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媒》2011,(4):6
"十一五"时期,我国动漫产业快速发展。刚刚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将"动漫"作为重点文化产业来发展,可以预见,我国动漫产业在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  相似文献   

2.
肖昕 《出版广角》2013,(16):66-68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动漫版权侵权问题严重,版权侵权问题已经成为动漫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绊脚石",动漫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迫在眉睫。文章具体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动漫侵权现象,总结动漫版权侵权的主要原因,提出动漫版权保护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田建伟  黄韵 《今传媒》2016,(2):89-90
本文关注动漫产业与互联网共生共荣的现状,以纯正互联网"血统"的《十万个冷笑话》系列动漫作品为研究对象,就其所表现出的互联网环境下青年亚文化的商品化现象进行了剖析,并总结了其在动漫产业商业模式探索中的成果,讨论了其商业模式对当下动漫产业的影响及意义,并对"网生代"动漫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王磊 《中国编辑》2013,(1):60-62
"小鹿芮卡"原创动漫教育项目将动漫产品与幼儿教育紧密结合,在全媒体出版背景下,充分开发网站、软件、图书、动画片、衍生品等项目资源,全方位助推品牌发展。  相似文献   

5.
程禹 《传媒》2014,(6):66-67
正我国动漫产业基地发展至今,尽管在集群化发展战略上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绩,但是从客观角度讲,还存在着各动漫企业之间的配套协作关系弱、人员专业化程度低、自主创新能力欠缺、产业集中度偏低等明显的弱势,这使得我国动漫产业集群依旧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动漫产业基地内的大多数动漫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下仍处于"微笑曲线"中部,其集群化生存、发展模式将受其日益下降的利润所威胁。因而高附加值发展方式将成为动漫产业未来发展模式的主要  相似文献   

6.
姜滨 《传媒》2014,(20)
正对于动漫产业的管理,日本明确作为"国策"将其列入国家操控范畴之内,以政治、经济的双重层面规制了几十年来活力"过剩"的动漫创作。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规制意味着控制,而控制意图越为强烈的时代越是说明其发展动向与国家机器相悖。从历史角度上看,日本动漫产业的瓶颈期也会因此而到来。日本动漫被"规制"的历史与中国动漫相比,日本动漫最主要的传播特征是其所面对群体的广泛性,可令多年龄层的受众群体在其领域中寻得相对应的作品群,不再是单纯面对青少年。现实前提下,日本政  相似文献   

7.
动漫产业的文化身份危机源自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身份问题.动漫产业以其独有的艺术功能和审美意趣,对民族国家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建构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动漫产业在"现代化"的愿景下不可避免地遭遇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制约.动漫产业强势国家在动漫传播过程中不断输出自身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对他国文化身份进行潜在的威胁和压制.以<最游记>、<中华小当家>、<功夫熊猫>等为例,可以发现动漫文化帝国主义对他国文化身份的改写、转换以及不对等的叙述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为进一步加强原创动漫出版产品的创作、策划、出版及宣传推广,在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支持下,新闻出版总署决定继续实施"原动力"中国原创动漫出版扶持计划。日前,新闻出版总署下发通知,对项目申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根据通知,9月20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我国依法  相似文献   

9.
郑曦 《传媒》2017,(15)
动漫衍生产业是新兴动漫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的产物.随着数字内容产业的兴起,传统视角下的动漫衍生产品已经越来越多地通过互联网平台,以数字化的新样式出现.同时,在"互联网+"的大潮中,动漫衍生产业将不再囿于传统动漫衍生产品的商品化程序的限制,走出以"互联网+"为核心,有效整合各类资源与辐射带动动漫产业发展的新道路,进一步实现在动漫产业链条中应有的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动漫衍生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策略与方法、融合创新后产生的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将为动漫衍生产业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繁荣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产业在时代背景下的发展一直是产业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日本动漫的发展也不例外.1985年至1995年是日本经济萧条"失落的十年",受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恶性事件的影响,日本动漫产业面临严重的危机,然而危机却孕育着希望.在此格局中,日本动漫产业发生蜕变并迎来的动画"战国时代",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期间我国动漫产业快速发展,从规模和速度上都打下坚实基础,实现了动漫大国的目标。"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从动漫大国向动漫强国跨越的攻坚期,中国政府如何解决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瓶颈问题,如何组织引导中国动漫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如何学习借鉴成熟发展的美国动漫产业发展经验,是实现这一预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以笔者在美半年的学习生活感受,结合国内从事的影视动画管理工作,谈谈中国实现动漫大国到动漫强国跨越的政府角色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发展动漫等文化产业的目标被正式列入我国"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在政策东风的吹拂下,这两年出版行业涌现出一大批新的动漫期刊.2004年1月,旗帜鲜明地以"中国第一本成人漫画杂志"为口号的《漫时代》高调创刊.  相似文献   

