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对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高职院校的餐饮文化建设也被列为改革内容,学校食堂文化建设是学校校园文化的缩影,基于学生食堂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的转变趋势,在校园文化基础之上得以建立的食堂餐饮文化建设的方向显得尤其重要,是建立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堂的餐饮文化建设,以增强食堂服务理念,提高食堂管理水平为宗旨,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的目的,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营造一个优美的人文环境。本文我们就对高职院校餐饮文化建设的必要性,餐饮文化的构成要素,以及建设餐饮文化的策略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
高校食堂餐饮的卫生安全直接影响着全校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着高校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本文就新形势下高校食堂餐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及成因进行分析,并就新时期背景下如何构建新的食堂文化,提出改进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校食堂餐饮卫生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食堂餐饮卫生安全关系到学校师生的健康和高校的稳定,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食堂餐饮卫生安全管理显得更加重要,分析了当前高校食堂餐饮卫生安全管理的现状,提出高校食堂餐饮卫生安全管理的总体思路及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餐饮服务管理自社会化改革以来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食堂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服务观念不强、素质普遍不高;餐饮价格波动较大;食堂安全问题凸显。正确认识高职院校餐饮服务的性质、重视制度建设、建立价格应急机制是积极稳妥的全面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学校食堂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影响着学生人格品德的养成,受到家长、社会的高度关注,也成为学校育人的宝贵阵地。多年来,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基于"后勤即感情、食堂是课堂"的理念,注重食堂基础建设,加强制度管理,强化阳光操作,很好地保证了校园的食品安全。同时,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创建食堂餐饮文化,使师生在就餐的同时享受精神食粮带来的愉悦。  相似文献   

6.
正一、建立高校后勤采购管理体系的必要性高校后勤的采购一般分为物资、工程和服务三大类,但是仔细来看其实都是采购的服务。作为学校的管理方代表——总务处,并不是一个经营实体,而是通过与一些经营实体签订合作协议来为师生提供服务。以餐饮为例,总务处不是在做餐饮而是通过引进社会餐饮企业来为学校师生提供餐饮服务,哪怕是食堂原材料的采购,也是依托教委下属高校配货管理中心来指定供货商为食堂提供供货服务,总务处的主要工作应该是监  相似文献   

7.
高校食堂是师生学习生活中三点一线的栖息地,它不仅是师生用餐的场所,同时也是学生们聚集和交流的场所。健康卫生的饮食和健全的食堂管理制度是学校师生员工学习生活的重要保障。然而食堂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也不容被忽视,本文对高校食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列举出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以更好的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三方满意”食堂的创建是民办高校后勤保障的内在需求(一)经营方式的选择民办高校由于没有历史遗留负担,一般选择社会化经营方式办食堂。我校六大食堂(含回民食堂)都是由武汉市几家信誉度较高的餐饮企业租赁经营的。一方面,我校严格贯彻教育部规定,以零租赁方式实行社会化经营(只收取少许学校参与管理的成本费用);另一方面,实行行业管理与监督保障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确保师生餐饮质量和餐饮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高校的发展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师生整体素质,而高校餐饮的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份,高校餐饮不再是个简单的伙食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每个师生的切生利益,涉及学校的稳定和发展。良好的高校餐饮文化能够完美的诠释后勤工作服务和育人的双重属性,有效地推动校园文化的全面建设,从而达到高校文化效应场的最高境界,使"人置身或观察这一文化效应场时,会与它发生感应关系,从而不自觉地获得特殊的体认、熏染和感受,而从侧面感悟某种文化的精神、情调、气质和状态",做到文化育人、文化强校。然而,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餐饮成为了后勤集团的一部分,这就意味着高校餐饮文化在本质上已转变为一种特殊的企业  相似文献   

