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大量引入图书出版业,今天出版业这个朝阳产业更呈现了勃勃生机。一种全新概念的国际版权贸易方式——“网络版权贸易”正在悄然兴起。 1999年美国一批颇具网络经营管理经验并深谙出版业务的专家发起组建“国际版权在线”公司 (Rightscenter.com, Inc.),并开通了版权贸易专业网站“国际版权在线” (www.rightscenter.com)。它的诞生是网络技术与出版信息交流、版权贸易结合的产物,反映了当代国际版权贸易的最新发展趋势及新颖的操作理念和运作方式。   “国际版权在线”不是普通的商业性营销宣传网站,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现代的出版相较于传统的出版而言,在概念上已经得到了丰富和延伸。现代的出版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纸质图书出版,而是转变为以全版权IP运营为辐射的综合出版。版权运营是实现版权价值延伸和拓展的重要方式,它的出现无疑为出版业带来了新的生机,既拓展了出版业的发展空间,又促进了出版业运营模式的全新变革。而负责全版权IP运营的出版人才一定是决定出版社未来发展方向的核心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版权输出的五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的第57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中国展团引进版权881项,输出版权615项,引进和输出的比例首次降为1.43:1,基本上实现了版权引进和输出的大体平衡.这一事实像一支强心剂,鼓舞和振奋着我国的图书版权输出,也将激励更多的出版企业从事版权输出.然而,版权输出毕竟是一种国际间的跨文化交流,涉及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风俗习惯、阅读心理等诸多因素,因此,我国出版企业在进行版权输出时不能只凭一时的冲动和热情,必须在结合国际、国内出版业现实情况的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方法和策略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正式加入WTO,我国的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国际化冲击扑面而来.出版业的情况也是如此,无论是德国的法兰克福书展、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儿童书展,还是北京的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海的版权贸易沙龙,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来自世界各地各种文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5.
周玲玲 《编辑学报》2014,26(3):253-257
在广泛梳理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国际合作3个不同阶段(合作前期、合作期间及合作期届满后)可能涉及的权利人、权利转让与许可授权事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国际合作实践以及国际出版商版权战略调研,从版权法理角度入手对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国际合作中涉及的重点版权谈判问题进行剖析,探讨并归纳出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开展数字出版国际合作时应当注意的版权谈判最佳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6.
苗强 《出版参考》2018,(6):25-27
2017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走出去”工作成效显著,作为外研社的一个分社,国际汉语出版中心因其业务的外向型特点而在总社国际化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实践案例,着重介绍了外研社国际汉语出版中心在版权贸易合作与海外中心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以期与出版业同仁分享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版界渐渐走出国门,国外出版商也迅速向中国市场渗透,版权贸易作为沟通中外出版界合作的重要桥梁,也给中国出版界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今,版权贸易已成为国际经济贸易中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最广泛而持续的领域之一,已经成为出版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出版,从产业的角度看,是一个版权密集型产业。现代版权保护制度因应出版业飞速发展的需要而生,反过来,它又构成了现代出版业健康发展的支柱和灵魂。从这个意义上看,研究出版工作不涉及版权管理,实在是件不可想象的事。 一、理论思考:版权管理在出版社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现代出版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出版业是与版权保护制度的确立相伴而生的,在那以前,作品以实物贸易的形式完成商业化的过程,书商是  相似文献   

9.
在出版融合的背景下,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始深度赋能出版业的各个环节。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被应用于选题组稿、翻译校对、配图制表等多种场景,推动传统出版业向智能出版业加速跃升。但由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数据来源不透明、生成过程黑箱化等,给出版产业智能化升级带来了巨大的版权风险。中国、英国、美国等国家纷纷出台新的版权法规或政策来监管AI引发版权风险。文章梳理相关国家和地区版权监管的新动态,分析不同的版权监管路径,为我国出版产业服从政府版权监管、应对AI赋能出版业智能升级带来的版权风险,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数字化出版和国际版权贸易成为许多出版社寻求发展的重要方向,将数字产品输出海外更是国际合作出版的新趋势。本文主要针对当下中国出版业面临的国际趋势,分析大学出版社在对外合作出版当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调整、改变自身“外在”和“内在”形象以应对图书市场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叶新  王伟 《出版广角》2011,(9):19-21
企业国际化,产品国际化,才是中国图书走向国际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一、前言随着出版全球化进程的明显加快,我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实施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出版社与世界各个国家及地区的出版社、出版机构开展国际业务合作,建立了稳定、良好的合  相似文献   

