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丽娜 《今传媒》2011,(7):108-109
广播媒介是诉诸于听觉,借助于电子技术传播声音的媒介形式。自广播媒介产生到当前的新媒体时代,其自身具有的媒介属性和传播功能得到了不断地发展与探索。论文分析了广播媒介产品的内容结构和传播优势,通过分析广播媒体网站和播客技术,探讨了在新媒体时代广播媒介如何根据形势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传媒产业的发展,媒介产品的属性也发生变化。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等媒介产品兼具有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属性,即媒介产品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本文简要分析了媒介产品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相似文献   

3.
<正>勃兴于上世纪20年代的广播,在经历了电视、互联网、移动网络终端的冲击下,依然能够作为大众传播媒介,而拥有于广泛的受众群体,说明其仍有广阔的听众市场,其在传播领域仍具有不可忽视的信息传递价值。一.广播语言决定广播媒介的传播质量众所周知,广播媒介的传播以播音者的播音语言为媒介,实现信息的承载与传递的功能。而播音效果的好坏,  相似文献   

4.
广播是一种私人媒介,即非常个人化的媒介,也是一种拥有全国和全球信息内容的地方媒介,它与你如影随形。  相似文献   

5.
徐蓉 《现代传播》2005,(6):127-129
媒介的竞争已进入品牌经营时代。广播媒介怎样走出困境,怎样变“弱势”为“强势”,品牌化经营是广播媒介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提高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一、广播媒介品牌化经营的内涵和动因美国营销学者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企业为其产品规定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并向政府部门注册登记的一切活动,就叫做“品牌化”。企业合理地选择使用品牌,以实现企业品牌与企业效益的最优化即“品牌化经营”。①广播品牌和企业品牌一样,首先应被界定为一个商业概念,它是广播媒介所提供的精神产品在受众心目中的品质评价及这种品质评价所具有的商业价值。广播…  相似文献   

6.
崔玺 《中国广播》2012,(3):16-19
本文转变以往把广播简单地看作信息传输渠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认识角度,从广播媒介所具有的组织社会关系、表达社会文化意义、帮助人们寻求自身生活的符号意义等社会属性入手,重点分析了广播作为一种大众电子媒介技术给人们带来的“认同感”、“现场感”和“参与感”,并从“身份认同”、“媒介事件”和“媒介融合”等角度阐述了广播媒介如何在与这些文化感受的结合中寻找新的节目样态等问题,为丰富广播节目样态研究的视角和思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周梅 《中国广播》2006,(2):61-62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人们信息消费和精神文化需求呈多元化趋势,越来越多适应广大消费者需求的媒介产品应运而生,中国广播业也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广播媒体作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其生产的产品就是广播的栏目和节目,广播产品质量好坏,决定着受众的收听率,决定  相似文献   

8.
电视作为视觉和听觉一体化的媒介,是一种带有"感情"的媒介。基于电视媒介的这种特性,电视广告在传播效果上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冲击力。商业性电视广告通过赋予产品情感、文化、品位等非同质化的特征,达到推广产品、塑造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知名度的目的。商业性电视广告不仅传递了产品的基本信息,而且反映出与一定时期相关的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9.
桂江文 《新闻窗》2007,(1):26-28
现代广播具有双重属性:一是传播学意义上的社会属性;二是传媒产业意义上的经济属性。后一属性的介入,使广播更深刻地融入到文化消费领域,成为市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和媒介传播过剩的条件下,广播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呢?是节目内容。因为广播的生存基础是听众,而听众喜爱和需要的恰恰是节目内容本身,而不是广播的人才和广播的先进技术设备。因此,谁拥有响亮  相似文献   

10.
一、双人主持较单人主持在广播节目中具有更显著的优势1.双人主持有助于提高节目的收听效果。广播媒介是通过无线电波向拥有接受终端的广大受众传送节目信号,是用声音传递信息,没有距离的报纸,具有伴随式收听的媒介特点。由于广播媒介主要是用有声语言传递信息的特点,使得广播节目既要做到内容更好听,而且需要形式更加  相似文献   

11.
张锐 《中国广播》2006,(11):37-39
随着广播媒介的持续成长壮大,创新已经成为驱动广播发展的主导力量。也就是说,当现有的广播媒介产品无法解决其发展中面临的危机时,创新作为一种“创造性破坏”,将使广播获得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支持。对于位于中部地区的河南广播来说,创新同样是唯一的出路。近几年,河南电台对广播媒介产品进行了一些创新。截至2006年初,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的无  相似文献   

