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写作灵感,是写作过程中的一种“心理跳跃”或顿悟,它是通讯员“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结果,是通讯员写作构思过程中进发出来的思维火花。正是靠这些“火花”并最终形成燎原之势,才能成就我们的整篇稿件。  相似文献   

2.
曹印林 《大观周刊》2012,(18):228-229
写过文章的人都有种体会:有时搜肠刮肚挤不出一点“牙膏”;但有时却不用多想,而思泉涌、妙语连珠。学生习作,当然也是如此。这涉及到写作的“灵感”。而“灵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是飘然而来,稍纵即逝,绝不是神妙莫测的东西。夏衍前辈曾说过:“所谓灵感只不过是作家从生活实践中长期积累起来的材料,从量到质的那一瞬间迸发出来的火花而已。”鉴于此,在指导学生的习作教学中,我们不应当让学生坐等灵感的到来,而应该主动地激发学生,刺激其兴奋点,使他们的文思泉涌,从而妙笔生辉,写出巧、新、活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3.
李泓荔 《青年记者》2003,(10):36-38
有一种属性是这样清晰地指代着电视——娱乐性。沉思生活,本来就不是一座城市乃至一个人通常的文化生态,有时,它可以成为特定人群的生存姿态,但它无法让大多数人受用。所以,它是边远娱乐? 电视创新,能否以“边远娱乐”为方向?  相似文献   

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言在数字时代同样得到验证。如果你是一位创意人员或者专业制作人员,在灵感迸发的同时,最需要的自然是能够淋漓尽致表现灵感火花的工具,而这正是Adobe Photoshop软件拥有数百万用户的原因所在。为了帮助专业人员全面完成最广泛的图像编辑任务,轻松满足永不停顿  相似文献   

5.
从自然辩证法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形态之一--"灵感"的概念出发,分析其特点及与音乐创作的紧密联系.从良好的精神状态、习惯性思维束缚的弊端、兴趣、灵感火花的捕捉四个方面来论述如何获得灵感.  相似文献   

6.
王艳丽 《大观周刊》2012,(10):144-144
教学幽默应与语文课堂结伴而行,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学幽默是语文教师思想、气质、才学、视野和灵感的结晶,它犹如一根神奇的魔棒,常能使语言瞬间闪烁出耀眼多彩的火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家是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调查问卷显示,学生最喜欢具有幽默感的教师,因而,这样的"助手"也是倍受教师青睐的。  相似文献   

7.
浅谈电视谈话节目应把握的几个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谈话节目之所以受到广大观念青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与广大观众拉近了距离,其轻松自然、类似人际交谈的方式让观众在饶有兴趣中获取信息,解除困惑,受到启迪.同时还在于双方你来我往的话语交流过程中,能够即兴进发出思想的灵感和智慧的火花,这些灵感和火花往往是最鲜活的、最真诚的,甚至是最富有深刻哲理的.电视谈话节目的兴起,是媒体传播观念上的更新.有必要对其研究.  相似文献   

8.
有时我们在评价一位主持人的时候,总是赞叹他:妙语连珠,非常精彩。其中,主持人的灵感起了一定的作用。那么什么是主持人的灵感?它又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主持人如何把握灵感? 一、什么是主持人的灵感 谈论主持人的灵感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灵感。中国古哲学把灵感称之为“不虑而知”。 《艺术概论》一书中谈到:“灵感是艺术思维中令人最为惊喜、激动,又最为难得的一种精神——心理现象。艺术创作者在创作活动中,突然  相似文献   

9.
王族  令涛 《出版参考》2004,(6):23-23
一只狼。它孤独地蹲在那里,歪着脑袋,两眼发着光,像一个陷入沉思的哲人。  相似文献   

10.
作文靠什么?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南宋戴复古论诗道;“有时忽得惊人句,费尽心机做不成”;清人梅曾亮则认为:“文在天地,如云物烟景焉,一俯仰之间,而遁乎万里之外。故善为文者,无失其机。”他们都主张赋诗作文要抓住机遇,不可勉强为之。一句话,作文赋诗要靠灵感。什么是灵感呢?我们唯物主义者应当怎样看待灵感呢? 灵感这东西,我们一不可否认它;二不可神化它,它是一种“调皮的”客观存在,是人的大脑所具有的一种复杂的心理机能、心理现象。有人认为,它是人脑在高度亢奋情形下,信息活化纷呈,并相互沟通时所造成  相似文献   

