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校道德教育从知性化到生活化,体现了二者不同的倾向和特征。知性化的根源在于理性主义、科学主义以及技术至上主义,因而使得知性化道德教育是一种理性化科学化的教育。但是,在理性和科学的基础上,却存在着局限于科学理性的世界,忽视道德教育的生活根基性的弱势特点,因而急需改变。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道德教育从知性化向生活化转变的理论依据、现实可能性,以及如何构建生活化道德教育体系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2.
诗意是人性深处的精神原型,也是道德教育的应然追求。当前,高校道德教育具有较浓的科学化和理性化色彩,过分强调理性的说教与灌输、缺乏诗性的启发与引导,致使道德教育枯燥乏味、效能低下。高校道德教育要摆脱现实困境,需要回归生活世界,淡化道德教育单一的科学话语、理性文本局面,寻找另一种观照心灵的诗意言说、诗性话语,以弥补理性德育的不足,增强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学校道德教育的转向:从“好孩子”到“好公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关注儿童主体的发展,但是传统文化对“好孩子”的狂热和迷信最终无法续展“完人”的道德梦想,“好孩子”掩盖、遮蔽了儿童主体,导致了道德教育的标本化、理性化、功利化、一元化的倾向。关注人性的发展,倡导以人为本,这是当代德育教育的特征,道德教育应重返主体世界的意义在于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在现实的基点上实现从“好孩子”到“好公民”的转向。  相似文献   

4.
心灵和谐的价值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逐渐彰显,心灵和谐也成为高校道德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向。文章从反思高校道德教育实践出发,认为影响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原因在于高校道德教育实践中对心灵的关注流于形式,缺少对生活意义与体验的引领,缺乏对心灵和谐的真正重视,使得道德教育呈现出知性化倾向;接着从道德教育发展的个体价值层面和社会价值层面指出心灵和谐是新时期高校道德教育的价值指向,并提出心灵和谐教育是新时期高校道德教育向微观发展的重要向度,同时在此基础上探讨高校心灵和谐教育发展的原则和内容。  相似文献   

5.
从知性转向生活:道德教育的价值回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性道德教育剥离生活,使德育陷入抽象、虚假的困境,失去了生命力。生活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找回了道德教育的价值和效能,成为真正的德育。  相似文献   

6.
行动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存在着知识内隐和思维经验化两个需要破解的难题,需要以知性和理性为关键,借助先验逻辑框架进行路径建构,以“知性化—公开化—理性化—规范化”为展开路径,使教师行动研究在推动教师公众知识的诞生、促进教师共同体的稳固两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知性化”指对知性的法规进行反思批判;“公开化”指把“他人”纳入研究的选题与成果展示中,通过口头报告或书面报告的方式公开研究者现阶段的想法或观点;“理性化”一般为从一个“原则”中推出一个知识的形式,能对行动研究中的现象进行合理归因;“规范化”指研究者有意识地引入相关理论作为理解框架;通过以上路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知性论道德教育遗忘了生活世界和自然之境 ,而丧失了魅力源头。而今道德教育面临第二次解放 ,在回归生活世界和自然之境的前提下 ,诱发道德体验。体验是一种图景思维活动 ,道德体验是一种含有价值判断的关系融通性体验。道德体验论将教育者改称为“导引者”,受教育者改称为“体验者”,凸显道德教育的主体性、情境性和生成性 ,从体验活动和体验课程的融合上展开实践探索。在道德体验中 ,体验者可达成生态体验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低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杜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都引导着我们:大学道德教育只有从"理性"回归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才能重新焕发其生命力。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就要把握道德教育的生命逻辑起点,树立以生活为元基点的德育理念,创设回归生活的道德体验环境,还要打破科学化的主客体模式,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9.
道德教育不同于知识教育,它传授的不是合理性和科学性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养成一定的道德品质以及与此相应的行为方式.而高校道德教育中“主知观念”引导下的主知性道德教学虽有其自身合理性,但是大大缩小了道德教育的空间,简化了道德教育过程.这种价值取向下的道德教学以客观普遍化的知识割裂了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高校道德教育要进一步发挥育人效果,必须从道德教学观念上、内容目标上和方法上进行转换,价值取向转向“主德”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知情型-生活化-整体性”德育新范式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学认识论为哲学基础的传统知性论道德教育对我国学校德育产生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知情型-生活化-整体性”德育范式以道德知识和生活育德的新建构为基础,以在实践中整合为途径,通过“知、博、意、行”的融合和德育整体性作用的发挥,促进道德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生成,实现对人的整体性塑造。  相似文献   

11.
在近现代的道德教育中,受科学主义的影响,人们注重理性化、抽象概念、系统的知识灌输等,忽略了道德教育的生活性、经验性、体验性、感性感染力。现象学提出的“回到实事本身”,后现代主义提倡的“回到生活世界”及语言学转向,日益影响到人们对道德教育的思考。教育叙事成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教育方式,从这一视域反观儒家的道德教育,我们发现,叙事和叙事的话语方式恰恰是儒家道德教育的特点和长处,孟子说:“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孟子·尽心下》)即道德教育要运用浅显的言语、常见的事情。儒家的道德叙事…  相似文献   

