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哲学问题》,罗素著,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4月出版一本合适的哲学入门书,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呢?在我看来:它该简洁明了地概述关于哲学的最基本问题;它应该是高手的通俗之作——因为高手和庸人的差别即使在谈论最简单问题时候也是明显的;不过高手也往往由于自成一家而有门户之见,所以这本书最好还要能避免这点毛病,因为它应该是论析哲学本身而不是某一家哲学的著作;最后,它的篇幅不要太长,可以让读者不用太费力地来一个“哲学速成”。  相似文献   

2.
面对《哲学之树》这样的书名,人们可能会有一种很微妙的感觉。了解一点哲学史知识的人,会立刻联想起笛卡尔的那棵树,觉得这样的书名有点陈旧,并无新意;不熟悉笛卡尔的人,可能会觉得将哲学和树扯在一起,多少有些伪浪漫主义的嫌疑。但当我翻开这本书,逐渐被里面的段落所吸引,进而不知不觉读下去的时候,这棵哲学之树的形象便随之清晰起来,书名所带来的第一印象已被冲淡到近乎忘却。我觉得,就此书的内容、主旨而言,这的确是最为合适的一个书名,而这一书名所负载的哲学入门读物本身,绝不像其外在的目标那样简单,而是的确像一棵绿色植物那样富有生机。  相似文献   

3.
哲学对我们中间的相当一部分人来说,或不甚了了,或存有某种莫名“情结”,这已不属奇谈怪论。在我读了由美国哲学教授J.P.蒂洛所著的《哲学——理论与实践》一书以前,对这方面的问题是存有困惑的。蒂洛的这本书以其对哲学的“哲学考察”,试图从理论与实践两  相似文献   

4.
贺耀敏 《出版参考》2005,(35):53-54
<学哲学用哲学>是按专题摘编、真实记录李瑞环同志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论著.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领导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思想观点的荟萃,具体来讲,<学哲学用哲学>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贺耀敏 《出版参考》2005,(12):53-54
《学哲学 用哲学》是按专题摘编、真实记录李瑞环同志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论著。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领导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思想观点的荟萃,具体来讲,《学哲学 用哲学》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通过哲学概念的现象分析,确立哲学教育的本性是思想之经历,智慧之体验。指出思想对话是哲学教学的内在形式。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哲学课教学讨论中的相关问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1998年春夏之交,日本图书市场出版面世多部通俗、生动的古希腊哲学通俗读物。 其中,《午休之后与柏拉图》(三枝和子著 新潮社版)一书,作者运用诙谐的笔调广泛涉猎古希腊哲学史,试图阐明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必然成为集古希腊各派哲学之大成,柏拉图的哲学名著则不失为一部文学杰作。本书最终深入浅出地为读者求解柏拉图的深邃  相似文献   

8.
《当代哲学人类学》是哲学研究领域的一项丰硕成果。我认为,对这部书可以从两个层面做出评价。一是从这本书的学科领域做出评论,可以认定它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研究的力作。二是从这本书所求索的问题做出评论,可以认定它是作者长期苦苦寻求的学术目的乃至人生目的的一个理论成果。作者撰写该书不是按通常教科书的模式进行的,而是紧紧围绕“追寻人类的来龙去脉”这一理论主题展开的。该书从五个方面做出了深人lfo又细致的探索。第一,为探索人类的来龙去脉奠定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依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要想真正把…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的哲学研究,尤其古代哲学的研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面临的“困境”越来越突出。哲学研究的“浮躁”现象严重,编著多而立说少,缺乏自身的独创性。哲学著作出版难的状况使哲学工作者更加凄苦和冷落,一些学者纷纷下海转行。在这种情况下,石训、姚瀛艇等专家却伏案精研深究,历经十年之苦,撰写了百余万字的《中国宋代哲学》一书。作者这种严谨治学、不为功利所动的人文精神真使人可喜可贺,河南人民出版社赔大把钱出版这部专著的胆识也是值得称道的。《中国宋代哲学》作为一部典型的断代哲学著作,不仅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宋代哲学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而且填补了宋代哲学研究中的不少空白,挖掘出了一批新人物。正如张岱年教授在本书序言中所说:“近年以来,中国哲学史教材对于宋代哲学都有所论述,但是多限于几个大家的学说,尚不足以表现宋代哲学的全貌。”纵观研究宋  相似文献   

10.
毛主席谆谆教导我们: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使之变为广大干部和群众手里所掌握的尖锐武器。但是,在我们的报刊上,有相当一部分哲学论文是长、深、玄、空,这同毛主席解放哲学的这一伟大号召是不相适应的。因此,我认为,要解放哲学,把哲学变为群众斗爭的尖锐武器,必须改造哲学学风,同时也要革新哲学文风。  相似文献   