11.
长期关注中培养出新闻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篇优秀稿件的产生,需要记者对社会的长期关注和理性思考,新闻敏感性也正是在这种长期的关注中培养出来的,一旦碰到合适的新闻由头,便会撞击出灵感的火花。  相似文献   

12.
李祥 《声屏世界》2011,(5):30-31
激情产生灵感,寂寞蕴育理性,当理性与灵感碰撞出火花,一部新的作品就将诞生。而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坚守寂寞比激情更重要。2009年,由中共景德镇市委宣传部、景德镇市广播电视台、景德镇陶瓷学院联合创作出品的四集纪录片《中国瓷都景德镇》获第十一届电视外宣"彩桥奖"金牌节目、全国百种"外向型"重点音像电子出版物、"十一五"国家重点音像电子出版物等荣誉。  相似文献   

13.
新闻时时发生,视角各不相同这句话在电视上常常听到。的确,一篇优秀新闻稿件的产生,需要记者对社会的长期关注和理性思考,新闻敏感性也正是在这种长期的关注中培养出来的,一旦碰到合适的新闻由头,便会撞击出灵感的火花。新闻敏感性指新闻工作者发现、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1]新闻敏感是记者对社会形势的敏锐的洞察力、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以及  相似文献   

14.
“独语”格调指的是现代散文中的一种内敛的散文叙述方式,它在文体风格上偏重奇崛和沉思,以实现一种带有幻美色彩的审美追求。何其芳的《画梦录》在其文体风格方面是此种格调的代表之作。  相似文献   

15.
安洁 《青年记者》2004,(3):46-46
电视散文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电视艺术形式,它是文学与电视的有机结合。是通过电视对诗歌、散文进行的艺术化的二度创作。它声、情、画并茂,营造了一种或美丽绚目或引人沉思的美好意境。如何用电视画面语言来表现电视散文的思想感情呢?  相似文献   

16.
程小莉 《大观周刊》2013,(7):193-194
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  相似文献   

17.
一篇优秀稿件的产生,需要记者对社会的长期关注和理性思考,新闻敏感性也正是在这种长期的关注中培养出来的,一旦碰到合适的新闻由头,便会撞击出灵感的火花。新闻采访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关注和培养自己的敏感性。那有人会质疑:那敏感性是培养出来的吗?  相似文献   

18.
<正>古往今来,大概只有盐与火是一直伴随人类成长的伙伴。盐为人之生命所必需,火为人类文明进步之动力。18世纪中期欧洲发明安全火柴,人类终于找到一种方便、便宜、安全的取火工具,此后百余年,火柴成为全世界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在火柴盒上总会有厂家制作的贴画,既是商标,也是广告,人们称之为火花。在火花的方寸之间,烙着时代的印迹,在照片还是稀罕物的年代,火花无疑是一种宝贵的社会图画,体现每一个时代的特征,表达不同年代人们的思想与情趣,从  相似文献   

19.
本书作者美籍华人阎宏,凭借深厚的自然科学和中国传统哲学功底,以及多年来对模式理论的研究,将通过这本书向读者讲解软件设计模式的理论,它的简要历史,以及它与中国道家文化的渊源。这是一本实用的教材和手册,同时又是一本散发着思想火花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在布加勒斯特凯旋门北端宽阔的火花广场上,矗立着全城最雄伟的建筑火花大厦。这是罗马尼亚的新闻和出版中心,在人们的心目中,它就是光明和文化。火花大厦总面积二万七千平方米,走廊和通道总长六十六公里,办公室、会议厅、礼堂、车间共一千二百多个房间,从地面到顶楼尖端高一百零五米,有六千多人在内中工作。这座宏伟大厦开始建筑于1950年,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