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语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是理解课文的突破点。词语在以发展学生语言为根本任务的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让学生有效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有时候抓住课文中一两个关键词语,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那么,怎样让词语教学情趣盎然呢?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词语都是作者精挑细选的,不仅生动,而且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紧扣词语,带领孩子们进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是学习语文一种很好的方法。一、抓住词语理清脉络很多的课文的内容可以简化为几个重点的词语,抓住了这些词语,定会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匠心独具的构思理解更深。如《海底世界》一文,其中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是贯穿全文的两个中心词,教学时就可引导学生抓住这两个词语进行思考,景色奇异在哪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有很多篇幅较长,在教学中费时多且效果不佳。课堂上,教师对课文的分析、讲解面面俱到、平均用力,不能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点。如何克服、解决这个难点?我认为找准一篇文章的突破点进行教学设计是关键。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整体,它里面自然包含着许许多多的点,分析讲解一篇课文,在其所包含的众多的点中,倘若能找到一个足以牵动全篇的突破点,那么课堂教学的效率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抓住课文中关键词语,从词语分析中理解课文,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就《采蒲台的苇》一文来说明关键词语在分析、理解课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德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更是一个具体组成部分.阅读教学中的德育,其凭借主要是语文教材.引导学生弄通教材,是语文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抓课文关键性词语进行德育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抓住课文中的关键性词语,有层次的剖析、点拨,是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一种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德育的有效途径.因为关键性词语,尤其是“文眼”,思想深刻,语言凝炼,最能体现文章的思想.例如《纪念白求恩》的结尾句:  相似文献   

6.
“精讲” ,即讲在精髓上 ,做到精确、精练、精彩地进行讲授。概括地说 ,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文章的词语、句段、篇章结构的能力。下面就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词语、句段、篇章结构等方面 ,谈谈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尝试讲读课的“精讲”方法。一、抓住关键词语进行精讲在小学阶段 ,词语属于语文基础知识的范畴。在讲授一篇课文时 ,教师应当准确无误地抓住关键词语来讲。什么是关键词语 ?就是在文中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词语。例如《观潮》一文中的开头一段 :“钱塘江大潮 ,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在这段话里 ,“天下奇观”这一…  相似文献   

7.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只有读懂理解了词语,才能使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扎实有效地开展词语教学活动,尤其是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更要加深理解。那么,如何开展词语教学,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呢?笔者经过不断研究发现,既然是基础,就得从积累开始,再去理解、表达。一、积累词语通过研究发现,在小学课本中,有很多精彩的课文,作者往往注重词语的表达,有的是叠词,像AA式、AABB式、ABAB式等;有的是成语,往往是点睛之笔;还有用得精彩的动词、形容词  相似文献   

8.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之一是:理解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所谓关键词语,是指最能反映文章或语段中心的词语,这些关键词语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起着重要作用.在阅读中,如果能准确地抓住这些关键词语,往往能够快速地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中心.那么,怎样把握文章的关键词语呢?  相似文献   

9.
如何引导学生对文本深层次解读,走进文本的精神世界,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与灵魂深处,是当前高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找准阅读的突破点,是引导学生深层次阅读的重要途径。一、以课文主题为突破点,引领学生感悟人物的情感世界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抓住课文主题,是阅读理解的最基本任务。语文阅读不仅要求学生体悟语言魅力,学会布局谋篇,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受到人文情怀的陶冶,体味作者的为文主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王彩霞 《广西教育》2014,(41):49-49
正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内容丰富,蕴涵着作者深切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带着欣赏的眼光读课文,带着丰富的情感去细细品读文本中的语言,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文本的深刻感悟。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引领学生品读课文呢?一、换词比较,品词语之美妙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文字的运用更是妙不可言。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词语都是作者经过仔细揣摩、推敲得来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对词语的比较、推敲中理  相似文献   

11.
蒋立芳 《考试周刊》2014,(50):32-32
<正>词语是文章表情达意的基本单位,词语教学在学生语文能力培养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语文教材中,每个词语都承载着作者的思想、情感,每个词语都富有表现力和想象力,每个词语都是学生语言发展的载体,每篇课文都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宝库。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深入品析课文中的每一个词语,学生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文,提高语文素质。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词语品析呢?一﹑创设情境,感悟内涵小学生主要是以直观形象思维认识客观事物的,直观教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老师要将课程标准理念贯彻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以改进教法,增强教学实效。作者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做法与思考:一是抓住课文关键词语或主要线索,引导学生感知课文;二是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精读,品味,培养感悟能力;三是将小组合作学习引入阅读教学之中,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3.
“精讲”,即讲在精髓上,做到精确、精练、精彩地进行讲授,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文章的词语、句段、篇章结构的能力。下面就以小学语言教材中的词语、句段、篇章结构等方面,谈谈我在阅读教学中尝试讲读课的“精讲”方法。一、抓住关键词语进行精讲在小学阶段,词语是属于语文基础知识的范畴。在讲授一篇课文时,教师应当准确无误地抓住关键词语来讲。什么是关键词语?就是在文中具有高度概括作用的词语。例如《观潮》一文中的开头一段:“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在这段话里,“天下奇观”这一词语就具…  相似文献   

14.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内容,让学生有效地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有时候抓住课文中的一两个关键的词语,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然而审视当前的词语教学,我们的语文老师总是竭力回避或者“滑过”,或者教得一丝不苟,从字音到字形到字义进行科学准确地诠释,  相似文献   

15.
《劳动最有滋味》这篇课文节选自老舍先生的优秀散文《贺年》,是作者回忆小时候为筹备过年参加劳动以及在劳动中的亲身体验.内容真实感人,语言朴实,寄情深远.教学时,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文章蕴含的感情呢?一、抓住关键词语《劳动最有滋味》这篇课文的语言虽十分简洁.  相似文献   

16.
词句训练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要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又要使学生认识作者是如何运用词语和句子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抓住重点词语,进行理解与运用的训练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理解”这个层...  相似文献   

17.
<正>《新课程小学语文培训资源系列》五年级下册的光盘中,有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杭州"全国小学语文‘情感型语文’课堂教学观摩会"的一节阅读教学课——《爱如茉莉》。薛老师以词语导入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抓住细节",感悟文本,逐步体会父母间的真爱就如茉莉一般平淡无奇——那让人回味绵长的爱。再次一睹名师风采,获益甚多。【片段一】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文章,你会读课文中的哪些词语?(生读:平淡无奇、缕缕幽香、弥漫、洁白纯  相似文献   

18.
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反复品读,深入理解词语的内在含义,是高年级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 如教学《渡船》一课。课文中写到,当船上的人们议论纷纷时,一位中年妇女突然嚷起来:“哎!我怎么  相似文献   

19.
王昀 《语文天地》2016,(5):66-67
语文是语言的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学生反复诵读文本,积累精彩语段。在诵读文本时,要抓住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探究涵义丰蕴的语段,认真揣摩作家运用语言的精妙,仔细品味语言的韵味,从而提升教学的魅力。我们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语言文字,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感受作者作品的思想感情,陶冶学生的情操。一、在诵读中感受语言之美选入教材的课文,多是语言优美、感情动人的文章。教师在课堂上要极力凸显课文中  相似文献   

20.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的24篇课文中,有多篇可以通过抓住一些重点词语来导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这些重点词语有的是文章的题眼,有的则隐含在课文之中.如果教师能够抓住这些重点词语进行授课,可以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