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经济必须转向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载体;发展县域经济能够直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财力保障;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抉择。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谋划县域经济的发展大计: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提升农民消费水平;完善县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文明乡风。从而不断开创县域经济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乡村是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之一,学习型乡村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最重要的内容。学习型乡村建设最重要也是着重要解决的是“三农”问题,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在农民,途径在教育。教育的作用,在于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科技、文明素质,促进农村发展、农业进步、农民增收;在于引导农民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于激发农民学会追求,学会创新,不断得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区参与式乡村旅游不仅是农民参与旅游开发与经营的重要形式,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它能从根本上确保农民直接获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因此,在下一阶段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将社区参与式乡村旅游与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实现农民生活宽裕、提升社区乡风文明、增进社区村容整洁以及落实基层管理民主等举措有机结合起来,使社区参与式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的一项重大任务,乡村旅游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促进作用。乡村旅游作为农村经济的增长点,必须做好科学规划、特色开发、农民参与、政府支持以及规范管理等工作,更好地解决农民的就业和增收问题,从而提高农民素质,促进乡风文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5.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见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农民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将发挥主体性作用,农民工是其生力军。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所以我们既要立足于现实又要着眼于未来,统筹规划,整体部署,才能避免走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误区。  相似文献   

6.
莱西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是典型的农业市。几年来,全市以发展经济奔小康为目标,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不断探索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新路子,建设以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龙头,各类实用技术教育为骨干,乡村农民业校为依托的科技服务体系。显然,这是一条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难点和关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同时提出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新农村建设呼唤新农民,新农村建设以新农民为标识和归宿。没有农民科技化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缺乏根本支撑。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培养新型农民。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这里的培养新型农民,不仅包括培养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还包括顺应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要求,促进农民向新型市民、现代产业工人和企业家的转化。培育新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主要有三个途径。  相似文献   

8.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是从我国现代化战略高度和“三农”问题实际出发,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要依据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建议》所的构想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前新农村建设重点是发展农村经济;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公共事业,培育新农民。一、树立科学发展观,千方百计发展农村经济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第一,要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的高产增效是与完善的农田水利建设是分不开的,干旱少雨地区应重点推广节水灌溉和人畜饮水工程。第二,是乡村道路建设。路不通,物难流,如何致富?第三,是农村电力建设。没有心不能上项目、无法照明、无法使用农用机械,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新农村特色发展.本文试图从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活水平、新的村容村貌、新的主体力量和新的治理形式等方面,展示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建设,即改变农业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新型的现代农业;改变农民收入偏低的现状,建立新型的增收减负机制;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立新型的农村基础设施;改变农民传统思想观念,提高农民素质;改变农村政治体制建设的制度环境,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建设,充分体现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崭新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和社会主义特色.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农民利益为根本,促进农业发展、农村和谐与农民富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发展目标来看,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全面性目标;从发展思路上来看,它不是就农村建设农村,而是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举措上来谋划和实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意愿,求真务实,树立正确政绩观,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在我国关于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研究,凸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如明确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是高校办学的重要取向;高校办学通向新农村建设路径的探索,其中河北农业大学坚持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的“太行山道路”,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铸就了辉煌业绩;新农村建设呼唤高校毕业生建功立业。同时,注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阈中的农民休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休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课题。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民闲暇增多,农民将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特别是闲暇生活,农民休闲成为可能和必要。农民休闲促进新农民自我实现、自我发展,促进新农村人际和谐,推动新农村全面进步。当前相对滞后的农民休闲,有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这一问题亟待解决。要发展农民休闲,除了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这一基础外,还需做多方面工作:培养农民文明休闲观念,提升农民休闲品位;开发农村休闲资源,建设系统休闲工程;倡导农民休闲方式多元化,拓展农民休闲范围。  相似文献   

13.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提出,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成为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要求。同时,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合法权益的维护等方面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拥有8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加快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现阶段我国应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工作的进程,在中国人口老龄高峰到来之前切实解决好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5.
社会文明是社会主义美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社会主体文明和社会客体文明。社会主体文明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和谐社会的要求,只有解决好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与落后经济之间矛盾,才能使其成为推动美丽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社会客体文明主要体现在农民观念更新、各方关系和谐、农村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行为文明等。只有实现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能实现社会主客体文明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今天,特别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怎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7.
发展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农业和农民(“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8.
把农村学校建成农村社区的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对农村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发挥农村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如何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学校的建设统筹起来,通过农村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思考这样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应把农村学校规划建设成农村社区的中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突破口、切入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要搞好新农村建设,首要的任务就在于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提高耕地质量、发展农业规模经济与农村土地市场也需要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我国现在实行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存在很多弊端,主要表现为村民很难行使集体所有权以及土地承包经营权不稳定.因此,土地国有制并赋予农民长久甚至是永久使用权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不久 ,我们党颁行了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并举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规模之宏大 ,鲜有前例 ,四年之中 ,把占人口 80 %以上的个体农民引导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 ,大大缩短了我党领导人所预期的时间 ,促进了农业生产协作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 ,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但就这场改造的整体而言 ,它造成了长时间内中国农村经济的单一化 ,生产劳动的单调化 ,分配体制的平均化 ,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大大降低。鉴今宜借古 ,本文就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失误 ,从反思与总结出发 ,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