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邮电部从1987年至1996年间发行了6组《敦煌壁画》特种邮票,敦煌邮电局也陆续启用了6种新颖别致的长方形挂号戳和2种快件戳,用红色加盖在贴用《敦煌壁画》邮票的给据原地实寄封上。现分别简介如下: 图1是1987年5月20日敦煌县邮电局启用的挂号戳,规格为39×22mm,戳内左侧为阴刻图案,中刻  相似文献   

2.
敦煌壁画     
敦煌坐落在甘肃河西走廊,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图1)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1900年被发掘,俗称“千佛洞”,始建于前秦建元(366年),历经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  相似文献   

3.
正敦煌是丝绸之路重镇,敦煌壁画是历代画家怀着无比虔诚之心,在传承民族艺术的基础上,融合外来艺术形成的震惊中外的艺术瑰宝。张大千自1941年开始,用了三年,历经千辛万苦,潜心研究与临摹敦煌壁画,实现了艺术上的核心蜕变,终成一代绘画大师,在中国艺术文化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为了追寻先贤足迹,也为更深入地研究丝路天马,2015年夏秋之交,  相似文献   

4.
王超 《中华武术》2004,(1):28-28
中华民族艺术瑰宝敦煌壁画,内容宏博,包罗万象,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五彩缤纷的形象的史册。  相似文献   

5.
倪双来 《上海集邮》2001,(4):23-23,26
1952至1996年,我国共发行《敦煌壁画》邮票32种、小型张3种,另有1994年发行的YPl3《甘肃风光》邮资片第5图“敦煌莫高窟”和2000年发行的JP89《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100周年》纪念邮资片。  相似文献   

6.
敦煌——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由于它扼据玉门关、阳关两座关隘,西通葱岭,东接走廊,地势险要,所以成为古代中西交通的重要隘口。对古代的商旅来说,西出阳关就意味着凄怆的离别;生还玉门就象征着幸福的重聚。自从公元前111年,汉代敦煌郡建立以来,它犹如一座历史的丰碑,象征着中国各族发展、融合的古老的过去,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和西方各国人民不断交流的源源流长的历史。在过去的二千年  相似文献   

7.
敦煌壁画中的藏族体育与唐蕃体育交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体育文化是多种地方文化汇融的产物,丝绸之路文化在这汇融中扮演了活跃的角色。近些年来,随着敦煌学的发展,特别是敦煌莫高窟大量体育壁画的发现,对我们研究藏族体育开阔了新的视野。本文拟对敦煌壁画中的藏族体育、唐蕃体育活动的交往作一初步探讨。 一、敦煌壁画中的藏族体育。 数千年来,丝绸之路留下了我国人民开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以及各民族文化交流、融汇的历史足迹,蕴藏着数不尽的文化瑰宝和人类智慧的奇观。特别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石窟遗址——敦煌莫高石窟,为研究我国中古时期、乃至西藏吐蕃时期的体育历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敦煌壁画中不乏有丰富的反映藏族体育活动的内容。如北魏时期第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敦煌体育壁画的文化价值进行研究分析。在这些鬼斧神工的石窟壁画中,骑射、驯马、投掷、举重等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反映了古代人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等思想。为我们研究古代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材料。  相似文献   

9.
摔跤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项目。在敦煌壁画中有大量的以摔跤为内容的画面。莫高窟北周·第290窟西披上层有一幅太子摔跤壁画。这是佛传故事画之一,表现须大拿太子向善觉国王女儿裘夷求婚,应约试艺,并以摔跤扑翻大魔力王的故事。比武双方都袒露上身,穿着短裤,头束总角,这是中原民族传统的发式。东汉张衡在《西京赋》中描述摔跤时说:  相似文献   

10.
“倒立”汉代称“倒植”,东晋时称为“逆行”,唐代称“掷倒”,宋代称“倒立”,明清时称“竖蜻蜓”、“拿大鼎”。在研究考察敦煌遗存的体育史迹过程中,发现在莫高窟西魏至宋的有些洞窑的壁画中,绘有形态各异的“倒立”图像①。关于倒立很少见于史籍记载,而《旧唐书·音乐志》载有波罗门艺人在长安表演后倒立技艺。因此,人们一般认为“倒立”是由西域传入中国的技艺之一。   敦煌的佛经文献中不乏有“瑜伽”②的记载,其中不少功法中有人体倒立的内容。笔者认为在敦煌早期经变画中所出现的倒立图像,在很大程度上受“瑜伽”功法的…  相似文献   

