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花猫是捕鼠能手,每天都能抓到不少老鼠,但每次在它吃老鼠以前,都先叫老鼠列队报数,它吃掉第一次所有报单的老鼠,让剩下的老鼠重新报数,再吃掉第二次所有报单数的老鼠……最后剩下的一只老鼠被留下,与第二天抓来的老鼠一起重新排队报数。[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为了迎接城运会的召开,某中学100名共青团员在校团委书记舒老师的带领下,准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临行前,舒老师要求同学们排成一列,自1起报数,凡报奇数者离开队列组成第一小组;留下的再次自1报数,凡报奇数者又离开队列组成第  相似文献   

3.
小花猫不仅喜欢吃小白鼠,而且吃的时候还经常捉弄它们。这天小花猫捉到5只小白鼠,命令它们排成一排,然后按一、二报数。再命令报一的小白鼠全部出列,它一一吃掉它们。吃完后又让剩下的小白鼠进行第二轮一、二报数,再吃掉报一的小白鼠。最后留下一只小白鼠陪它玩耍,等下次捉到一  相似文献   

4.
数形结合     
王真红 《数学小灵通》2005,(1):32-33,48
[题目]上体育课时,同学们站好队,一至二报数,然后让报一的学生退出队列;再一至二报数,同样也让报一的学生退出队列;但从第三次开始,每次报数后,一律让报二的学生退出队列,……直到最后剩下一个人为止,问最后剩下的一个人最初排在队列的第几位?  相似文献   

5.
思维体操     
<正>1.智力题谁会剩下1~50号运动员按顺序排成一排。教练下令:"单数运动员出列!"剩下的运动员重新排队编号。教练又下令:"单数运动员出列!"如此下去,最后只剩下一个人,他是几号运动员?如果教练下令"双数运动员出列",最后剩下的又是谁?(阿娟)  相似文献   

6.
五十多年前,日本数学家角谷静夫发现了一个现象:从1到n的任何一个自然数,只要对n反复进行下列两种运算:(1)如果n是偶数,就除以2;(2)如果n是奇数,就乘以3加1.最后的结果一定可以回到1.例如n=6,6是偶数,除以2,得3;因为3是奇数,乘以3再加1,得10;10是偶数,除以2,得5,……,运算过程如下,最后得到1.6→3→10→5→16→8→4→2→1.再如n=11,11是奇数,乘以3再加1,得34;34是偶数,除以2,得17,……,最后也得到1.11→34→17→52→26→13→40→20→10→5→16→8→4→2→1.若取n=100,需经过25次运算才能回到1;取n=27,绕的圈子就大得惊人,但最后仍能回到1.同…  相似文献   

7.
题目(2009年高考福建理科第15题)湖北省鄂州市5位同学围成一圈依序循环报数,规定:①第1位同学首次报出的数为1,第2位同学首次报出的数也为1,之后每位同学所报出的数都是前2位同学所报出的数之和;②若报出的数为3的倍数,则报该数的同学需拍手1次.已知甲同学第1个报数,当5位同学依序循环报到第100个数时,甲同学拍手的总次数为____.  相似文献   

8.
想想议议     
大花猫是捕老鼠的能手,每天要抓到不少老鼠。但它吃老鼠以前,要叫老鼠列队报数。大花描先吃掉报单数的;剩下的老鼠顺序不变并重新报数,它再吃掉报单数的;这样继续下去,最后剩下的一只老鼠可以被保留,与第二天抓来的老鼠一起重新排队报数。大花猫发现,一连好几天,最后留下的总是一只机灵的小白鼠。当大花猫问它想了什么办法每天都能留下来时,小白鼠答道:“每天排队前我都先数一数你抓到多少只老鼠,然后,我站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就行  相似文献   

9.
[题目]上体育课时,同学们站好队,一至二报数,然后让报一的学生退出队列;再一至二报数,同样也让报一的学生退出队列;但从第三次开始,每次报数后,一律让报二的学生退出队列,……直到最后剩下一  相似文献   

10.
陶云娥 《数学小灵通》2015,(Z1):15-17,37
一些有关质数酌计算问题,虽然通过试算也能得出答案,但比较麻烦。如果利用质数2的特殊性(在所有的质数中,只有2是偶数)和奇、偶数的运算规律去分析,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例1.已知a、b、c都是质数,且a+b=33,b+c=44,c+d=66,那么d=____。我是这样解的。奇、偶数的加法的计算规律: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减法的计算规律与加法类似。根据奇、  相似文献   

11.
最后剩下谁     
《小读者》2013,(4):49-49,52
1-50号运动员按顺序排成一排。教练下令:“单数运动员出列!”剩下的运动员重新排队编号。教练又下令:“单数运动员出列!”如此下去,最后只剩下一个人,他是32号运动员。如果教练下的令是“双数运动员出列!”最后剩下的又是谁?  相似文献   

