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4月12日,教育部社科中心和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联合召开“美国西化、分化中国战略的特点及我们的对策”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军事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结合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发生的“颜色革命”,对“颜色革命”、“街头政治”的含义和实质、“颜色革命”发生的内外背景、美国推行“街头政治”的策略和手段、“颜色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及我们的对策、美国西化分化中国战略的必然性和现实威胁性、新形势下美国西化分化中国战略的特点以及渠道和手段、如何应对美国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图谋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自去年以来,中亚地区先后发生了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乌克兰的"橙色革命"和吉尔吉斯斯坦的"黄色革命",而且,"颜色革命"大有在俄罗斯周边继续蔓延之势。探究一系列"颜色革命"的根由,既有这些国家的内部因素,更有外部因素。"颜色革命"带给世界的影响与启示是深刻的,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3.
继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乌克兰的“橙色革命”之后,吉尔吉斯斯坦又发生了“黄色革命”。虽然由于国情、方式、起因、结果等方方面面的不同,吉尔吉斯斯坦的“黄色革命”与上述两国有明显的区别,但吉国的变动却很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特别是将影响石油资源丰富的哈萨克斯坦,使中亚政治进程进入继前苏联解体之后的又一个多事之秋。一、西方铺就的“革命”道路吉尔吉斯国会选举原来相对平静,当局专门设计了“透明投票箱”和“拇指印刻”,被认为是创意之举。结果是反对派大败,在众多国家的观察员中,仅有西方选举观察员鉴定当地的安全措施“限制选民自由”。这就是吉国事变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为了扩大自己的霸权,以“推进民主”为战略口号,利用“街头政治”的形式,使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等相继爆发了“颜色革命”,成功的建立了“亲美”政权。本文试从“颜色革命”、“街头政治”的成因、特点及其实质等方面凸显美国推行“民主化”战略的实质,以及对中国外部环境造成的影响及我们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继格鲁吉亚“玫瑰革命”、乌克兰“橙色革命”之后,位于中亚地区的吉尔吉斯斯坦近来也爆发了所谓“黄色革命”,该国局势今年3月24日发生突变,大批示威者在数小时之内迅速攻占了政府大楼,总统阿卡耶夫最终被搞“街头政治”的反对派“和平夺权”。这些国家先后建立起亲美政权,街头政治愈发成为美国搞垮别国政权、推行自己全球战略、扩大战略利益的一大法宝。街头政治通常指某些政治势力为达到一定政治目的,发动成千上万的群众走上街头游行示威,甚至冲击政府部门的活动。具体表现为张贴标语、散发传单、游行集会、占领广场、围困政府机关等。街…  相似文献   

6.
“颜色革命”是指近几年来在中亚诸国发生的、具有鲜明颜色标志的一系列“革命”。从实质上讲,“颜色革命”是一种“非暴力革命”或“夺权”方式。我国与发生“颜色革命”的国家虽然在政治体制、经济状况、文化背景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同样面临着“西化”、“分化”的外部威胁,内部又处于社会矛盾凸现的社会转型期,因此,存在着引发“颜色革命”的潜在威胁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颜色革命"与美国中亚战略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圣 《天中学刊》2006,21(3):38-41
中亚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实现对中亚的控制,争夺丰富的油气资源,遏制中国和俄罗斯,布什政府在“输出民主”的口号下,在中亚策划发动了“颜色革命”。美国通过介入中亚国家的选举,支持反对派,成功地更迭了某些国家的政权,在这些国家建立起亲美疏俄政权。美国主导这场“颜色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控制中亚的战略意图。但是,美国这种战略企图的实现决非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8.
非政府组织与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格鲁吉亚爆发“玫瑰革命”以来,在后苏联空间相继发生了一系列企图推翻现政权,建立亲美的“民主政府”的“颜色革命”。探究颜色革命产生的原因,必然是独联体国家内部和外部多重因素合力的结果,但各类西方和亲西方的非政府组织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颜色革命”是近几年来国际政治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专指独联体国家近两年来发生的以某种花卉或物品颜色为标志进行的亲西方特别是亲美国的政治变革。2003年11月22日下午,当格鲁吉亚总统谢瓦尔德纳泽在新议会的成立大会上讲话时,反对派“逼宫”,28小时后,谢氏宣布辞职,萨卡什维利在随后的大选中当选为格新总统。由于萨氏冲入议会大厅时手举玫瑰,所以该事件又被称为“玫瑰革命”。在国内外的双重压力下,2004年12月26日乌克兰进行了第二次总统选举,尤先科顺利当选。尤先科的支持者都以橙色标识参加活动,所以该事件被称为“橙色革命”或“栗子…  相似文献   