12.
为期5天的第十八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9月4日圆满闭幕。经初步统计,本届图博会共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2953项,比去年2379项增加574项。其中,达成各类版权输出与合作出版协议1652项,比去年同期增长17%,达成引进协议1301项,引进与输出之比为1:1.3,实现了十二五开局之年版权输出的开门红。中国图书、中国文化正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中国出版业的亮丽表现,成为国际出版行业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3.
张洪波 《出版参考》2006,(6S):10-10
中国第一个版权交易的专业会展——首届中华版权国际合作推进会于5月11~14日在长沙举办,来自欧美、俄罗斯、韩国、新加坡、中国港台地区与内地的众多出版机构,以及中外版权界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外国驻华使节及国际组织代表云集长沙。  相似文献   

14.
版权贸易断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版权贸易是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出版工作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受到我国出版业的高度重视.但是,随着版权贸易的蓬勃发展,一些出版机构急功近利、盲目引进和只重引进、忽略输出的问题凸显出来,引起了业界人士的忧虑.  相似文献   

15.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前不久曾这样说:"版权贸易与华文出版,都是新世纪中国出版走向世界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且要努力做好的工作.版权贸易既是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中服务贸易的一个内容,也是知识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我国版权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新中国出版业而言,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软件等的版权贸易,已成为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6.
刘玲武 《出版科学》2010,18(4):111-112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日益增强,为了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新闻出版总署提出了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的战略方针。“走出去”出版战略重点强调的是出版内容的“走出去”,即通过大力开展图书版权贸易,带动中国文化创新,推动发展,促进“走出去”。  相似文献   

17.
刘莉 《出版经济》2004,(9):30-33
中国图书出版市场面临的,首先是来自国际图书市场风云变幻的影响以及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密度竞争,其次是同网络时代之下数字化的、快餐文化式的网络信息消费理念展开争夺眼球的拉锯战。事实上,在过去网络飞速发展、颠覆重构人类信息接触方式的十几年中,图书出版还是成绩斐然。发达国家的图书版权出版和贸易更是直接运用因特网的信息高速传递,升级工作效率、提高竞争力。面临挑战,中国版权书出版和贸易唯一的出路就是熟谙国际版权贸易的游戏规则,拿起数字化之刀、国际化之叉,分割国际版权贸易的蛋糕。  相似文献   

18.
在8月29日召开的2010年北京国际出版论坛上,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作了《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出版国际合作》的主题报告。在报告中,柳斌杰署长阐述了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出版业发展呈现的新特征,进而指出了在新形势下中国出版国际合作的机遇和前景。事实上,开展中外出版合作也是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9.
版权资源是出版社的宝贵财富,在出版业激烈的竞争中,谁占有丰富的版权资源,谁就占有优势。出版社的版权管理主要指版权贸易管理。版权贸易分国外和国内两种,此外,在一个中国的范围内,也存在与台、港、澳地区的版权贸易问题。 我国于1992年加入世界两个多边公约——《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出版行业开始与世界接轨。根据两项公约的规定,参加国际版权公约的国家政府要向其他任何缔约国作者的有版权的作品提供与本国作品同样的保护。我国1991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就是本着“政府管理原则”颁布的版权保护方面的法律。版权既包括作者的著作权,也包括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而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又包括出版者拥有的由作者授予的某一作品(著作、译作)的专有出版权和发行经营权。因此,获得国外优秀图书的出版权和发行权,是出版社优化出版结构、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与卓越计划领军期刊和重点期刊合作的国际出版商的版权协议为切入点,结合出版商平台版权相关最新政策,研究开放出版背景下的版权转让和授权许可,分析科技成果创作出版过程中作者与出版商两大主体权责,为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版权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