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0例股骨干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结果:随访6-26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锁钉及髓内钉松动,断裂,无感染.结论: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股骨骨折中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操作简单,感染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股骨远端骨折是指股骨下端15cm以内的骨折,其特点是骨折端粉碎,骨折不稳定,常常波及关节面,损伤较为严重,且股骨髁上区域骨皮质薄、粉碎、骨质疏松和髓腔宽。我院自2001年5月起,应用IMSC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治疗21例股骨远端骨折,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对该技术的适应证、使用方法、应用特点和临床使用的有关问题作一初步报告。  相似文献   

3.
远端自锁髓内针治疗肱骨干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远端自锁髓内钉手术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8~2005.12月,我们采用远端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38例.男性32例,女性6例;年龄19~65岁.平均36岁;其中肱骨上1/3骨折6例,中1/3骨折22例,下1/3骨折lO例;闭合伤36例,开放伤2例。采用闭合复位或小切口复位方法插入自锁钉,其中顺行插针法28例,逆行插针法10例,术后网状绷带固定2周。结果:随访25例.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21个月,伤13均Ⅰ期愈合,无骨折不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2周,术后肩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远端自锁髓内钉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钢板螺钉固定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方式对胫腓骨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效果对比;方法:将本院自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6例复杂性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有统计学对比意义的两组,一组进行切开复位结合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二组进行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法治疗,比较组间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一组的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8.95%、13.16%,而二组的相应数据分别为97.37%和5.26%.结论:无论从手术效果还是从安全性等方面,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比用钢板螺钉内固定都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对5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应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观察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53±5.52)min,术中出血量(140±10.21)m L。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尿路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压疮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18个月。50例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20±1.02)个月,无未发生髋内翻畸形和断钉,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2.00%(46/50)。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创伤小,固定稳定,不良反应低,优良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将9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膝关节恢复情况、骨痂生长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膝关节恢复情况及骨痂生长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术后恢复较好,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两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疗效.方法:用国产Richard钉和髁钢板治疗不同股骨粗隆间骨折13例和15例.结果:平均愈合时间:动力髋螺钉组8周,髁钢板组9.9周.结论: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安全可行,可使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并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动力髋螺钉较髁钢板内固定更利于病人早期活动.  相似文献   

8.
研究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内固定微创治疗青壮年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优点。采用透视下闭合复位应用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内固定治疗41例青壮年股骨颈基底部GardenⅠ~Ⅲ型骨折或股骨转子间EvansⅠ~Ⅱ型骨折。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情况、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股骨头坏死情况。结果显示,41例患者骨折愈合率为100%,无髋内翻及内固定失败;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0%(Harris评分标准);股骨头坏死率7.3%。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钢板内固定、PFNA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万载县中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和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案)。对比二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情况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负重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占比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损伤小、恢复时间短,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胫骨骨折目前在国内外常规使用带锁髓内针内固定,特别是胫骨多段骨折是胫骨交锁髓内针内固定的最佳适应症之一.方法对胫骨多段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针治疗的随访观察.结果随访6 ̄3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优8例,良3例,一般2例,差0例,优良率达98%.结论根据骨折的情况采取交锁髓内针治疗胫骨多段骨折既能保证骨折的复位及坚强固定又能有效保护骨折断端血供,减少并发症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弹性钛制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43例弹性钛制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护理。结果:43例皆获骨性愈合,优良率为100%。结论:该方法是一种损伤小、对骨折处生理影响小、住院时间短、易于护理、并发症少的手术,同时做好手术前后护理、术后康复训练是患儿全面恢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并通过临床验证夹钳自锁装置在脊柱后路手术中所表现出的优越性.方法:用夹钳自锁装置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通过术前术后伤椎高度及畸形角的对比,及按Flankel标准评定术前术后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所有骨折脱位均得到满意的复位和固定;椎体高度得到有效的恢复;畸形角在最大限度上得以纠正.2例完全瘫神经功能无改善, 9例不完全瘫患者神经功能均有 Frankel一级以上恢复.对术后 1年的病例复查X片,未见畸形角纠正后丧失。结论:夹钳自锁式脊柱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对脊柱畸形角度的纠正及伤椎高度的恢复可达到近解剖复位.并且由于有使椎弓根钉及连接杆锁定的功能,故从根本上解决术后松动,从而能更好地解除脊髓压迫.临床疗效表明夹钳自锁式脊柱内固定器是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较为理想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和评价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70~90}0,平均79岁。骨折按Evans分类,ⅢA型9例,ⅢB型6例。取髋关节后外侧切口,术中注意保留股骨大、小转子部位的骨折块,用骨水泥固定,争取将其重新复位。由于股骨颈及股骨距骨缺损,在插入人工股骨柄之前可用试模测试。股骨距部位的骨缺损用骨水泥充填重塑,关节腔内置负压引流管48—72h。结果:1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住院时间16~24d,平均20d。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6—12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无假体松动,无下肢深静脉栓塞发生,无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发生,无病人死于手术并发症,12例病人髋关节功能满意。结论: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的可靠方法,其操作可行,疗效满意,可降低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自2000.1-2005.12月,采用双极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颈头下型或经颈型骨折58例,男性32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76.2岁。结果:除6例失访外,余52例平均随访时间为3年10个月,无一例切口感染和髋关节脱位。按Harris评分标准,术后髋关节平均评分87.8分。结论:对于大多数身体虚弱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股骨头置换是重建髋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钛板坚强内固定与颌间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87例下颌骨骨折患随机分为二组。一组采用上下颌牙弓夹板固定加颌间弹性牵引术(39例).另一组采用钛板内固定加颌间弹性牵引术(48例)。治疗后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两组术后在感染发生率、骨愈合方面疗效基本相同。在咬合关系、张口度的恢复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疗效满意,在咬合关系及张口度恢复方面优于颌间固定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末节断指再植术后甲床放血治疗的意义。方法对我院15例末节断指再植术病例,术中行吻合指动脉,术后行甲床放血治疗。结果 14例存活,1例坏死。结论末节断指再植术后甲床放血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面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救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颅面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入院时已脑疝形成15例,经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后,死亡5例,其余患颅脑损伤者治愈。颅面部骨折中上颌骨和下颌骨骨折共27例,20例行小型或微型接骨板内固定,2例行牙弓夹板颌间牵引,5例行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固定,效果良好,其他骨折自行愈合。结论:颅面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的临床救治需多学科综合治疗,早期全面系统的检查,减少漏诊率,从而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用力学实验的方法,对倒、正等腰三角形布局的三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头颈型股骨颈骨折进行生物力学比较,确定哪种空间构型生物力学性能好,从而为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生物力学机测试比较倒、正等腰三角形空间构型抗压、抗扭性能及最大垂直载荷,实验数据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果:倒等腰三角形构型在抗压、最大垂直载荷方面优于正等腰三角形组,有显著性差别;抗扭转方面无显著性差别.结论:实验结论支持治疗头颈型股骨颈骨折三枚空心加压螺钉倒等腰三角形构型生物力学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