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导语应彰显新闻价值讲究语言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语是消息中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导语的定义多种多样,笔者认为如下定义较为恰当:“导语是以简练而生动的文字表述新闻最重要内容,具有启发性或诱惑力的消息的开头。”[1]正因为“导语是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事实和亮点,它将新闻关注集中到一个点上”[2],所以,导语写作说是消息写作的重中之重,比如美国威廉·梅茨说:“导语是记者展示其杰作的橱窗”。美国报业巨子赫斯特则这样告诫他的记者:“千万记住,如果你写的第一句话打动不了读者,也就没有必要写第二句了。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导语?许多人把它简单地理解为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这虽然很不确切,但导语确实是消息的开头。美国的沃尔特·福克斯在《新闻写作》一书中指出:“一条奏效的导语应实实在在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将其导向记者认为是新闻的基本点或报道角度的地方。”导语是新闻结构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新闻的眼睛。它最先被受众所感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语写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新闻的宣传效果。因此,新闻记者们历来十分重视新闻导语的写作,导语也一直成为新闻理论主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
呼东荣 《新闻知识》2013,(1):111+92
美国一著名新闻学者说:"导语是记者展示自己杰作的‘橱窗’,如果记者在写作导语时没有表现出水平,那他就是没水平。"在消息写作实践中,许多人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具体写起来不重视或者说重视得不够。笔者就自己荣获陕西新闻奖的几件消息的导语写作予以分析,期望能对爱好消息写作  相似文献   

4.
一位伟人曾说过:“我看新华社的消息看第一句,第一句看不下去,就不看了。”美国新闻学者杰克·海敦也这样说,消息的“导语是促使读者读下去的诱饵。如果导语索然无味,读者看完导语就不往下看了。”这些意见都说明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写消息一定要开好头,而且还要有诱惑力。消息的开头,在新闻学上称为导语。有的新闻学著作讲到消息写作时说得形象:“好的导语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住读者,不好的导语可以把读者推得远远的。”因此,消息的导语写作最好达到清代学者李渔所说的:“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那么,消息的导语怎样吸引住读者呢?复旦大学  相似文献   

5.
导语写作是消息写作的关键,一条消息写得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息导语写作的成功与否,所以导语写作在消息写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语在消息中所占空间很小,要在"弹丸"之地上跳舞,跳好舞,难度很大.写好导语,需要科学的新闻意识,新闻意识对写好导语的意义在于,运用新闻意识,在遵循导语写作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创新,让导语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有人把导语比作消息的“眼睛”,它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吸引读者往下看的作用。重视新闻导语写作,成为中外记者的共识。他山之五,可以攻玉。西方记者精心制作新闻导语,有不少可取之处,值得我们借鉴。出于新闻竞争的需要,西方记者有较强的读者观念,在导请写作时注意读者兴趣,消息一开头就回答读者急于知道的问题。美国新闻学者麦克道格尔认为,“选择导语,是新闻写作首先的和最重要的一步。”英国的新闻学家赫伯特·里德说,“新闻导请,是新闻的生命所在。”西方~些新闻学者强调,一名新记者在写作一条…  相似文献   

7.
导语是新闻的窗口。这个“导”字有三种涵义:开始、启发和吸引。在新闻写作实践中,写好导语是很重要的。导语是新闻学特有的一个概念。现代新闻学称之为导语的,指在一则新闻中概括新闻内容,提炼新闻精华并揭示新闻主题的头一段话或头一句话。最初的新闻没有导语。新闻有导语,据说始于1865年。当时正值美国内战,重大军事消息往往夹在长篇叙述的中间或末尾,关键内容不突出,纽约的一位报纸编辑就把关键内容提到开头,并单独成段,名为“导语”。此后,导语便在新闻中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8.
一条消息能不能吸引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语写的好坏。过去由于受“左”的思想的禁锢,报纸上的消息导语几乎是千篇一律。新闻改革给导语写作注入了新的生命。今年评出的1985年全国获奖消息,在导语的写作上就有很大的变化,其中不少具有新意。《“北京白鸡”在全国28个省市区“落户”》(北京日报),是一则科技成果鉴定会的消息。请看它的导语:  相似文献   

9.
新闻导语     
导语,是消息特有的一个概念,是区别于其他新闻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导语是消息的开头,一般由最新鲜、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它要求:一、以经济的笔墨反映出新闻的要点或轮廓;二、引出主题以及阐述、解释这个主题的新闻主体来;三、唤起读者注意,使阅读者对某一条新闻先得到一个总的印象,并吸引他继续看下去。导语写作,是消息写作重要的一步。某一条消息能否抓住读者,首先取决于新闻导语。新闻界历来注重导语的写作。由于大家都刻意求新,所以导语的表达方式是花样繁多的。为  相似文献   

10.
李媛  漆文  李淘 《新闻前哨》2007,(5):49-50
导语是消息的开头部分,主要功能是表述新闻最重要的内容,吸引和引导受众。作者在构思导语时都想写得精彩动人些。但是,媒体的新闻报道中,令人赏心悦目的导语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传统新闻写作比较注重社会各类知识的掌握和采写经验的传授,疏于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去研究、指导导语写作,同时,记者编辑的思维“定势”也会导致导语写作一般化。新闻贵在“新”。在新闻写作特别是消息导语的写作中,应大力提倡和运用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这就是求异思维。  相似文献   