10.
继格鲁吉亚"天鹅绒革命"、乌克兰"橙色革命"之后,位于中亚地区的吉尔吉斯斯坦近来也爆发了所谓"郁金香革命",该国局势今年3月24日发生突变,大批示威者在数小时之内迅速攻占了政府大楼,总统阿卡耶夫最终被搞"街头政治"的反对派"和平夺权"。这些国家先后建立起亲美政权,街头政治愈发成为美国搞垮别国政权、推行自己全球战略、扩大战略利益的一大法宝。  相似文献   

11.
日前,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与教育部社科中心在京联合召开"颜色革命与美国‘变革外交’"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2.
关于独联体国家发生"颜色革命"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革命往往与腥风血雨相联系,而近两年来独联体国家相继爆发的“颜色革命”似乎赋予了革命温柔的特色。但这种温柔革命的背后则折射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是:无论什么形式的革命,其深层原因无不是社会政治经济危机的产物;“颜色革命”尽管代表了普通民众渴望民主的善良愿望,但在很大程度上却往往被反对派所利用;“颜色革命”的实质是“街头政治”,其背后依然被西方国家所操纵,是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继续;“颜色革命”既未能改变经济贫困、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现状,也难以真正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九一一”后俄美在中亚经过激烈的角逐,美国打破了俄罗斯单独主导该地区的局面。回顾“九一一”后两个大国在中亚的政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美反恐旗帜下的中亚扩张政策与俄反扩张政策;美“推进民主”政策与俄反击“颜色革命”政策;美“大中亚”战略政策与俄“全面深化”政策。  相似文献   

14.
苏联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简称。面积2220.2万平方千米。1922年,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 (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四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以后爱沙尼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一些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民主推广”中表现突出,“有独一无二的才能,巧妙地将非暴力、销售学和集资能力融为一体”。中亚一些国家的“颜色革命”充分体现出了这一点。这些非政府组织是如何动作的?他们采取怎样的方式推广“民主”呢?  相似文献   

16.
居住在天山和阿赖山山脉之间的吉尔吉斯人作为中亚的古老民族之一,凭借自身智慧、勤劳和勇敢得以世代繁衍生息并形成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吉尔吉斯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其民族文化带有明显的游牧文化特性,主要体现在吉尔吉斯人的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方面,而强烈的部族意识近乎成为吉尔吉斯人民的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17.
纪念十月革命八十周年研讨会综述编者按:在十月革命八十周年到来之际,首者一些学术团体和研究单位召开了纪念研讨会,就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主义的现实与未来等问题展开讨论。这里摘要刊发三个会议的综述。中国人民大学东欧中亚研究所和本刊于1997年10月31日联合召开了“纪念十月革命80周年理论研讨会”。来自首都各界的专家学者4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十月革命进行了理论探讨。一、十月革命的原则是永存的1十月革命的道路关于十月革命的道路,与会专家有两种概括。第一种概括:我们党1956年发表的《再论无…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底,俄罗斯和乌克兰因天然气价格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并殃及邻国。媒体报道时的用语不时与“气”字组合,妙趣横生,充分显示了汉语词汇的丰富多彩。1“.偷气”。俄罗斯指责乌克兰窃取自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乌克兰则称会为自己使用的天然气付账。媒体报道标题:乌坚称会为“偷气”买单。2“.断气”。普京要求乌克兰必须自2006年4月1日起以新价格购气。媒体报道:乌克兰面临“断气”。3“.援气”。伊朗提出愿向格鲁吉亚供气,但迟迟得不到对方回应。媒体报道标题:伊朗“援气”不实惠。4“.斗气”。媒体的一篇文章分析天然气供应事件的深层…  相似文献   

19.
独联体国家发生政权更替,西方国家进行渲染,赋予了它一种进步的、现代的、西化的色彩。从大国博弈来看,西方国家介入颜色革命具有明显“去俄罗斯化”意图,从颜色革命背后的民众诉求来看,民众希望国家承担起应有的职责,解决他们关心的问题。西方国家的意图与当事国的民众诉求远不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后半期和90年代初,对于苏联这个超级大国而言,历史好象突然加快了自己的步伐,社会政治风云变幻令人眼花缭乱。乌克兰的政治舞台也突然活跃起来,在90年代初不足一年半的时间里发生的骤变一幕接着一幕。1990年7月16日乌克兰的议会(确切说,苏联的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在苏联即将解体的总背景下,迫于乌克兰群众组织的要求,发表了“乌克兰国家主权宣言”。1991年8月19-22日莫斯科发生未遂政变。乌克兰不失时机地利用了这个局势。乌克兰议会于8月24日宣布了“乌克兰独立法令”,数小时后通过并发布了新国旗、国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