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默多克新闻集团窃听丑闻案的发生和被调查,是国际新闻界的一桩大事,它反映了西方跨国新闻传媒滥用新闻自由和媒介的社会责任论之间的较量。本文试图描述并分析默多克新闻集团在英国受挫的真正原因,它不仅仅是新闻道德的问题,更主要是触犯法律以及腐蚀警界及政界的深层问题。从这一案件我们看出,西方的媒体独立和司法独立不过一纸空文。  相似文献   

2.
段豪杰 《新闻世界》2011,(10):222-223
2011年7月窃听丑闻给默多克新闻集团以重创的同时,也引起了传媒业界和学界的反思。本文主要分析了窃听丑闻所暴露出的英国传媒体制的诸多问题,并对媒介权力的规范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正当可以不择手段——歪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在我国传媒从业人员的主要问题是在报道新闻时缺少道德意识,进而缺少职业道德意识。2003年山西繁峙矿难中发生记者“受贿丑闻”事件以来,我国传媒业的职业道德问题被提上日程。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但就学界讨论而言,新闻(传媒)职业道德、新闻(传媒)职业规范、新闻(传媒)伦理等等概念的使用较为混乱。  相似文献   

4.
商娜红 《现代传播》2004,(5):115-117
一、新闻职业面临危机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美国媒介出现了追逐利润甚于关心公益的倾向 ,脆弱的平衡被打破。进入 90年代后 ,由于传媒集团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商业竞争压力 ,作为公众服务事业的新闻业开始衰落 ,甚至瓦解。从新闻内容上看 ,煽情主义和琐碎事件已经逐渐主导新闻报道 ,对公共空间造成腐蚀性的影响。第一 ,新闻媒介倾向集中富于戏剧性的报道。比如丑闻等吸引受众的注意。 1998年克林顿 -莱温斯基的丑闻和随后的总统弹劾就是这种现象的典型反映。MSNBC全天候地滚动报道丑闻 ,来培养高收视率。据一项权威机构所做的调查 ,在丑闻…  相似文献   

5.
《现代出版》2013,(1):70-70
由于业务重组、销售收入下滑及英国业务陷入丑闻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美国传媒巨头新闻集团下属的出版业务在2012财年中巨亏了21亿美元。根据计划,新闻集团将在2015年单独拆分出版业务成立一家新公司。  相似文献   

6.
美国新闻传媒一向热衷于揭露丑闻。最近几个月,它们又接二连三地爆出了一系列丑闻,不但引起了整个新闻界的震动,而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丑闻的主角不是别人,而是新闻传媒自己。  相似文献   

7.
案例商学院     
新闻集团被称为全球传媒帝国,其一举一动都被传媒界广泛关注,甚至被认为具有风向标意义。过去,其成功的全球化战略和本土化战略常被传媒人称道。如今,新闻集团也面临着一些困难,  相似文献   

8.
2011年夏季,传媒大亨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旗下的英国通俗小报《世界新闻报》由于曝出非法截取、窃听私人电话信息的丑闻而被迫关停,此事不仅使默多克集团陷入窃听风暴,更将新闻采访如何保护公众隐私的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近年来,隐性采访在我国新闻界也悄然流行。隐性采  相似文献   

9.
木韦 《传媒》2005,(11):21-23
2003年,原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和上海东方电台财经频道统一对外呼号为"第一财经",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成立,这家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全资控股的子公司谱写了中国传媒业的诸多记录,它的挂牌成立被业界人士普遍看作是中国传媒业的重要事件之一.2004年,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北京青年报社和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联合打造的一份面向全国的财经类日报<第一财经日报>正式问世,从而标志着第一财经跨媒体平台主架的搭建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10.
"窃听丑闻"让默多克新闻帝国在道德上一败涂地.不过,面对全球媒体和公众的口诛笔伐,新闻集团商业运作总体上依然稳健,经营模式并未垮塌,一些批评家预期的"轰然倒地"或"像多米诺骨牌般倒下"并未出现.这个有着严重道德缺陷的传媒帝国为何遭重击而未倒塌?默多克是如何维持集团内外部稳定的?窃听危机之后,新闻集团又将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11.
论传媒生态失衡与制衡——以新闻集团“窃听门”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集团“窃听门”事件引发的媒介危机,反映了传媒内生态及传媒外生态的失衡.本文以“窃听门”事件为案例,主要从三个方面,即独家新闻报道权失衡与新闻解释权制衡、新闻监督失衡与监督新闻制衡、媒介中心失衡与社会系统制衡来分析传媒生态的失衡与制衡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军事记者》2012,(3):59-59
英国深陷窃听丑闻的新闻集团近日又起波澜.其旗下的著名小报《太阳报》涉嫌贿赂警察换取信息,日前该报4名员工和1名涉案警察已被逮捕。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发表声明称.誓方此次逮捕的嫌疑人中除一名警察外,其余4人都是《太阳报》的现任或前任员工.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媒体时代,调查性报道曾经是传媒塑造公信力和相互竞争的“撒手锏”,但自从进入以互联网崛起为标志的后传媒时代,传统媒体调查性报道难以深入展开,一方面是媒体经营困难,经济状况江河日下,无力也不敢强硬揭露政府有关部门和客户的丑闻;另一方面是记者经济收入减少,开展调查性报道显得力不从心。于是,后传媒时代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被提出来:是否可以尝试由社会公益组织、慈善机构或个人捐助形式资助新闻网站开展调查性报道?为了回答这一问题,论文以美国四大知名调查性报道网站的新闻实践为例,以新闻专业主义的四个核心词汇为依据,对后传媒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承续与生机作深入剖析:公共利益——职业理性的基石,环境监视——社会危机的先知,社会正义——媒介文明的标志,客观独立——不变的第四权力。  相似文献   