12.
广播节目如何发挥“移动收听”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庆文 《新闻窗》2011,(2):86-86
城市汽车保有量的飞增,使可以解放眼球、便于移动收听的广播媒体重新进入了时尚的主流生活。汽车的广泛应用不仅扩大了人们的活动半径、加快社会活动节奏,而且正在作用于人们的生活和休闲方式,成为现代文化的一种发展趋势。拥有“伴侣媒介”之称的广播在这一新兴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传播带来了社会性格和社会文化在知识理性上的一些新变化——碎片化、“幼儿化”、危机泛化、虚拟与现实感争夺等等.广播作为最早的电子媒介,比照电视媒介而言处于弱势地位,但广播媒体在重建当下社会理性精神中,其深具价值的属性远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如广播的非视觉传播促进理性思考,广播注重心灵沟通的人文意识.广播作为时间性伴随媒介,对于建构家庭、民族和国家的集体记忆,对个体当下身份和生存感确认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朱东  赖丁 《新闻导刊》2009,(4):49-50
什么是广播的核心竞争力 广播的生存基础是听众。而听众喜爱和需要的恰恰是节目本身,而不是广播的人才和广播的先进技术设备。广播节目是由高素质的人才运用先进的技术在一定的物资基础上生产出来的精神文化产品,它生产的产品是供人们精神文化消费的。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是广播追求的目标。广播产品——节目若在受众中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成为名牌节目。就能拥有更多的听众,吸引更多的广告惠顾。  相似文献   

15.
正思辨,简单地说,思即思考,指进行比较深刻和周到的思维活动;辨就是辨析,指辨别和分析。思辨是媒介得以长久生存的根本。制作具有较高思辨性的媒介产品是不断满足受众高水平接受需求的重要途径。而就广播媒介的传播特点而言,思辨性和纵深性又是其传播的软肋。如何将传播能力的软肋转变成为传播效果的引擎,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广播媒介的思辨性呢?笔者以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深刻把握广播媒  相似文献   

16.
广播媒介和其它媒介相比,有其独 特的优势,这一观点已是广播界的老话 题。然而,要把它变为广大广播新闻工 作者头脑中的意识,并且在这一意识推 动下使每个人在工作中发挥出广播媒 介的优势,进而使广播在激烈新闻大战 中占有一席之地,还有较大差距。 一、关于广播的优势 为什么“优势”话题在广播界一再被提起,就是因为广播媒介从表面看似乎没有优势,需要人们不断突破表象,深入内核,了解本质。 从表象上看,亦即从孤立静止的角度看,广播媒介与报纸、电视相比,确实存在差距: 1、信息量的差距。报纸凭借文字的表意功能而拥有无与…  相似文献   

17.
正当日新月异的新媒体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等渠道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多种终端方式为载体,彻底颠覆了传统信息传播方式并深刻、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之时,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曾几何时广播凭借快捷的速度与方便的接收、仿人际传播的沟通交流方式等媒介特性历经沉浮,始终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而如今广播的诸多媒体特点与优势在日益纷繁复杂的媒介环境中正在经历更为严峻的挑战,面对激烈的媒介竞争,广播还具  相似文献   

18.
陈持 《传媒》2016,(1):19-21
如今,文化和经济交流的全球化与信息传播的飞速发展,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播、电影、电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技术革新、信息交流与互联网的高速运转使国际传播拥有飞速发展的空间,也使得世界各地的广播、电影、电视展开了更激烈的国际传播竞争.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也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这为中国的广播影视走向国际提供了深厚、多样的本体资源和独特景观.中国应该拥有与之身份和地位相称的国际传播能力.在各种影视作品中,公益性电视作品的创作和发展是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社会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正在对中国电视的国际传播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化创新是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重要标志。大众媒介已经呈现出在引领现代社会文化潮流方面的重要影响和作用。互联网所促成的新媒体生态环境已经形成,新旧媒体的融合正日益呈现出一种新的媒介文化形态,如何适应这样的生态环境,是广播文化创新的重要课题。广播的文化创新无疑会对促进文化的进步与繁荣发挥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拥有306座广播电台、2300多个广播播出机构,一年创造的广告价值接近50亿元人民币。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广播市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受众媒介消费习惯的改变,以及媒介融合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