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善待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新的内部动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善待学生的好奇心。在刚学英语时,学生都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这时教师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学生就会有成功感,这种成功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仁者无敌。"其实质就是宽容、善待别人。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不仅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能表现出教师  相似文献   

3.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待问".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质疑提问,培养学生"善问"的习惯.因为"疑"是思之始,是学之端.早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那么教师在教学中要"善待问"该如何做呢?  相似文献   

4.
对话教学中,教师的善待问者比善问又前进一步。教师善待问者,将引发学生善问。学生善问必然善学。教师善待问者,证明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善问者手中。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仁者无敌。"其实质就是宽容、善待别人。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不仅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能表现出教师的宽广胸怀,从而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自尊心是人的内心世界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保护它、发展它,可  相似文献   

6.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待问”。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质疑提问,培养学生“善问”的习惯。因为“疑”是思之始,是学之端。早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那么教师在教学中要“善待问” 该如何做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陈丽 《教学与管理》2002,(12):62-63
学生提问,是向教师寻求帮助,如果教师能高水平地回应学生的提问,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学习兴趣的激发、师生关系的融洽、能力的培养等都有很大的作用。可是,在现实中,不少教师却不善于回答学生的提问。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创新欲、探究欲,导致学生被动学习、沉闷学习,缺乏主动性与勃勃生气,甚至厌学。因此,教师要善待学生的提问,应高水平地回应学生提问。同时应形成有利于问题深入发展的对话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宽容之美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以觅容之心善待学生,不仅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能表现出教师的宽大胸怀,也必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能得到别人的承认,受到别人的尊重,是一个人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在青少年的心灵深处,就有这种自尊的需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是他们积极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一定要善待宽容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堂要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和探究的习惯,首先应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在互动和心灵碰撞中产生新的教学资源;其次教师要善待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并鼓励学生大胆解决,使之成为教师调整教学进程、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10.
杨德兰 《地理教育》2013,(Z2):122-122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不仅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能表现出教师的宽大胸怀,也必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而自尊心是人内心世界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保护它、发展它,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得到别人的承认,受到别人的尊重,是一个人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在青少年的心灵深处,就有这种自尊的需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是学生积极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而我在善待、宽容学生方面却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相似文献   

11.
学生提问,是向教师寻求帮助,如果教师能高水平地回应学生的提问,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学习兴趣的激发、师生关系的融洽、能力的培养等都有很大的作用。可是,在现实中,不少教师却不善于回答学生的提问,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创新欲、探究欲,导致学生被动学习、沉闷学习,缺乏主动性与勃勃生气,甚至厌学。因此,教师要善待学生的提问,应高水平地回应学生提问,同时应形成有利于问题深入发展的对话教学策略。美国耶鲁大学心理系和教育系教授斯腾伯格(RobertJ.Sternberg)根据多年研究,把教师回应儿童提问的水平划分为七个级别,对指…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营造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巧妙设置疑问,增长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尊重学生个性化见解,启发学生抒发个性化感悟;要多开展积极良性的活动,激励学生学会进取;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在自信中,循着学习兴趣,以好奇心带动思考,按个人的想法在创新之路上进取。  相似文献   

13.
大凡数学规定,作为教师,往往可以堂而皇之地“告诉”学生,认为没有多少道理可讲,并以此排斥数学规定的探究性学习。即使学生出于强烈的好奇心问几个“为什么”,也会被老师“就是这样规定的”之解释呛得无语。教师在有意、无意中扼杀着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4.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必备的基本功。巧妙的提问是打开学生心灵之窗、开发学生潜能的钥匙。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还能激发学生敢于尝试、大胆探索的学习热情和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仁者无敌."其实质就是宽容、善待别人.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不仅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能表现出教师的宽广胸怀,从而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自尊心是人的内心世界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保护它、发展它,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得到别人的承认,受到别人的尊重,是一个人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青少年学生的自尊意识更加强烈,因此教师应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一、营造宽松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这就说明,课堂上营造一种活泼、民主平等、自由开放的教育环境,能使学生思维活泼,产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迸发创新的火花。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营造一种"不唯书、不唯师"的批判氛围,教师要善待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出格"和"瞎想",对学生的奇思异想不要轻易否定,要保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比较枯燥,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非常重要。教师平铺直叙地讲解,往往使学生兴味索然。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采用适当的方法,使学生在心里产生疑问,引发好奇心,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林梅香 《考试周刊》2014,(7):172-172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教师是一项良心活,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家长,对得起社会,善待每一位学生就是善待自己,教师要用心善待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19.
正一、培养好奇心,培养质疑精神培养质疑精神、保护好奇心是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可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教师经常无意识地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善待学生的言语,呵护学生的主动性,其表现为应正视学生的插嘴,重视学生的问难以及宽容学生的出错等.只有善待学生的言语,才有利于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