12.
刘惊铎 《中国德育》2002,(3):20-21,27
既往学校道德教育实践基本上是一种“知性论”的道德教育样式,因其“遗忘”了人们置身其中的生活世界和自然界,而丧失了其魅力源头。但它作为人类道德教育第一次解放的成果,有其深厚的哲学根基,而今已失去其存在的土壤。回应这一挑战,必然要求道德教育走向第二次解放,即从概念化的道德理性王国走向生活世界和自然,构建道德体验范式。道德体验论主张将教育者改称为“导引者”,受教育者改称为“体验者”,突出道德教育的关系性、实践性、活动性和情境性,促发人的切身体验。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在体验中发展人的充满自由个性的德性。道德体验从实践活动和体验课程的融合上展开实践探索,有两大有效途径,四个实施原则。有关实验学校的成功探索证明, 在道德体验中体验者感悟到如海德格尔所描绘的“诗意人生”。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道德教育的一个失误,在于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脱离,使发展人的德性的道德教育成为思想品德知识的教育。这种“美德袋”式的教育,把受教育者变成盛装各种美德的袋子或容器。道德教育被教育者从生活世界中抽离出来,由教育者通过各种教育教学形式一味地向受教育者强制灌输。更由于长期以来唯智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道德教育逐渐地走向了唯“思想品德理性”。道德教育完全忽略了教育对象的内在需要、生活目的和主体道德体验,导致道德教育的生命活力和育人魅力荡然无存。当代道德教育只有从纯粹的理性世界和理想世界中走出来,回归丰富多彩的交往的现实生活世界,才能重新散发其育人魅力和显示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校德育的实效远未达到社会的期望。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摆脱当前“知性德育”的范式,建构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模式,文章提出了高校德育实践的基本样式、应遵循的原则及高校德育实践的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一、“知性”德育课堂20世纪主要是一个主知主义的世纪,受其影响,道德教育也片面强调知识;德育课堂也变质为纯知识、纯技能学习的领地,并最终走向“知性”德育课堂,从而抹去了德育探询生活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确立生活态度的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16.
试论道德知性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道德教育的提出虽然有助于走出传统道德教育重知轻行的误区,但如果过于强调生活、实践就有可能使道德教育走向另一极端,忽视基本道德知识的传授。由此提出道德知性教育概念及其特点,并就该如何进行道德知性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指向生活意义的情感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情感在本质上是人对生活意义的感受与体验,生活意义是人的情感安顿之所。情感教育的目的在于序化并安顿人的情感,安顿人的情感并使之理性化的使命只能由“情感的教育”来承担,以情感为本体的“情感的教育”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应该引导受教育者觉解生活意义,建构完整的精神世界,更新、净化情感品质,跃迁、提升情感境界。  相似文献   

18.
建立在主体-客体对立基础上的道德教育本质上是知性的对象化的教育.然而,无论从它作为一种教育行为还是从它所言说的内容、言说的方式等方面看,都因为没有真正通达道德教育事实而不可能取得实效.通达道德教育事实就意味着回到道德得以产生的非对象化的、境域式的教育生活世界.非对象化道德教育之可能就在于确立人与世界一气流通的存在论-生存论的哲学,并创设相对理想化的、无成见的教育情境,通过直接的行为交往和平等的对话激发人原发性道德意识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德育生活化与生活德育化的概念,阐述了德育生活化的理念是对知性德育的超越,德育生活化要使道德教育高于生活,注重把握道德生活的整体性,突出终身德育的理念;在实践中要构建生活德育化的机制,拓展生活德育化的内容,完善生活德育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论生活中的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于超越感性人生与找回人的尊严之需要,在由理性而带来的科学与技术的帮助下,人类成功地完成了对自身栖居于其间的自然世界的征服,确立了人类的中心地位。然而当人类正陶醉于征服自然世界的辉煌之时,人自身被物化,反而受到物的奴役,人的生活以及维护这种生活的稳定与和谐的道德体系也为技术所肢解而变成残章断片。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分离长达数世纪之久,东西方道德教育面临着同样的主题:回归生活世界,重建有魅力的道德教育。一道德教育疏离生活的表现1.道德教育的科学化道德教育的科学化主要是指人们在对待道德教育时,不仅没有把它和一般的知识性的教学活动和对待物的生产加工活动区分开来,而且还有意为之,认为道德教育也应该自觉以无往不胜的科学世界和科技理性为指导,努力发掘道德教育中的客观规律,然后通过理性的计算予以控制,最后达到学生能按道德规律行动的目的。道德教育成了像自然科学教育一样的知识授受或思维、认知能力开发的过程。它用科学主义的眼光来审视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视为可以在生活之外单纯依赖科学的加工而进行的过程,从而表现为对道德、道德教育之生活、实践本性的遮蔽、对道德教育之丰富内涵的化约和裁剪。雅斯贝尔斯曾经做过这样的假设:如果设想我们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