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欧洲足球管理机构起草了欧洲足球俱乐部关于本地球员的新规则,打算从2006-07赛季设置本土球员最少数额限制。该规则要求,从2006-07赛季开始,俱乐部要参加欧足联的赛事,25名一线球员中至少要有4名本地球员。确认本地球员有两条原则:这4名球员中,必须有2名球员在15~21岁之间在所属俱乐部注册3个赛季以上;另2名球员必须要在其他俱乐部有一段时期符合该标准。但现在绝大多数俱乐部都满足这些条件,所以2008-09赛季将把限制扩大到8名本地球员(4名俱乐部的,4名足协的)。新规则目的是控制最有钱的俱乐部购买外国球星的趋势,因为这是以牺牲培训本地足球人才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2.
郝海亭 《体育科研》2006,27(2):70-70
最近欧洲足球管理机构起草了欧洲足球俱乐部关于本地球员的新规则,打算从2006-07赛季设置本土球员最少数额限制。该规则要求,从2006-2007赛季开始,俱乐部要参加欧足联的赛事,25名一线球员中至少要有4名本地球员。确认本地球员有两条原则:这4名球员中,必须有2名球员在15-21岁之间在所属俱乐部注册3个赛季以上;另2名球员必须要在其他俱乐部有一段时期符合该标准。但现在绝大多数俱乐部都满足这些条件,所以2008-2009赛季将把限制扩大到8名本地球员(4名俱乐部的,4名足协的)。新规则目的是控制最有钱的俱乐部购买外国球星的趋势,因为这是以牺牲培训本地足球人才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3.
保证6名本土球员上场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近日提出一个"6+5"方案,旨在改变外藉球员充斥俱乐部队的局面。布拉特认为,比赛时俱乐部必须保证场上至少有6名本土球员,外籍球员的数量不能超过5名。在1995年之前,欧足联有类似于"6+5"方案,但"博斯曼法案"的出台使俱乐部外籍球员的数量不再受限。欧足联明确规定,俱乐部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本土培养的球员。从2006-2007赛季开始,参加欧洲冠军联赛和欧洲联盟杯的球队必须有两名以上俱乐部培养的球员,和两名以上本土培养的球员,这一数字在以后还会增加。  相似文献   

4.
欧足联“本土球员规则”的竞争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足球运动最发达的地区,欧盟各成员国聚集了众多顶级俱乐部,并吸引了大量的外籍球员。虽然外籍球员的大量涌入促进了欧洲足球运动的发展,但是也导致俱乐部所在国家本土球员的数量在不断减少。为解决这一问题,促进欧洲本土青年球员的成长,欧足联制定了"本土球员规则"。从欧足联"本土球员规则"制定的背景、具体内容、适用范围和目标入手,探讨该规则是否属于欧盟法的调整范围及是否属于纯粹体育规则,分析其与欧共体条约第81(1)条、第39条存在的冲突,且不能享受第81(3)条的豁免。虽然与欧盟竞争法存在诸多冲突,但因的确会促进欧洲各国后备球员的培养,仍然得以稳步实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日本足球的发展突飞猛进,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日本男足首次在本土之外闯进16强,而且很多日本球员活跃在欧洲足球强国的联赛中,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势头. 为什么日本足球能在不太长的时间里有这么大的进步呢? J联赛问世之初,并未吸引更多的观众涉足足球场,当时日本人更热衷于棒球,可以说大多数日本人都有儿时和父辈玩投接球的记忆.在学校各类俱乐部中,棒球俱乐部的人气也远运超出足球俱乐部.  相似文献   

6.
后备人才培养部门必须了解欧洲足球大赛的新趋势,青少年球队的教练员应该将最新的技战术要求传授给年轻球员是今年欧洲足联青少年研讨会的结论。欧洲足联技术主任罗克斯伯勒在研讨会上表示,青少年球员教练应该密切关注高水平足球的发展,比如最近在葡萄牙举行的2004年欧锦赛决赛。  相似文献   

