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必须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高校作为"学雷锋"活动的重要阵地,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必须不断创新"学雷锋"活动的机制,不断激励大学生发扬雷锋精神。通过"爱心学分"实施方案为"学雷锋"活动持久化进行提供有利保障,引导学生进行德育实践,推动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学雷锋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及常态性,总结分析了目前高校大学生学雷锋活动的现状及原因,并结合湖南中医药大学学雷锋常态化机制的构建与实践,积极探索构建大学生学雷锋常态化机制的新途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学雷锋活动的关键是常态化,难点是对载体的探索、设计。笔者基于对各地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载体的研究和“雷锋班”经验的总结来进行学雷锋常态化的载体初探。实践证明,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只有对有效载体的建设才能进一步推动学雷锋活动广泛、持续、深入开展,引导大学生在学雷锋活动中积极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学雷锋活动是高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是十分重要的德育资源,但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并且有效地发挥它的育人价值,并建立常态化的学习和践行机制与路径,是大学生德育教育重点探索的课题。通过分析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必要性,从价值认同探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进行的可行性,设计出可供选择的路径与机制,以期为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开展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要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将雷锋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效途径之一.因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进一步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6.
赖燕  李海凤 《广西教育》2014,(43):45-46
分析大学生弘扬雷锋精神促进德育生活化的意义,提出通过增强雷锋精神在校园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创新学雷锋活动载体、建立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等,促进大学生德育生活化。  相似文献   

7.
大海 《广西教育》2013,(11):1-1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要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将雷锋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效途径之一。因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进一步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键点。在具体实践中,高校可采取以下儿方面举措:  相似文献   

8.
分析大学生弘扬雷锋精神促进德育生活化的意义,提出通过增强雷锋精神在校园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创新学雷锋活动载体、建立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等,促进大学生德育生活化。  相似文献   

9.
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日益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明确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内涵,分析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高职院校实现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对策思考,即以"五化"促进并落实"常态化"。  相似文献   

10.
2013年是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0周年,在此历史节点上,党提出了“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新的时代命题.青年志愿者服务为推动高校学雷锋活动提供了有效的组织化动员与社会化动员相结合的方式、活动载体和评价机制.以青年志愿者服务为载体,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一要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加强志愿者参与学雷锋活动的能力;二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强化志愿者参与学雷锋活动的动机;三要建立科学的实施机制,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运行;四要建立规范的评价机制,确保学雷锋活动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雷锋精神的培育,对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社会发展与民族振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辽宁省高校大学生雷锋精神培育的整体态势良好,但仍存在有待改进之处.文章结合德育环境理论,从大学生主体、家庭、学校和社会角度分析当前雷锋精神培育的现实困境及其成因,认为应从注重雷锋精神培育的全面性、创新雷锋精神培育方式方法、构建"四位一体...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高校推进雷锋精神育人常态化的理论意义,认为高校要弘扬和发展雷锋精神,以雷锋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育人是关键,应该着重从雷锋精神及雷锋式人物进行宣传教育;着重从雷锋精神育人常态化反馈机制开展育人活动效果的评估和改进;着重从雷锋精神育人常态化长效机制实现雷锋精神育人活动的持续性、广泛性和深入性.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60年代,形成于特殊时代背景下的雷锋精神,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在雷锋精神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周恩来是拨动历史脉搏的关键人物,在整个学雷锋活动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不仅高度认同雷锋的精神风范,而且在中央领导人中首先概括提炼出雷锋精神,深刻阐释了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并以实际行动自觉践行雷锋精神,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良好的范式。  相似文献   

14.
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线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锋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中,从步入小康社会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转变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升华。高校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机制,把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有机结合,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
吴越 《安顺学院学报》2012,(2):35-36,57
雷锋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我党我军优良传统沃土。"诚信"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诚信"美德是雷锋精神的重要内涵。雷锋精神的"诚信"内涵体现在:雷锋时时处处要求自己"对党对人民要忠诚老实";时时处处激励和鞭策自己"做人民最忠实的勤务员";时时处处做到"用阶级友爱的精神关心每个同志"。  相似文献   

16.
雷锋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我党我军优良传统沃土。"诚信"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诚信"美德是雷锋精神的重要内涵。雷锋精神的"诚信"内涵体现在:雷锋时时处处要求自己"对党对人民要忠诚老实";时时处处激励和鞭策自己"做人民最忠实的勤务员";时时处处做到"用阶级友爱的精神关心每个同志"。  相似文献   

17.
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时代性,是涵养高职学生巨大的精神财富。由于新时代雷锋精神与高职思政教育的内容和育人功能高度一致,把新时代雷锋精神作为高职思政教育新的精神引领,将助力青年学生尽快成人成才和树立"中国梦"理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高职院校通过赋予新时代校园文化新内涵、发挥思政课堂和课程思政主渠道作用、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完善思政工作保障机制、加强雷锋文化常态化研究等方式,寻求新时代雷锋精神作为高职思政教育精神新引领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党员是党的新生力量,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在大学生中起着模范带头作用,当代大学生党员学习雷锋的意义重大。但是,目前部分大学生党员学习雷锋还面临着不能全面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与实质、学习雷锋的方式简单陈旧、活动流于形式以及缺乏相应的保障与评价机制等一系列困境,高校应针对难题采取措施,为大学生党员学习雷锋提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9.
林琳 《中国轻工教育》2013,(1):46-47,50
雷锋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运用雷锋精神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道德资源和精神财富。50年过去了,雷锋精神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奋勇前行,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素材。坚持把继续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结合起来,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对于指导青年学生不断完善自身德育素质和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