10.
高校餐饮现状透析与稳定保障长效机制建设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餐饮主要体现在食堂,食堂是学校形象的窗口,稳定的关键。高校食堂不同于一般的社会餐饮业,为非营利组织,其产品为准公共产品,具有自身特征,也同样面临着许多困难。稳定保障是高校食堂的首要任务,需要政府、学校、经营者和学生四者共同治理,探索建立起稳定保障长效机制,有利于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利于高校食堂科学发展,有利于高校和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1.
乡镇人大处于我国人大体系中"金字塔"的塔基部分,由选民直接选举,是国家权力机关体系的基础,因此,它在基层政权、基层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研究分析乡镇人大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实地调研,主要研究乡镇人大制度建设,如直接选举、政治参与等方面但的情况,这对巩固和发展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与完善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传统儿童游戏是中华民族社会文化秩序的符号化表征,是中华民族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的具象化表现,蕴含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游戏也是孩童接受学习和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可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传统儿童游戏的生存空间正逐渐被吞噬,并因时间、场地等客观因素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文章尝试在皮尔斯符号学视野下,阐述解析传统儿童游戏的文化内涵以及推广传统儿童游戏进课堂、入生活的现实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高校招收的高水平运动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文化课成绩相对较好的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运动等级要低一些,运动成绩和等级较高者,文化课成绩相对较低;有16.9%的学生在学业期间有重修而不能按时毕业,无法走上社会谋得职业;建议高校应以生为本,建立"补漏"式文化学习机制,转变教练员的唯"运动成绩至上"观,以切实提高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4.
美国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的文化身份定位问题日益突出。笔者对托尼·莫里森的作品《柏油孩子》中的人物吉丁,森,西德尼,昂丁和特蕾丝的文化身份进行了分析。这样的分析是黑人女性文化身份选择和认同的前提,对黑人女性文化身份定位的探索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5.
海城尚氏祭祖自清初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平南王尚可喜于晚年开始着手编著尚氏宗谱,定祖训,及至尚王逝世,宗祠、陵园逐渐修建,尚氏家族的祭祖仪式逐日发展完善。随着时代的发展,尚氏家祭仪式也有所损益,宗谱文化与社会更加契合融汇,具有了更为广泛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五四儿童文学的文化建构本源于儿童与成人的空间张力,五四中国的文化空间为五四儿童文学想象中国提供了隐喻质素。具体而论,物理空间确证了儿童价值体系的中国境域,文化空间透析了中国社会分层的话语对峙。五四儿童文学先驱借助儿童镜像来呈示五四中国的现代认同与疏离,体现了现代知识分子建构民族国家的话语努力。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是关系到个人前途和社会发展稳定的大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都受到很大影响,新时期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同时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就业价值取向特点进行分析,从中对于产生的偏差进行原因分析,再结合社会政策、市场经济情况、企业单位用人要求以及新时期大学生自身的特点等各方面针对性指导,使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与社会主导的价值观相统一,促进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湘西题材小说作为沈从文创作生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30年代普遍批判乡土世界的落后与衰败的浪潮中,反其道而行,为大家描述了遥远的湘西世界的自然风土民俗,苗族服饰以其极具自然美和装饰美的特征,为湘西世界披上了斑斓外衣。论文拟对沈从文湘西题材小说中的苗族服饰描写进行探究,分析其背后的民俗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布迪厄的著作涉及很多的领域,而且其在这些领域中都颇有建树,目前国内对布迪厄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其社会学、教育学以及文化思想等方面,对其美学思想进行集中研究的著作和文章都还比较少,但是美学思想在其整个思想中又占有重要的位置,《区隔——一种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作为布迪厄美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是探究布迪厄美学思想的重要切入点,但是其至今还没有被翻译成中译本,目前国内对其进行的专门性研究相对来说也还比较少,且不够系统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与外聘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学往往处于一种以学期为周期、短暂的状态。这种视外聘教师为一种临时性资源,用以弥补高职院校教学资源不足的做法,既不利于外聘教师个人的发展,也不利于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因此,高职院校对外聘教师的管理机制应有所改变,应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外聘教师参与高职院校教学活动提供更多的路径,逐步培养外聘教师对高职院校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