7.
西甲豪门皇家马德 里俱乐部近日作 出决定,改革后备人才供 应机制,彻底改变四年来 .俱乐部几乎没有为一线 球队培养出合格人才的 足球基地运作模式,同时 寻求俱乐部所拥有体育 设施──体育场的最大利润化,注重培养本地球员,提高球员培养的质量和数量,减少引进外员,以期将俱乐部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俱乐部强调要重点培养本地球员,以增强球迷对俱乐部的认可和拥护程度,近年来俱乐部凭借自身力量仅培养出劳尔和古蒂两名一线球员。而当他俩上场时总会赢得球迷们更多的欢呼声。在改革方案中首先是寻找一名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的总负责…  相似文献   

8.
足球管理日趋重要在足球运动早期,俱乐部对管理并没那么重视,一家俱乐部里连球员在内最多也不超过20人。我们从那些古老报纸里的资料照片中可以得到证实,1954年朗斯队的全家福里只有两名身穿黑色西装的工作人员,而1994年该队的工作人员则达到了七名。今天的数字似乎更多,本赛季德国沙尔克04俱乐部一线队的工作人员已经达到了13名,他们密密麻麻地占据了全家福第二排的位置,这  相似文献   

9.
杭州绿城俱乐部在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文化学习、训练与比赛以及良好环境等优势,但同时存在着"本土"优秀球员严重缺乏、学训矛盾等问题。在当前我国足球发展的大好机遇中,由于球员注册以及其它足球学校的竞争,使得俱乐部的招生难度日益增大。另外,校园足球的蓬勃发展,也给招生工作带来了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中国足球协会近几年U23新政的颁布进行了客观的研究和分析。研究表明:(1)近些年U23及以下的年轻球员在本土各个级别联赛中上场时间较少和受到俱乐部引进优秀外援的影响,中国足协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孕育出台了U23新政;(2)U23球员的引进和应该如何做好提高足球后备人才体系的培养都是俱乐部自身在U23新政颁布后所面临的实际问题;(3)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足球学校的建设和业余体校的改革,应因材施教,统筹兼顾,建立一套符合自身的科学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侯海波 《体育科研》2005,26(4):49-49
阿根廷队足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足冠军。在这个深受经济危机困扰的国家,职业足球运动员也许是出口量最大的“产品”,而主要的“进口国”则是西班牙、意大利、英国和德国。阿根廷的优秀足球选手几乎无一例外去了欧洲,很多年轻的阿根廷球员受到关注,因为他们与很多欧洲的同龄球员不同,很早就有了在甲级队踢球的经验。阿根廷的足球俱乐部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十分重视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很早就让年轻球员成为职业选手。很多俱乐部超过一半的球员是自己培养的。甲级联赛中17岁,甚至16岁的球员屡见不鲜。在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博卡青年俱乐部在阿根廷堪称典范。我们先来看看阿根廷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整体情况,然后再重点介绍博卡青年俱乐部的情况。下表显示了阿根廷足球俱乐部成年和青年球队的划分概况。注意,阿根廷足球俱乐部里没有“2级”球队。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欧洲足球五大联赛的体制进行对比研究.主要结论:在非欧盟球员的引入政策方面,英超实行劳工制,西甲实施《科托努协定》,意甲较为谨慎且反复,意、西、法允许球员拥有双重国籍,护照和国籍的取得较为宽松;有效的球员限薪措施仍未出台,意甲球员个税缴纳比例最高,西甲采取双轨制,外籍球员的税率最低;英超实行足球经理制的教练员制度;英、德、意的青训属于地区服务性质,西甲青训对象面向全国且训练时间较长,法甲采用购入培养模式;各联赛俱乐部都实行现代公司管理制,但经营管理模式上仍有差别,联赛由各自的职业联盟管理;英、德、法实行电视转播权整体销售政策,西、意俱乐部则独立销售;英、西的晋级和停赛制度与其他联赛相比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3.
《湖北体育科技》2017,(12):1045-1049
通过文献资料法,从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两个方面对德国足球甲级联赛的经营模式进行研究。在运营模式上,以联赛健康发展为宗旨,吸引多个行业的赞助商进行赞助;积极开发电视转播权的市场潜力保障联赛利益;通过售卖纪念品和低廉的联赛门票等政策,对球迷市场进行开发。在管理模式上,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青训基地,开设足球学校,设立天才培训中心,对青少年球员进行统一培养;放开对外援的限制,提出全新的外援政策,提升德甲联赛实力的同时,保证本土联赛球员的发展;对德甲俱乐部的财务状况进行严密监控,以及"50+1"的俱乐部股权管理体系,促使俱乐部发展壮大;在联赛竞赛管理体系中,实行"升二降二",促使联赛球队提高竞赛实力。  相似文献   