14.
今年6月,世界媒体巨头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把旗下新闻出版和娱乐业拆分为两家独立的上市公司。表面原因是在为窃听丑闻事件止血,实际上是在新闻集团和21世纪福克斯两个不同的企业文化、盈利能力与投资需求等方面做了切分,以转型来期待新的市场机遇与收获。  相似文献   

15.
孟威 《传媒》2011,(9):61
"窃听门事件"所暴露的道德底线问题以及监管漏洞,不仅给新闻集团以沉痛一击,也在世界传媒中引起震撼。"窃听门"已导致新闻集团陷入深度危机,即便默多克谙熟于应变之道,仍未能使集团摆脱尴尬处境。美英业界预测,如果拿不出"给力"理由,默多克江山将辉煌难再。  相似文献   

16.
非事件性新闻的报道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事件性新闻报道难度相对较大,却极富魅力。 一般来说,非事件性新闻的主体内容没有完备的事件始末,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没有明显时限,不像飞机失事,丑闻曝光等事件性新闻易于被人直观发现,它所报道的事实的“新闻质”是隐性的——这就决定了它的报道难度,即需要经过细心观察和比较周密的调查研究才能把握,要对事实作分析综合解释评论,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7.
最近被坊间津津乐道的新闻集团并购道琼斯公司和汤姆森集团并购路透事件,再次激起了业内的高度关注和热烈的讨论。而且很自然会联想到世纪之初的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的合并。再加上此前不久的新闻集团并购myspace和谷歌并购youtube。这些并购所涉及的金额巨大,并且深深影响了传媒的国际竞争格局。并购仍然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常项选择。  相似文献   

18.
刘再兴 《视听界》2006,(1):60-64
回放:2005年8月2日,世界最大的传媒集团——新闻集团全资拥有的亚洲公司星空传媒走马换将。执掌新闻集团(中国区)与星空传媒(中国区)“帅印”近4年后,戴杰明告别总裁职位。这一人事变动被全球所有传媒解释为与新闻集团在中国的隐秘生意有关——新闻集团这次触及了中国传媒管理层的心理底线。新闻集团旗下在中国广东珠三角地区和全国三星级以上宾馆播出的星空卫视和ChannelV频道至今仍未实现赢利,这不免让其在中国市场上打起了别的主意。通过一家名叫“北京热键互联”的广告公司,新闻集团向国内一些地方有线电视网和代理商销售两个境外频道…  相似文献   

19.
“陷阱新闻”与“隐性采访”、“传媒假事件”既有联系又有不同,它可以被看作是两者的交集。作为在实践中已变得越来越普遍的新闻现象,“陷阱新闻”有必要成为一个独立的概念。“陷阱新闻”导演事件、欺骗式采访和以审判者自居的特征,都是对新闻伦理规范的违背。  相似文献   

20.
《报刊之友》2011,(8):137-137
连日来,随着《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事件的持续发酵,世界各国媒体在批评该事件的同时,也在质疑西方新闻价值观。英国《金融时报》21日发表题为“卡梅伦、判断力及媒体”的社评指出,连日来电话窃听丑闻的扩展,已使首相卡梅伦处于遭受实质性打击的威胁中。在任用库尔森为新闻助理及他与新闻国际高层关系这两个问题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