11.
论敦煌石室遗书︽呼吸静功妙诀︾李重申圆光谢瑾敦煌气功是我国气功源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敦煌气功的产生、发展、传播,主要是处在佛教文化涵盖的时代。在敦煌莫高窟不仅建造了许多专为修禅服务的禅窟、禅寺和禅堂等建筑,而且还居留了大批僧人进行修禅习定、讲经说法、抄...  相似文献   

12.
为纪念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 ,普及敦煌学知识 ,甘肃人民出版社从2000年6月起出版“敦煌文化丛书”。在已经出版的第一部分17种书之中 ,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李重申教授的新著《敦煌古代体育文化》 ,因为它把我们带进了敦煌学研究中一个大有开拓前景的新领域。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古代体育文化源远流长 ,内涵丰富。但是 ,这又是我国体育史研究中相对薄弱的课题 ,其原因之一就是研究力量不足 ,尤其是对古代文物和文献中的相关资料挖掘不够。近年来 ,情况有了改观 ,新的成果也不断涌现。在敦煌石窟现存4.5万平…  相似文献   

13.
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和安西榆林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上起十六国,下至元代,连绵约千余年。现存五百多个洞窟,保存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塑像二千余身,唐宋木构建筑五座。敦煌艺术中,数量惊人的壁画,无疑是宝库中的重要部分。它是一部我国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形象的史册。其中有许多我国古代体育的珍贵画面。它包括古代武术、射箭、举重、技巧、摔跤(相扑)、马术、博弈、游戏、舞蹈等各种形式的民族体育活动。这部分珍贵的体育资料,不仅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它是我们研究中国民族体育重要的史料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陈峰  马洁译 《杂技与魔术》2009,(6):24-26,F0003
《敦煌神女》是甘肃省杂技团和敦煌杂技艺术歌舞剧院共同创作的现代杂技剧,上演已有两年,社会反响好,上座率高,成为敦煌市打造“艺术之都”的品牌之作。  相似文献   

15.
在1900年王圆禄道士打开神秘的藏经洞数万卷书中,有百余卷至今还没有被认识的敦煌医学遗卷。在藏经洞里沉睡了八百多年的《神仙粥》便是其一。 敦煌遗书P.3810《呼吸静功妙诀》文后,附有养生神仙粥食方,古方书题“神  相似文献   

16.
敦煌壁画"倒立"图像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敦煌壁画中倒立图像进行研究,从而了解倒立的演变历史,分析倒立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以及与体育融合的过程.这为我们研究倒立的本体发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19年12月,甘肃省杂技团创排完成了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大型幻景式敦煌文化杂技剧《九色鹿》。该剧是在2007年甘肃省杂技团创排的杂技剧《敦煌神女》的基础上再创作的。两剧均取材于敦煌莫高窟第257窟壁画《鹿王本生图》故事。笔者作为创排这两部剧的亲历者和演员,就此谈谈甘肃杂技剧的变革之路。  相似文献   

18.
敦煌壁画和文书中的马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竞技体育项目起源于生产劳动和健身娱乐活动,经过不同形态的演变,最后才发展成为一种竞技体育比赛项目,敦煌壁画和文书中与马有关的一些文化活动,为我们展现了马术运动的文化源流。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参加第二届《敦煌杯》棋赛中,颇有所得,现汇成小品,供同好欣赏。 以车冲阵 三军齐发 如图1,是胡荣华与北京小将喻之青弈成的局势。现该胡方走棋,他利用对方子力零散之机,突发“怪手”,挺车扰乱敌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16,(15)
正张大千在敦煌待了三年张大千(1890~1983年)与敦煌的情缘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还在上海艺专求学的张大千曾在其师李瑞清和曾农髯那里听说过敦煌。然而,张大千老师叙述中的敦煌也只是一些有关经卷、写本、文物和遗书的敦煌,而未谈及敦煌的壁画与彩塑。真正促成张大千敦煌之行的是第一位到达敦煌的画家李丁陇。李丁陇,河南新蔡人。1937年,他为了保护和发扬敦煌艺术,带领一行13人跋山涉水,前往天寒地冻的不毛之地敦煌。结果到达目的地时只剩下李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