13.
刘庆华 《传媒》2010,(6):72-73
在今天,"动漫"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如同电视、电影一样,"动漫"是一种思想的表现形式,更是一个寄托梦想的载体.随着全球动漫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推动,动漫与广告结合的产物--动漫广告,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动漫广告的界定 "动漫广告"是指在广告中全部或部分运用漫画或动画表现手法的广告,它是动漫技术在现代广告中的运用,是动漫产业和广告产业相结合的产物.动漫广告超越了胶片拍摄的束缚,通过对想象力的展现,在激发观众兴趣,感染观众情绪,以及传播广告信息方面显示了不凡的魅力.动漫广告的出现,极大地拓宽了创意的视野,同时也增强了广告的观赏性.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营造着一种时代语境,影响着与之相关的内容产业的生产、传播、接受和赢利模式,本文从约翰·费斯克文化产品的"两种经济"理论视角入手,探讨传统动漫产业的问题与现状,并通过分析新媒体对动漫产业中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的各个要素的影响与变革,提出新媒体语境下动漫产业发展方向,为当前动漫产业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传媒链接     
青岛"国家动漫创意产业基地"揭牌9月15日上午,"国家动漫创意产业基地"揭牌仪式在青岛慧谷(市南)软件园举行。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伟,副市长王修林出席仪式,并为"国家动漫创意产业基地"揭牌。"青岛市动漫创意产业促进会"也同时揭牌成立。据悉,今后青岛将以建设一流国家动漫创意产业基地为目标,  相似文献   

16.
全面而深入地思考了手机动漫这一尚不为人所共知的新兴动漫领域,将之纳入"泛动漫"和"全媒体化"的宏观趋势中加以观照,重新界定了其内涵外延、几个发展阶段里的主流形态,讨论了其应该具有的审美、产业和消费特征,梳理盘点了当下中国动漫产业中手机动漫扮演的角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若干改进、优化的策略和方向,展望了手机动漫在未来的大动漫格局中的理想地位。  相似文献   

17.
吴斯 《今传媒》2012,(4):155-156
日本动漫因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武士道精神作为日本国民精神中的核心部分,在大多数日本动漫作品中被反复提及。武士道可以分为"素行-松阴-明治"系谱和"镰仓-战国-叶隐-昭和"系谱,日本动漫在描绘武士道精神时,两者皆有涉及。解读日本动漫中的武士道精神、寻找武士道的源流,可以让我们真正看懂日本动漫、读懂武士道精神,进而更加准确地了解日本。  相似文献   

18.
徐鹏 《今传媒》2011,(12):141-142
目前,国内高校开展的动漫专业数量每年都在增加,但总体来讲还是水平较差。大量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动漫专业已连续被教育部列为"红牌"专业。纵观近几年的中国动漫发展真可谓是风风火火,形势是直赶"大跃进"。各地动漫节,动漫大赛也是风声水起,各大高校等培训机构的动漫专业疯狂扩招。但是大量毕业生却找不到工作,残酷的现实和各种夸张的广告形成无情的对比。到底是动漫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还是我们的动漫教学与社会企业完全脱钩?本文就第二种情况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周伟  唐艺 《传媒》2010,(7):54-56
在国内,手机动漫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早在2003年7月,日本电信商就将手机动漫带到了中国市场.同年11月,中国移动手机动漫业务在"2003中国国际通汛设备展"上正式露面,手机动漫市场正式启动.发展之初,手机动漫也曾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作继手机短信、彩铃后的又一座"金矿",引得多方关注.  相似文献   

20.
从日本动漫产业看我国动漫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漫大国日本已抛出"动漫外交"作为本国对外宣传的手段,而我国的动漫事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也在积极地发展动漫产业,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并提出5~10年时间跻身世界动漫大国和强国行列.如何借鉴日本的经验?有哪些因素制约着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