12.
森林警局的老虎警长年事已高,他想挑选一位得力的助手,以便将来接替自己的工作。于是,老虎警长召来全局的50名警探,对他们说:“我今天要考考你们,看谁最聪明。方法是这样的:你们先排成一条长队,第一次,按1、2报数,单数退出,双数留下;第二次,留下的人中,按1、2、3报数,报“1”和“2”的退出,报“3”的留下;第三次,再在留下的人中,按1、2、3、4报数,报“1”、“2”、“3”的退出,报“4”的留下。最后留下的人中,再按1、2报数,报“2”的人就是我今天要选的助手。”众警探一边议论着,一边挑选着最佳位置。不过大多数人总理不出个头绪,认为这只能…  相似文献   

13.
一个任意的自然数,如果它是偶数,就用它除以2;如果它是奇数,就用它乘3之后再加上1,如果得数是偶数,再用它除以2;如果得数是奇数,再用它乘以3再加上1,这样反复运算,最后结  相似文献   

14.
聪明的小马     
正大森林里,马家族正在召开2013年的年终总结大会。会上,德高望重的家族头领老马称自己已经年老体衰,准备选一位年轻的头领来接替他的工作。经过家庭成员的初步推选,一共产成了12位候选人。在最后的竞选大会上,老马宣布了竞选办法:12人排成一排,从左到右按"一、二"报数,每次淘汰报"一"的人;淘汰完后,剩下的人不许动,再按照这样的办法,重新报数并淘汰,直到最后剩下一人为止,剩下的那个人就  相似文献   

15.
中考试卷中出现的数学猜测题 ,一般是先给出一些数字 ,然后提出问题 ,考生需从所给数字找出规律 ,再做出解答 .这类题目有一定的难度 ,但可以提高观察力 .例 1 已知 :1 + 3=4 =2 2 ,1 + 3+ 5=9=32 ,1 + 3+ 5+ 7=1 6 =4 2 ,1 + 3+ 5+ 7+ 9=2 5=52 ,……根据前面各式的规律 ,可猜测 :1 + 3+ 5+ 7+… + ( 2n + 1 ) =(其中n为自然数 ) .( 2 0 0 0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题 )分析 :本题从规律上看是连续奇数相加所得结果为某一数平方 .但题目使用“2n +1”来表示一个抽象的奇数 ,这便增加了难度 .经观察 ,每个式子的最后一个奇数加 1除以 2再平方…  相似文献   

16.
有些数学题,我们可以借用数字周期规律解题。例2003名学生排成一行,第一次从左至右1~3报数;第二次从右至左1~5报数;第三次从左至右1~5报数。第三次报的数等于前两次报的数之和的学生有多少名?(2003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分析与解:根据题意,从左至右将第一次和第三次报数情况记录如下:第一次报数:123123123123123123……第三次报数:123451234512345123……因为第一次报数2003÷3=667……2,最后一位同学是报“2”。第三次报数2003÷5=400……3,最后一名同学是报3。而第二次报数与第三次报数顺序相反,所以第二次报数从右至左最后…  相似文献   

17.
30多年前,日本数学家角谷静发现了一个关于“1”的现象:一个自然数,如果它是偶数、那么用2除它:如果是奇数,则将它乘以3以后再加上1.这样反复运算,最终必然得到“1”. 例如:自然数6是偶数,除以2,得3;因为3是奇数,乘以3加1,得10;10是偶数,除以2,得5;……运算过程如下:6→3→10→5→16→8→4→2→1.最后变成“1”.再例如:自然数Ⅱ是奇数,它的运算过程是:11→34→17→52→26→13→40→20→10→5→16→8→4→2→1. 如果是自然数27,通过这两种运算也能得到1,但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数学教材的重要理论之意就是建构主义思想,而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充分地体现了建构主义的基本思想.以下笔者就高中数学建构主义解题思想例举如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必修3)(北师大版)的第78页例4:韩信是中国汉代刘邦手下的大将,他英勇善战,智谋超群,为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据说他在点兵时,为了保住军事机密,不让敌人知道自己部队的实力,采用下述点兵方法:先令士兵从1至3报数,结果最后一个士兵报2;再令士兵从1至5报数,结果最后一个士兵报3;最后令士兵从1至7报数,结果最后一个士兵报4.这样韩信很快知道了自己部队的总人数.请设计一个算法,求出士兵至少有多少人.分析理解:士兵从1至3报数,结果最后一个士兵报2.  相似文献   

19.
在某教学参考书上有这样一道参考习题:“奇数与偶数各占自然数的几分之几?”对于这个问题,可能有不少学生或教师会这样回答:“奇数与偶数各占自然数的二分之一”。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自然数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而奇数与偶数的个数是相等的,因此各占自然数个数的二分之一。事实上,这个题目本身就是错的,当然,上面的答案也不可能对。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个问题: “桌上放有奇数张正面向上的扑克牌,每次翻动其中任意偶数 张(包括已翻过的牌),使它们从一面向上变为另一面向上,这样一 直做下去,能否使所有的牌都反面向上?” 通过动手翻牌实验,得出了“不可能做到”的结论.在此基础 上,想到: 若设原先给定的扑克牌(正面向上)的张数为m,每次翻动的 张数为n(m不能被n整除).则可引伸为: 1.若m为奇数,n也为奇数时或m为偶数,n或为奇数或为偶 数时,能否使所有的牌反面都向上? 2.若能做到,只须翻动多少次就能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