14.
知情--大事小情,了然于胸 欧足联否定全盘"外国化" 在温格于阿森纳对阵水晶宫的比赛中惊人地排出一个包括替补球员在内完全由外籍球员 组成的出场阵容之后,欧足联终于忍无可忍表态一定要改变这种局面。据悉欧足联将于今年4 月召开会议讨论这一事项,如果提议得到通过,欧洲各俱乐部在联赛的出场阵容中都必须至少 保证有四名本土球员,不过这四名"本土球员"中允许有两人是"杂牌军",即在本国联赛中注 册超过三个赛季的外籍球员,但前提是年龄必须在15-21岁之间。  相似文献   

15.
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的职业足球联赛逐渐暴露出了我国职业足球运动俱乐部在管理上的问题:俱乐部管理体制落后,企业与体委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不清楚,俱乐部总经理与主教练关系失和,主教练权利不到位,不敢大胆管理球员,球员职业意识差等等。研究针对上述问题剖析了科学管理在深化职业足球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确立高效率的俱乐部管理体制;树立风险意识,建立足球运动经营管理的竞争机制;完善组织管理机构建设,探索股份制俱乐部管理模式;执行主教练全权负责制,培养球员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行为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超俱乐部今年聘请的外籍教练规模空前,势必极大地提升联赛的精彩程度和观赏性。然而对于中超球员来说,洋帅恐怕只能提高他们的临场技战术水平,而难以提高其足球智商。因此,高水平的洋帅不代表高水平的联赛,中超乃至中国足球整体水平的提高,需要大批高水平的本土教练,从基层培养大批高水平的青少年球员。  相似文献   

17.
黄睿敏 《新体育》2009,(5):18-20
10年前,杰拉德进入利物浦一线队,开始了一段属于安菲尔德的传奇历程。利物浦主帅贝尼特斯说,“在这个现代的足球世界里,看到一名球员在同一家俱乐部呆了10年,这太令人惊奇了。”  相似文献   

18.
吴炜 《体育科研》2011,32(6):71-71
为了落实青训补偿金,国际足联创造了"统一补偿机制"来保护青训俱乐部,这些俱乐部在过去的数十年内投入了大量金钱培养足球天才却没有从球员交易中获得任何补偿。 国际足联规则第21条"关于球员地位和转会"中如此定义统一补偿机制:“如果一名职业球员在合同期满前转会,任何培养过该球员的俱乐部都有权从其之前的俱乐部获得一份补偿(统一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为了英格兰足球的未来,英格兰足球协会非常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愿意为优秀的青少年球员创造每一个能够发挥他们潜质的机会。以前,英格兰足球俱乐部的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是支离破碎的。如今,“品质特许计划”已经成为当前英格兰足协的核心任务。该计划旨在保证青少年球员能够得到最好的敦育和训练指导。它要求所有英超联赛俱乐部必须有足球学校,所有参加足球联赛的俱乐部(有足球学校的除外)都必须有足球英才中心。  相似文献   

20.
"博斯曼法案"的影响及其对中国足球转会制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博斯曼法案"为俱乐部引进外籍球员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也使得各俱乐部经营开始分化和本国优秀球员大量外流。文章对"博斯曼法案"给欧盟职业足球及国际足坛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完善中国职业足球转会制度时要提高外援引进质量、完善涉外球员管理制度和切实保护球员合法权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