11.
一部哲学家的哲学专著的诞生刘子贵《哲学的憧憬———〈形而上学〉的沉思》一书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高清海教授撰写的一部哲学史研究著作。本书荣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完全归功于作者辛勤的耕耘,因为此书凝结了作者30多年的研究心血。一本书作...  相似文献   

12.
《当代哲学人类学》一书,凝结了作者几十年的艰辛劳作,是一部颇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著作。建构厂个比较上整的哲学人奖学理论体系,这是本书的工要特色。近些年来,IN内学术界的哲中人大学研究成果,大部是山匕比较零星的论义和少量的相大著作,始终没有系统的<著.这LK是由厂闯内”>从养长则缺乏这人回的研究L作。内人学术界的哲。j人大学著作在闽内有一些译本,川它们大部是唯心主义范畴内的著述。这就是悦,属十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的哲学人奖学体系一rt7a有建)起来。《当代哲f人大学》一书则坚持以马大思上义为指导,在…  相似文献   

13.
时代包含着一定时间中存在的一切人与自身、人与外界的关系,时代的变化体现的是人与自身、人与外界关系的一种变化.哲学正是以对人与自身以及人与外界总体关系的关注来体现其对时代的认识和引导.作为人类思维成果的哲学一方面根基于现实之中,另一方面却又在构筑超越现实的时代图景,并按之行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这关系到哲学之思(人对人类世界的真实认识)是否可能以及成为何种可能,因此,这也构成了哲学的前提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曾江 《新闻记者》2004,(12):20-20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暨香港大学传媒研究中心研究员胡兴荣的新著《新闻哲学》,最近由新华出版社出版。本书以哲学为切入点,对新闻学领域存在的各种矛盾进行探讨。新闻哲学向来被视为建构新闻伦理学的基础和前提。当媒体与社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迅猛发展、获得重大突破的30年,作为对这30年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总结,丛书具有可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经典性。  相似文献   

16.
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化与哲学》一书是张岱年先生的新著,它汇集了张先生1983年至1987年这五年间发表的有关文化与哲学的40篇论文和讲话,其中关于文化的15篇,关于中国哲学的25篇。笔者有幸较早阅读了本书的清样,待出版后又细细读过,感触颇深,获益匪浅,在此不揣冒昧,将个人的体会权当评介。  相似文献   

17.
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如果将哲学看作是沉思的话,哲学也就是关于形上之思。“形而上”与“形而下”原本为人类生活两个互为关联不可或缺的因素,既互异又互通。现代生活愈来愈关注于“形而下”之物,而疏于“形而上”之思,于是在时代的地平线映衬下对“哲学”的现代解读就有了足以显现的澄明意义,而朱德生先生的近作《形上之思》可谓是对这一“意义”追寻的代表之说。 “形上”乃为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赋“哲学”之本意,“思”为现代之大家海德格尔对“哲学终结”后其任务之断言。“形上之思” 绝非在纯然的学理意义上所提出,而是凝聚了现代…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哲学随笔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哲学是“母亲学”。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就是说,哲学是所有科学的最高层次上的理论基础,是包括图书馆学在内的4000多个学科的“母亲学”。实际上,每一个具体学科领域里都有其独特的哲学问题,正如每个孩子的身上都流淌着母亲的血一样。我们认为,用哲学的普遍原理作指导去分析、探索图书馆领域中最普遍的本质及运动规律而建立起来的这门学科,就可以称之为图书馆哲学。 哲学是“精神学”。 马克思指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相似文献   

19.
从抢劫犯到蓬皮杜总监,富有传奇色彩的贝尔纳·斯蒂格勒是德里达之后当今法国哲学界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他的代表作《技术与时间》一至三卷都已经由译林出版社引进国内.这第三卷虽然写于前两卷之后,但也可以独立拿来阅读,作者也提到,在某种意义上,这一卷可堪用作前两卷的"最佳引言". 与前两卷的副标题("爱比米修斯的过失""迷失方向")相比,新近出版的第三卷副标题"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看起来更具体一些,至少看得出与电影有关.但事实上,这是一部如假则包换的哲学著作,风格上兼具古典哲学的晦涩和后现代哲学的飘逸,换言之,它非常难啃.即使对最专业的哲学学者而言,恐怕也将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哲学 宗教     
《全国新书目》2010,(16):11-17
谁需要哲学,正义之后: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观研究,哲学之思与社会现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