院自1981年以来,几乎每年都举办一次小型邮展。今年为纪念“五四”运动,再次举办邮展,院长、教授、职工、学生都有邮集送展,而邮展经费才300元。郑州市邮电局为支持基层邮展活动,在郑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