11.
(1)导语写法西方新闻界认为,导语是新闻报道最重要的部分。新闻写作训练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写作好导语的能力。导语一旦完成,报道即可一挥而就。新闻导语有两项任务:它须包括报道内容或暗示主题;它须吸引读者往下读。导语主要分两大类:直接导语和间接导语。直接导语是概括性导语,即在报道的第一段指明新闻的内容,接着用“倒金字塔”形式完成报道。间接导语仅仅暗示报道内容,吸引读者去发现更多的东西。间接导语主要靠语言技巧和独特风格引起读者兴趣。它通常用于特写,而较少用于纯粹的消息。但近年来,西方报纸的消息写作巳经越来越多地使用间接导语了。  相似文献   

12.
消息是最基本的新闻体裁,而导语是消息的灵魂,是消息最精彩、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值得我们下大力气去写好的部分。 那么,如何撰写导语?撰写导语的思维过程应该是怎样的呢? 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是用事实说话。它有两个要素:“事实”和“说话”。这里的“事实”,当然是指“新闻事实”;这里的“说话”,则是指报道这个事实所要表达的观点和思想。“事实”和“说话”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的关系是客观和主观、点和面、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如何撰写导语,其实就是在导语写作中如何处理好这二者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新闻写作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写作导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麦尔文·门彻的这句话说明了导语写作在新闻写作中的重要作用。无论是极有造诣的资深记者,还是权威的新闻学者都认为,导语不仅是新闻重要的部分,其写作也是新闻写作最难的部分。如果记者在写作消息导语时做到了在三言两语之中感染了读者,把新闻主要内容传递给了读者,那么他的消息就写好了一半。然而,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却屡屡  相似文献   

14.
一、为什么导语的分量如此之重 1865年4月14日晚,美国总统林肯遇刺后几分钟,美联社记者拍发一条电讯:“总统今晚在剧场遇刺重伤”。如果把这条短消息作为新闻导语写作的开端的话,消息导语也走过了135年历程。 导语,作为展示记者才华、素养的位于消息篇首的方寸之地,可以说寸土寸金。有的几句话便抓住人心,磁石般吸引读者的目光;有的仅是标题的翻  相似文献   

15.
一条消息能不能吸引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语写的好坏。过去由于受“左”的思想的禁锢,报纸上的消息导语几乎是千篇一律。新闻改革给导语写作注入了新的生命。今年评出的1985年全国获奖消息,在导语的写作上就有很大的变化,其中不少具有新意。  相似文献   

16.
导语,是消息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生动地形容说,导语是消息开口说话的嘴,是读者阅览新闻的眼。的确,好的导语能引人入胜。然而,从当前新闻作品中看,许多消息导语仍然滞留在讲清五个W的“底线”上,没有真正让导语发挥出最佳效能。日前,笔者搜集一些自认为比较出色的导语,希望与大家共同赏析。  相似文献   

17.
常见病之六:导语与标题、主体重复导语要求写出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一个事实,或者反映出新闻事实中最主要的思想及意义。新闻的标题,也要求突出新闻的主旨。这样,在新闻写作中是容易出现导语与标题相互重复的现象。新华社去年4月22日播发的一条消息,导语是这样写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章钟基今天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治理整顿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工业过热、农业过冷的局面开始改变。”这条消息的引题是:一季度国民经济整治初见成效。主题是:工业热农业冷开始改变。请看,这条消息的导语与标题用语几乎完全一样。我国汉语词汇丰富,且同义词很多,只要多在  相似文献   

18.
方圆 《新闻知识》2002,(4):38-39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一个记者来说,写好一条消息的导语则是难中之难。一是导语置于开篇之首,要以最简洁的文字,反映新闻最主要、最新鲜的内容。二是导语在长期的新闻写作实践中已形成一定的框框。梁衡同志曾指出:对大多数记者来说,“为了适应新闻这个框子,一些本来好的,对读者有益的东西也只好割爱了”。新闻毕竟是写给读者看的。写好导语与发现新闻同等重要。有鉴于此,梁衡在新闻的实践中,对消息导语写作进行积极的、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试对他的导语写作特点作一个粗略的分析,以供同行借鉴。聚焦局部,…  相似文献   

19.
读报,常发现新闻(又称消息)导语的写作总拘泥于一种形式,尤其是地方性报纸和专业报,给人一种呆板的感觉,读来令人乏味。 出现这种现象,是记者和通讯员忽视了新闻导语的写作,不愿在新闻导语上下真功夫的结果。 有人认为,新闻导语是牵动新闻事实各部分的“中枢神经”,主宰着各部分的运动。因此,记者在写作一条新闻前,是很重视导语的写作,他们往往自行设计出一二十条导语,这是既不算多,也不为奇的新闻写作现象。尤其是今天,电视向报纸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迫使我们的报纸新闻更要向立体化、动态化、形象化方向发展。要做到这一点,新闻导语的写作更应该引起重视,更应该是多样化,才能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20.
许多初学者写作消息时常常从写标题入手,其实在消息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这几个部分的写作中,导语是消息写作的关键,也是倒金字塔式消息结构写作的重点,有经验的记者大多是从写好导语入手来写作消息的。美国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