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品德与社会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品德与社会教学由于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难以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新课改下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要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教师要用生活化的学科教学让小学生感受到这门学科和现实生活的关联,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当中体验品德,在生活化的教学讨论当中构建正确的道德观念并在生活化的课外活动当中践行品德,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2.
生活是人的生命的存在状态。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使品德教育缘于生活、立足生活、高于生活、走向生活,用真挚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生命中的心弦,积极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倡导小学品德与生活要加强教学实效性,让学生在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中养成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因此,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不能理性化地过重灌输,而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行为环境,让学生回归生活,感受品德教育,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4.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应源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文章指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让他们在自主探究性的学习中,实现书本知识与生活常识的有机联系和融合,从而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李霞 《教师》2014,(1):79-79
正明理、激情、导行,是品德与生活课三位一体的任务。三者紧密联系,互为促进:明理是基础,激情是深化,导行是目标。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讲"与"思"的继续,是学生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品德与生活课的最终落脚点是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导行呢?一、榜样导向法榜样导向法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在教学中如果运用得当,对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根据小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教师要充  相似文献   

6.
李新梅 《广西教育》2011,(19):57-58
品德课堂"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要求教师在品德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力求让学生带着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带着主动探索生活的兴趣走进课堂,让品德课堂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彰显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7.
<正>学生品德的培养离不开他们的生活,学生的生活空间有多大,品德与生活的内涵就有多大。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行教学的热门话题,也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如何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有效性呢?就是要让品德与生活同行。一、教学内容"生活化"《品德与生活》教材在贴近学生生活方面有明显的特点。教材都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按照学生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家乡(社区)生活,以及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小学品德教学,是远离学生现实生活、凌驾于学生生活实际之上的,这导致学生在学习此门课程时,觉得呆板沉闷,体验不到学习的价值和作用,导致学习兴趣开始逐渐丧失,学习效果达不到理想状态。新课改提出:"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陶行知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教学思想,鉴于此,作为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做到让品德教学走进学生生活,回归学生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拉近学生和品德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品德课程达到乐学、爱学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思想政治(品德)课,并能真正认识到思想政治(品德)课的价值所在?关键所在是教学要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让生活走进思想政治课堂,将思想政治课堂引向生活。  相似文献   

10.
林琦琼 《考试周刊》2014,(3):118-118
文章以课例分析和叙事研究的方法,阐述了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如何树立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体现"生本教育"的新课程观,创设开放式教学环境,给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实践,在生活中学习,与家庭、社会结合,遵循主体参与的活动原则,采取自主开放的教学策略,构建自主课堂,实现生活化的品德与生活教学。  相似文献   

11.
设置品德与生活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满足学生认知生活、认知社会的需要。品德与生活作为一门实践课程,教师在其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重视榜样对学生的影响,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将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寓教于乐,思行并举。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与教学本就息息相关,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更是如此,教材内容的设置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生活元素融入高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分析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堂以生活元素为依托的现状,探究生活元素在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郭华 《云南教育》2004,(31):7-8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身体健康问题,更要注重培养人的健全的心智和完善的人格,让人充分领悟和体验生活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然而,审视过去的品德课堂教学,不难发现由于学生主体参与性不强、教学设计单一,导致学生只能枯燥、乏味地接受教育,影响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要改变这样的课堂教学状况,需要把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应重视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探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定作用。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品德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品德与生活课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的教育。 品德与生活素质教育是贯穿始终的核心部分,渗透在各门学科中,它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性质发展方向。品德与生活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品德与生活教育的专门学科,它在素质教育,尤其是《品德与生活》素质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其它任何学科不能代替的。  相似文献   

15.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课前寻找生活素材,课始创设学习情境,课中联系生活实际,课后注重生活实践,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广阔天地中加强实践,加强体验,促进知行统一,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6.
汤艳 《文教资料》2008,(7):137-139
品德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品德,这是道德教育的需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使教学返朴归真,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相似文献   

17.
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教学组织形式,符合了当前教学改革需要,破除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在探究中自我发展,在探究中走专业化道路。本文对小学《品德与生活》课采用探究式教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着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提高探究式教学应用于小学《品德与生活》的认识,为素质教育下小学《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理念是: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就《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既不是神喻,也不是人们凭空构架、制造出来的,它们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始终把握课程的标准,教学不离学生生活,践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进行理想的《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  相似文献   

19.
李红敏 《小学生》2010,(9):46-47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品德教学如果离开了孩子们的生活,也就成了空洞的说教。  相似文献   

20.
以往的品德与生活教学千篇一律,总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画学生背,也听过一些公开课,无非就是改改形式,课堂气氛活跃了一些,多媒体用的多了些,大部分是换汤不换药,课一上完,"品德"与"生活"就相互脱钩,学生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仿佛品德课就像数学课一样,只是众多课程中的一门。实际上品德课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品德课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用高尚的品德去服务于生活,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实现品德与生活教学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