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高校实验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了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开放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地方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等产业高速发展的需要,面对21世纪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挑战与机遇,以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为主要研究、教改与实践的对象,对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探索、改革和实践。以电子信息大专业平台建设为基础,构建面向行业经济和区域经济需求、适应电子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体系及应用能力培养体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校、企、政共建实习实训平台和实习基地,通过实施以工程能力训练为特色的实践教学和积极组织学科竞赛及学生课外科创活动全面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3.
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电子信息学科是飞速发展的学科,新形势下要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本文提出了基于导师制的项目驱动教学法在电子系统综合设计中的应用。该方法秉承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具体的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遵循连续性、层次性、系统性和开放性原则,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加强实践环节,本文据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针对社会对高素质电子信息类人才的需求,在教学框架、教学平台、教学机制和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整体设计;构建了以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目标导向的教学实践、工程实践、创新实践和企业实践协同互补的实践育人模式,打破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地理界限,加强了知识融合与自我构建,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企业实践能力,为培养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电子信息类人才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成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为培养地方经济紧缺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从平台+方向、3+1课程体系结构,自研教学实验设备,学校、企业和政府共建实训中心,师资队伍建设,开放性学生创新实验室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这样的培养模式已成为学院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6.
电子信息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出发,分析普通本科大学、高职高专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的不同特征.提出了电子信息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并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电子信息类课程的教学存在较大的效率空间。通过课程的整合与融合,容易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容易实现课程之间的相互解释,符合知识之间联系的内在规律,符合人的认知心理规律,符合系统论的哲学观点,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已进入了信息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也随之加剧。与此同时,巨大的就业压力对人才社会实践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众所周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知识点掌握难度大、操作程序复杂的特点。因此,为了切实地提高在校学生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应从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宗旨,从而培养出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高素质社会主义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陈阵 《继续教育》2013,(8):46-48
随着电子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产业结构不断提升,电子信息行业在各产业、各地区,在不同时期、不同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侧重不断变化,对电子信息类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可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的“兴”型专业建设模式,实施“公共基础知识能力+专业大类平台系统培养+校企合作专业及方向+课外实践活动+生产实践”培养。“兴”型专业建设模式既可较全面的培养学生电子信息专业大类基础知识技能体系,使其具有较好的职业岗位应变能力;又能加强培养学生专业实践应用能力,更好地适应电子信息行业对于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问题,分析我国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的现状,从培养目标、专业建设、专业教学和师资队伍等方面讨论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的方案,对产学研多方联动培养卓越人才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社会对高素质GIS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较强的实践能力是高素质GIS人才的重要指标。本文在分析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有助于提高GIS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2.
根据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义和特点,按照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思路,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理工结合应用性人才为具体目标,构建该专业培养计划,分析其课程体系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职业市场对具备双语能力的国际化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因此,电子信息学专业课双语化教学必须应对挑战,改进教学方法和措施,与国际教育接轨,以培养出时代所需的具备语言应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4.
电子信息专业实验课程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电子设计竞赛的内容及特点,从当前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出发,为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课程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冷莉 《考试周刊》2012,(79):101-101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目的是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如何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具有创造能力,创新精神的人才,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在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中,如何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依托创新基地大力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真正培养出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  相似文献   

17.
工程人才的能力提升和培养质量一直是社会所高度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工程人才培养进行分析,以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为对象,采用调查研究、实证分析、试验试点等方法,并依托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项目,构筑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工程人才的实践创新平台。通过以课程体系为依据、学科竞赛为载体、科教融合为手段,研究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专业知识工程技术人才的方法,构建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工程人才的培养架构并进行试点,为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武汉大学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计划的资助下,我们承担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计算机系列课程综合改革研究”项目经过调查研究,围绕着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总目标,对我院电子信息类专业计算机系列课程的综合改革进行了思考与探索。本文就是我们的初步分析与认识。  相似文献   

19.
林志明 《知识文库》2023,(24):59-62
<正>近年来,我国电子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电子信息人才需求呈现出需求量大、培养周期长、就业难等特点。为适应电子信息产业对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技工院校在教学中应树立“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和创新教学方法等举措,构建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文以技工院校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提出了“理论基础—实践应用—综合实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以期为职业院校开展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钱溪 《华章》2011,(29)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随之提升.为了改变以往学生们“高分低能”的学习状况,提高学生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与社会发展相接轨的高素质人才.我国逐步在各大高校中提倡了“实训教学”,而“实训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众所周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不仅局限于教师高质量的理论教学,更重要的是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主观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